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约化生核放防护多国联合特种部队概述

2014-01-25于双平,杜国福,毛军文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核化化生轮值

北约一直强调成员国之间的化生核放整体应急保障能力,努力加强成员国政府针对化生核放事件的准备、预防和防护机制,其应对化生核放事件或恐怖袭击的重要途径包括成员国军地机构间、北约与伙伴国家及国际组织间的情报共享、信息交流和相关协作等,而化生核放防护多国联合特种部队(以下简称联合特种部队)是其有效处置化生核放事件和预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重要应急力量[1]。

1 发展沿革

2002年11月,北约理事会在布拉格峰会上提出了组建核化生事件响应部队、建立移动分析实验室等5项提高化生核放应急响应能力的倡议[2-3]。北约理事会2003年6月决定成立多国化生核放防护营(以下简称防护营)和联合评估组(JAT)[1-2,4-5]。防护营于2004年6月前后形成全部战斗力,可以根据命令开赴全球各地为北约成员国提供防护保障[3,5]。防护营和联合评估组于2007年合并为联合特种部队,共有500~700名队员[3-5]。

2 职能定位

联合特种部队在北约理事会授权以后,可参与处置针对北约人群、国家和军队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袭击和其他化生核放事件[1],包括武装冲突和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也可以执行北约和北约之外国家的重大活动安保任务,主要职责是提供快速机动而可靠的化生核放防护保障,可以独立执行任务,也可以作为大规模部队的一部分参与行动[5]。如执行2004年希腊奥运会、残奥会和伊斯坦堡北约峰会安保任务[1,4]。其防护营主要职责范围:开展化生核放侦察监督,进行现场或远距离检测和监测,鉴定确认化生核放物质,对人员、装备和重要基础设施洗消[1,6-7];联合评估组负责提供化生核放相关的科学评估,并为北约指挥官和参谋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提供建议[6]。

3 构成要素

3.1 防护营 防护营有500~600名队员,是联合特种部队的构成主体,是一支处于高度战备状态的多国快速反应部队[2,5]。2003年10月成立之初,防护营由11个北约国家派员组成;至今,其队员分别来自捷克、美国、法国、意大利等至少21个北约国家,其中近半数来自捷克。各参与国通过备忘录形式确定防护营的组织指挥和战备体系、培训和演习计划。防护营由营部、保障连、侦查连、洗消连、生物检测连、移动分析实验室、重点响应分队、爆炸物处置组及医疗分队组成[2,5]。多样化功能设置和力量编配可以加强各国间军事技术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各国不同专业力量的独特优势。该营的成立,实现了2002年布拉格峰会的两项倡议:一是核生化移动分析实验室,二是核生化事件响应部队[1]。

防护营各功能模块有明确分工,且构成灵活,可快速机动。营部(指挥控制总部)拥有较强通讯能力,可组织指挥所属力量完成各项任务;侦查连可以对线路、区域或地点进行核化生放物质检测和确认;洗消连配有大功率洗消系统,可对车辆、装备、物资、人员和地表提供洗消;移动分析实验室可以为行动指挥官提供专家采样、分析和科学建议[1,5]。同时也可以提供让受沾染人员撤出危险区、急救和后送伤病员做进一步治疗等保障。

3.2 联合评估组 联合评估组是联合特种部队编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加拿大、捷克、意大利、比利时等6个以上的北约国家派员联合组成,派员国数量远少于防护营[2,5]。

4 组织指挥机制

联合特种部队隶属于北约快速反应部队,其使用决定权归北约理事会并根据任务不同,由相应的北约联合司令部具体指挥行动。如果是反恐行动,则由北约驻欧洲最高联军司令负责指挥,而北约联军司令部也可在授权后享有指挥权[5]。联合特种部队按照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指挥机制和标准开展训练、演习和应急行动,并由某一个北约国家以轮值国形式进行领导。轮值国负责化生核放联合评估组和营部,担负指挥控制职能,修订标准操作规程,保持战备状态并开展培训。其他国家提供相应支持,包括根据任务需求提供必要的部队、装备和后勤保障[1]。随着轮值国的改变,各派员国的编成任务也相应调整。捷克、西班牙、德国等国曾先后担任轮值国[8],而捷克因在该部队人员、场地、经验、训练等方面的贡献,曾多次担任轮值主席国。

5 战备训练和保障机制

联合特种部队按照北约快速反应部队的行动机制和标准进行训练和战备,能够在5天内部署完毕,并在30天内保持行动能力[2,5]。为此,由北约快速反应部队陆军司令部负责监督联合特种部队的训练和战备情况,由北约驻欧洲联合部队最高司令部负责制定发展战略和战备水平,而北约联军司令部将联合特种部队纳入北约快反部队培训范畴并开展综合性培训监督和认证。同时,北约通过不断改进成员国军队防护、检测装备的相关标准,确保联合特种部队核化生防护装备的通用性[2]。联合特种部队轮值国根据常规作战规程和战备标准,负责协调各国组织集结应急力量,指挥、控制、保障特种部队各组成模块开展战备训练;特种部队派兵国则根据功能模块要求,提供人员、装备和培训,同时提供相应后勤保障[2,5]。联合特种部队指挥部位于轮值国境内,各国代表也驻扎在这里,而各国机动力量平时主要待在本国境内,只有在演习和执行任务时才进行集中。

