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阴侧切术及护理体会

2014-01-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9期
关键词:切术胎头缝线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会阴侧切术及护理体会

宋保兰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卫生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及护理,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缩短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期。方法选取639例产妇, 采用左侧会阴侧切法,帮助分娩困难的产妇分娩。结果产程进展顺利,伤口Ⅰ期愈合636例,Ⅱ期愈合3例。结论掌握会阴侧切时机及技术是帮助产妇顺利分娩的良好方法,但术后正确的护理是避免发生并发症的必要条件。

会阴侧切;护理

会阴侧切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撕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压迫,缩短分娩时间而常用的产科手术。故会阴侧切技术及护理是产科工作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内容。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顺产的921例产妇,年龄为19~39岁,其中639例行会阴侧切,初产妇612例,经产妇27例。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产妇临产后认真做好分娩前准备工作,注意会阴皮肤的消毒,先用肥皂水擦洗外阴,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0.5%碘伏消毒外阴。

1.2.2 侧切方法 操作前向产妇宣教,阐述配合中的注意事项,教会如何避免污染,取得合作。助产者洗手,戴手套上台铺巾,按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再次用0.5%碘伏消毒阴阜、大小阴唇、大腿内侧、会阴。左手中、食指深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用会阴侧切剪自会阴后联合中线向左侧45°方向剪开会阴,如会阴高度膨隆时,剪开角度为60~70°。

1.2.3 缝合方法 分娩结束时,用0.5%甲哨唑溶液冲洗会阴切口,用0号铬制肠线从切口顶端0.5~1.0cm处开始连续或间断缝合阴道粘膜,深部应包括部分粘膜下组织,同样肠线间断缝合肌层,皮下组织常规丝线缝合会阴皮肤(或皮内缝合)。

2 结果

术后5d拆线,伤口Ⅰ期愈合636例,Ⅱ期愈合3例。

3 护理

3.1 术中护理

3.1.1 减轻痛苦 会阴侧切前均进行常规会阴局部阻滞麻醉或行镇痛分娩的产妇在侧切前推注药物镇痛。

3.1.2 适应证 会阴过紧或胎头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分娩者。

3.1.3 侧切时机及切口大小切开时机选择在当胎头拔露于宫缩时。掌握侧切时机不可过早或过晚,切开过早易导致术口出血增多,且增加感染机会,最好在胎头着冠时,估计2~3次宫缩后胎儿即能娩出,切开后应用纱布压迫止血,必要时钳夹止血。切口长度一般为3~4cm,切口角度过大,大量肌肉被切开,张力加大,会延长愈合时间;如果切口过小,则容易延伸伤口,发生严重撕裂伤等并发症。

3.1.4 避免误伤 术中容易误伤直肠。如会阴高度膨隆时,剪开角度为60~70°,以免损伤直肠,缝合时每一针要穿过切口的底部,不留死腔,同时要注意缝线不能穿过直肠,若切口底部较深临近直肠,请助产人员用左手食指深入直肠引导缝针,缝合完毕行常规肛查,确定有无缝线穿过直肠壁,穿过的缝线必须拆除重新缝合。

3.1.5 避免并发症 阴道直肠瘘及会阴撕裂是侧切常见并发症。助产士与产妇应密切配合,当胎头仰伸,双顶径通过坐骨棘嘱产妇“哈气”,让胎头缓慢娩出,防止胎头娩出过快致切口撕裂伤。

合理的侧切角度和娴熟的缝合技巧是减少和预防阴道直肠瘘的关键,切口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注意局部止血,缝线松紧适宜,组织对合良好,不留死腔,做到操作熟练快捷,减少暴露时间,保持术口清洁、平整和干燥,缝合完毕行常规肛查,注意有无肠线过直肠或血肿,并嘱产妇注意有无便意,早期发现及时处理;术后用活力碘纱布持续湿敷2h[1]。

3.2 术后护理

3.2.1 饮食指导 产后嘱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多吃蔬菜、水果并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保持大便畅通,防止因便秘影响伤口愈合。一旦发生便秘,不要屏气用力,可口服缓泻剂或开塞露帮助通便。

3.2.2 排尿指导 及时督促产妇于产后4~6h内排尿,以免膀胱过度充盈造成排尿困难而影响切口愈合。

3.2.3 术后卧位 嘱产妇采取健侧卧位,以防恶露污染切口,并且可减少对切口的压迫,有利于血液循环。

3.2.4 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感染 每日用活力碘棉球擦洗会阴二次,大小便后可用妇科洗液如洁尔阴等清洗会阴,保持会阴部清洁。会阴水肿者可用50%硫酸镁湿敷。如会阴撕裂严重,缝合时间过长或产前即有阴道炎症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产后24h后,采用红外线灯照射伤口,一日二次,保持伤口干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水肿,加速伤口愈合。产后每日检查伤口,及时发现有无感染征象,予以相应处理,提高切口治愈率,降低伤口感染[2]。

4 结论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最为常用的一种手术,为了减轻会阴侧切给产妇造成心理、生理和生活的影响,促进术口愈合,助产者应熟练掌握缝合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是把握切口愈合的关键,同时术后采用正确科学的护理方法,对产妇进行最佳护理,提高会阴侧切术的愈合率,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3]。

[1]黄丽脓,潘慕真,王惠莹,等.碘伏湿敷应用于会阴伤口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6,22(9B):18~19.

[2]刘春.红外线局部照射预防会阴侧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J].福建医药杂志,2000,22(4):92.

[3]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03.

宋保兰,女,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护理实践技术与护理职业教育。

R473.71

A

1007-8517(2014)09-0115-01

2014.03.12)

猜你喜欢

切术胎头缝线
体位及上推胎头时机对胎头深陷骨盆转剖宫产术患者取胎头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电切术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科缝线标准中线径问题的研究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缝线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