暴雨灾害医学救援的主要做法及体会
2014-01-25黎本富,李群荣,周晓娟
受2013年第23号台风“菲特”的影响,10月7日,浙江省大部分地区突降暴雨,特别是余姚市区在24 h内连续降雨接近500多毫米。加上受天文大潮的影响,排水不畅,姚江漫堤,城区70%的地区受淹,交通和通信基本瘫痪,停水停电,灾区90%的医院、乡镇(街道)和社区(村)医疗服务站(点)受淹停业,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根据上级指示,浙江省军区迅速启动抗洪抢险应急机制,由省军区卫生处牵头,协调组织区域内部队8支医疗队、4支卫生防疫队和1支心理服务队,出动防疫车和洗消车40余辆,共救治伤病员1.5万余人,灾后消杀面积500多万平方米,较好地完成了抗洪救灾任务。
1 主要做法
1.1 掌握台风动态,迅速启动应急机制2013年23号强台风“菲特”形成后,上级下发通知,要求各单位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协助当地政府做好群众转移和物资储备,并切实做好支援地方抗台抗洪的各项准备。10月6日,上级向台风可能登陆的温州地区派出前指,负责一线救灾指挥。10月7日凌晨,台风在浙闽交界登陆后,浙江全省突降暴雨,特别是余姚城区由于地势较低,上游来水凶猛,加上天文大潮影响,排水不畅,城区大部分被淹,局部最高水位达2米以上。省军区根据灾情发展,及时调整部署,于10月8日上午10时,发出抗洪救灾动员令,第一批救灾力量于动员令发出2 h内,即赶到受灾最严重的余姚市,迅速投入抗洪救灾。
1.2 着眼救援高效,实施军地联合指挥 随着灾情不断发展,区域内集团军、海军、武警和联勤医院也陆续向灾区派出医疗防疫救援分队。由于医疗救援力量来自不同的建制,不同的单位,加上灾区道路被淹,交通中断,医疗救援需要橡皮艇、冲锋舟及水陆两用车等特殊运输工具保障,才能抵达一线救灾。面临救援力量多元、指挥关系复杂、交通运输中断的困境,为确保抗洪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由省军区牵头,成立了军地一线联合救灾指挥部。指挥部由省军区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参与救灾的军队单位和地方主要领导参加,对军队救援力量实施统一指挥。指挥部下设医疗救援指挥组,负责参与救灾的军队卫勤力量的组织协调,提高了医疗救援的工作效率。
1.3 采取综合措施,确保指挥联络畅通 由于灾区电力设施受损,大面积停电,造成通信网络中断,指挥联络困难,给抗洪救灾组织指挥带来巨大的挑战。为确保指挥通畅,浙江省军区、武警及中国移动公司分别开通应急通信指挥系统,构建了连通各级救灾指挥机构的应急指挥网络。联合抗洪救灾指挥部为每一支医疗救援分队配备1台卫星电话和1名当地领导做向导,每晚召开会议,通报医疗救援情况,并根据军地联合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明确次日的救援任务,确保了医疗救援的顺利开展。
1.4 着眼灾民需求,积极搞好疾病防治 由于水灾发生突然,人员心理高度紧张;灾民和救灾人员长期浸泡水中,皮肤病增多,外伤伤口难以愈合;加上受寒流的影响,气温偏低,灾区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影响救灾工作的开展和灾区的稳定。为确保灾民健康和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医疗救援队依据城区居民沿街道和区域分布,并结合灾区发病特点,实行网格化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医学救援活动。一是对急重伤病员做到上门服务,及时组织转送。二是对灾民安置点开设医疗定点服务站,及时解决灾民健康问题。三是使用橡皮艇、冲锋舟上门巡诊,送医送药上门,确保灾民和救灾人员中患病后得到及时医治。
1.5 坚持预防为主,大力开展灾后防疫 由于水灾导致排污系统中断,污水处理停顿,有害物质泄漏,牲畜死亡,使灾区水源和环境面临严重污染的危险。为防止大灾后出现大疫,我们在开展医学救援中,一是注重卫生防病知识宣传。利用巡回宣传车、医疗点、巡诊等多种时机,向灾民积极宣传卫生防病知识,提高灾民的卫生防病意识。二是及时整治环境。组织官兵及时清除水位消退区域的污泥、垃圾,收集埋葬死亡动物、疏通沟渠、填平洼坑,清除蚊、蝇滋生地,并用巴氏消毒液对环境进行全面消毒,做到水回落到哪里就整治到哪里,不留死角。三是指导灾民做好个人防疫。针对水灾后,物品受潮发霉,食品变质的实际问题,向灾民发放灾后卫生防病手册1万多册,指导做好水源消毒和个人卫生,确保饮食饮水安全。
2 体会