6 主要支持机构与措施

北约化生核放联合应急事务中心、捷克第31防化旅、驻土耳其的北约反恐中心、位于德国的准实时疾病监测系统等多个机构为联合特种部队的建设发展和应急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持[5]。另外,北约还通过举办高端学术论坛、举行联合演习、设立科研支撑计划、加强协调联络等多项措施支持联合特种部队的运行。

北约化生核放联合应急事务中心于2006年10月在捷克成立,由捷克、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等11个成员国组成[6]。捷克担任中心主席国。该中心与北约联合情报中心、战备指导委员会、联合作战中心、捷克国防大学核化生防护研究所等机构建立有密切关系[9],可以帮助北约军队和政府加强综合战备和应急能力,提供化生核放防护方面的咨询建议,为提高统一的应急能力制定标准、指令和规程,为加强应急能力提供跨国教育、培训和演习[4,10-11],其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就是优化现在进行的所有行动、科学和装备项目[10],可以有效提高联合特种部队的兼容性和应急能力[3,5,7]。

捷克第31防化旅,也称第31核化生放防护旅,是联合特种部队队员的主要构成单位。该旅在防生化武器方面技术先进,并具有丰富的经验。曾参加过1991年海湾战争、2001年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等多场战争[2]。而防护营最初建立时的核心就是来自该旅的160多名核化生专家[12]。第31防化旅负责在其所属军训场帮助培训联合特种部队,开展应急演练并监督其训练工作[6]。防护营中的捷克官兵分别有防化连、战斗支援连以及一个后勤与医疗分队。

科研支撑计划是北约为提高核化生放侦检、洗消、防护和救治能力,不断加强相关科研力度,2004年起开始实施的《以科研保安全项目》将提高化生核放应急能力作为重要研究目标。如为期3年《炭疽致死毒素快速检测新型生物传感器研究》项目在2005年初获批,预算经费达25.8万欧元,目的是开发一种新型炭疽检测箱[13]。此类科研项目的实施,为联合特种部队提高技术和装备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持。

[1]Anon.Combined Joint Chemical,Biological,Radiological and Nuclear Defence Task Force:The Alliance’s multinational CBRN defence capability [EB/OL].[2013-05-10].http://www.nato.int/cps/ en/natolive/topics_49156

[2]夏治强主编.国外核化生防护战略与防化装备发展[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0,16-18.

[3]Guy BR.Hostis humani generis:the threat of WMD terrorism and how NATO is facing the ultimatethreat[J].Defence Against Terrorism Review,2009,2(1):1-13.

[4]Guy BR.NATO and preven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WMDs[J].Partnership for Peace Review,2011, 2(1):1-6.

[5]于双平,吴 东,毛军文,等.北约军队化生核放应急防控组织机制与主要做法[J].军事医学,2013,37(9):657-660.

[6]Smith RL.NATO’s Role in CBRN Defense[C].World Congress on CBRNe Science&Consequence Management.Croatia:Dubrovnik,2013.

[7]University of Macedonia.Thessaloniki InternationalStudentModelUnited Nations[EB/OL]. North AtlanticCouncil:TopicAreaA,2010 [2013-04-04].http://www.thessismun.

[8]NATO Public Diplomacy Division.NATO briefing:operational capabilities[R].Belgium:Brussels,2006.

[9]NATO.NATO Briefing:Countering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2008)[EB/OL].[2013-04-04].http:// www.nato.int.

[10]Rainer S.Joining forces against CBRN threats:Nato’sJCBRN defence[EB/OL].[2012-05-31]. http://www.army-technology.com/features/featuredssi-cbrne-nato-jcbrn-defence-coe/Accessed.

[11]Zelenák J.NATO CentresOfExcellence[J]. Hadmérnők,2011,6(1):190-200.

[12]Chris L.NATO Ministerial Meetings in Brussels:Looking Ahead to the Istanbul Summit in 2004 [R].Belgium:Brussels,2003.

[13]Nato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NATO Parliamentary Assembly:NATO and Civil Protection Special Report[R].Belgium:Brussels,2006.

(收稿:2014-03-30修回:2014-04-10编校:丁艳玲)

北约化生核放防护多国联合特种部队概述

于双平,杜国福,毛军文,吴 东

北约;化生核放防护;联合特种部队;移动分析实验室

R 827

A

2095-3496(2014)02-0108-03

100850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一所(于双平,杜国福,吴 东),科技部(毛军文)

吴 东,E-mail:wudong1101@sina.com

猜你喜欢

核化化生轮值
手持式核化探测仪器发展现状与应用展望
冰晶异质核化对雷暴云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胃黏膜肠化生的处理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幽门螺杆菌对肠化生胃黏膜Cdx2和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9高考综合模拟题(七)
合格董事会的存在至关重要
胃黏膜“肠化生”就意味着胃癌?NO!
期待中国成为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
一组神秘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