2.1 暴雨灾情发展迅速,预测判断困难,救灾工作必须平时预有准备 这次余姚水灾是受台风“菲特”影响,是该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严重水灾。由于形成台风,降雨量大小及潮位高低都是无法在事前预测的,因此,只有平时预有准备,才能在大灾面前有效应对。近年来,我部按照上级“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要求,不断健全卫勤保障组织,完善卫勤保障预案,落实卫勤保障器材,加强卫勤保障训练。省军区每年组织1次应对突出事件的实兵拉动演练,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卫勤保障能力。由于应急处突卫勤保障准备充分,确保了抗洪救灾卫勤任务的圆满完成。
2.2 暴雨灾害救援力量多元,隶属关系复杂,救灾工作必须实施统一指挥 参加此次余姚抗洪救灾的军队人员1万多人,有的来自陆军、有的来自海军,有的来自省军区、武警系统;地方救援力量主要来自企业及民间团体。卫生救援力量共有13支,指挥关系互不隶属。由于城市受灾地域相对集中,如果不进行统一部署,势必造成救援力量相互重叠,影响救灾工作的效率,特别是灾区普通车辆无法通行,医疗救援需要借助特种车辆、橡皮艇、冲锋舟等交通工具,而这些特殊交通工具也来自不同的单位。因此,要实现救援力量与运输工具的有效结合,就必须对各类救援力量实施统一指挥。这次余杭抗洪救灾建立了军地联合指挥部,由省军区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参与救灾的所有部队和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参加,救灾力量按照网格化配置,分工负责。当地方提出医疗救灾需求后,由指挥部统一调配力量,确保了医疗救援工作的落实。
2.3 暴雨成灾基础设施破坏,通信网络中断,救灾工作必须重建联络机制 此次余姚水灾造成城区供电系统全面瘫痪,通讯联络中断,加上城区地下人防工程、停车场等设施较多,长期在水中浸泡。为了防止造成二次伤害,对水位逐渐消退的城区也不敢贸然供电。为及时掌握灾区情况,保持上下联络通畅,防止外来医疗救援队因通信联络中断,影响救援,省军区、武警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开通了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各医疗救援队配备了卫星电话,还有的部队利用军用电台保持通信联络。此外,为确保医疗救护队能够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联合指挥为每支医疗救护队指定1名向导,既保证医疗队的按时抵达救援,也方便医疗队与当地居民的联络,解决了语言不通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医学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暴雨灾害生存环境恶化,诱发多种疾病,救灾工作必须重视患者医治 暴雨灾害使城区多数市民私家车等贵重物品浸泡水中,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由于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灾民中普遍存在茫然无助、焦躁不安的心理,加上救灾使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精神压力大,导致失眠、头痛、血压升高人员明显增多;水灾发生后,由于灾民和救灾人员长期在污水中浸泡,湿疹、神经皮炎和真菌感染明显增多,特别是发生部分外伤人员,由于创口长期在水中浸泡,伤口感染,迁延不愈;再加上气温偏低,人员疲劳,抵抗力下降,头痛发热、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因此,暴雨灾害医学救援必须把伤病员救治放在突出位置,要依据灾民的发病特点,搞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高标准完成医学救援任务。
2.5 暴雨灾害水源环境污染,容易暴发疫情,救灾工作必须重视灾后防疫 余姚地区工业发达,化工企业众多,水灾造成部分有害化学物资泄漏,污染了水源和环境;由于停水停电,市区排污系统中断,污水处理停顿,加剧了水源环境的污染,再加上大量的牲畜淹亡,尸体开始腐烂,部分地区死水发臭,随时会暴发疫情。因此,暴雨灾害医学救援必须高度重视灾后卫生防病工作,加强对灾民的卫生防病知识教育,提高灾民卫生防病意识;及时对死禽死畜进行处理,对积水消退区域及时进行环境整治和消毒,并指导灾民搞好饮用水消毒和个人卫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收稿:2014-01-26修回:2014-02-06编校:韩纪民)
暴雨灾害医学救援的主要做法及体会
黎本富,李群荣,周晓娟
暴雨;医学救援;做法体会
R 129
A
2095-3496(2014)02-0117-02
310002浙江杭州,浙江省军区门诊部(黎本富,李群荣,周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