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痰”的认识
2014-01-25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医对“痰”的认识
张铎蔡忠咏蒋筱赵丽娟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医对“痰”的研究有2000多年的历史,本文整理归纳历代医家论痰,治痰的学术思想以及现代学者的学术成果;并探讨“痰”的致病性;希望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医;痰;病因病机
1 痰的概念
中医“痰”的概念与西方医学不一样,西医学认为痰是呼吸道内病理性的分泌物,是当咽、喉、气管、支气管或肺因各种原因使黏膜或肺泡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腺体分泌物增多,渗出物与黏液、浆液、吸入的尘埃等一起的混合物,称为痰[1]。
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津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中相对浓稠的部分。痰,又分为有形和无形,有形之痰,指咯吐出来的有形可见的痰液,以及瘰疬、痰核等。无形之痰,指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不见形质的痰液,但可以通过其表现的症状而确定[2]。同时中医认为痰既是病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具有广泛的致病性。本文所探讨的痰就是中医学中的无形之痰。
2 “痰”名称的由来及现代发展
中医对“痰”的研究历史悠久,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经》中就载有90余种治痰药物,如藻(海藻)、苓(茯苓)、果臝(栝楼)等[3]。《内经》中虽然无“痰”字的记载,但是已经用“涕”、“沫”、“汁”代指痰[4],将其归于饮湿类,相关记载多处可见。如《素问·评热病论篇》云:“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风劳之病”[5]。此句中用“涕”代指痰,同时指出了风劳成痰的原因。虽然《内经》已经用“涕”、“沫”、“汁”等词代指痰,但是仔细研读可发现,《内经》重在论述水液积聚化生而成的“积饮”证。正如《景岳全书》中所述:“痰饮一证,其在《内经》止有积饮之说,本无痰证之名,此《内经》之不重痰证,盖可知矣”[6]。
汉代医书中已经有“痰”字出现,如收录《金匮要略》的清版《医宗金鉴》。书中写到:“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润剧,必有伏饮”[7]。此条中的“膈上痰”就是指津液代谢障碍的产物。张景岳也认为“痰之名启自仲景”[6]。虽然论“痰”启于仲景师,但是《金匮要略》并未将“痰”与“饮”分开论述,没有明确“痰”的定义、性质等。正如清·魏荔彤在其著作《医述》中所讲:“《内经》言饮而不及于痰,言痰自张仲景始,……细考其文,究以饮为主,而以痰为附论”。
隋代时,中医首次将“痰”与“饮”分离开来[8],《诸病源候论》对“痰”的概念,性质描述的较为明确,同时又根据痰的成因、性质将痰划分为不同的种类。《诸病源候论》写道:“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府,结而成痰。……脉偏弦者为痰,浮而滑为饮”,“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腑否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9],此上两条目中指出了痰的成因,又从脉象上将“痰”与“饮”鉴别开来。同时此章节中还列举了“热痰候”、“冷痰候”、“痰结实候”、“鬲痰风厥头痛候”等各种痰病的成因以及症状。痰症理论首次被系统的提出。
唐代时,“痰”的治疗的手段与方药较前有了大幅度的扩充。如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中记载了淡竹叶、枳实、吴茱萸、厚朴、胡椒等24味治痰药物[10];还记载了杜蘅汤,松萝汤,白术茯苓汤、半夏汤等十四首治痰方药[11]。
宋金元时期,中医痰症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痰”已经作为致病因素来研究,如张从正的“痰迷心窍”说法[12];丹溪翁认为中风与痰的密切相关,主张:“中风大率主血虚有痰,治痰为先,次养血……半身不遂,大率多痰”[13]。“痰”的治疗方法更加丰富,如严用和的“治痰先治气”论,主张治痰时当以顺其为主[14];刘完素论痰湿生于火热学说;在方药方面,由于一些汤药疗效卓著以至沿用至今。如宋代官修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二陈汤”[15];元代医家王珪的“滚痰丸”。宋金元时期各种理论、学说的出现极大的完善、丰富了中医痰症学。
明代医家在继承了宋、金、元纷繁的学说后,产生了大量的痰症学说,其中有所创新的当属医家梁学孟的《痰火颛门》,此书论及痰火成因、病因病机、脉理运气、证治大法、痰火宜忌等内容,为现可考的首论痰火的专著[16]。医家龚居中的《痰火点雪》,书中主谈虚损痨瘵的专著,认为水亏火炽乃生痰之机理,肺肾阴虚生火痰[17]。这二人所论的方面,前人较少涉及。
清代继承并总结了诸贤关于痰症学说,并继续加以完善、创新。如王孟英的“气不运而热郁生痰”之说,“气”、“火”、“痰”三者纠结,互为因果[18];叶天士的“痰因热起,清热为要”之论;陈士铎的“阳证之痰”,“阴证之痰”[19];陈修园的治痰纲领[20],“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余又从而续之曰:痰之成,气也。贮于肺”。
当代学者总结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成果,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论、治“痰”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如杨会敏、陶庆春、宋妍等[21]在研究“中医寒痰证、热痰证与痰液中细胞学及微生物学变化的关系”从细胞学的层面上解释了寒痰与热痰的区别。陈克明[22]临床研究发现,采用治疗“风热痰”的办法治疗“急性淋巴结炎”效果比抗生素好。沈惠凤[23]发现运用“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临床表现为“热痰证”的“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效果良好。江育仁从热痰风论治乙脑取得了理想的效果[24],再如以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辅料为丙二醇所合成的痰热清,在治疗风温肺热病属痰热阻肺症具有明显的疗效,并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25]。
3 “痰”的致病特点
中医学认为痰不仅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如隋时的“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丹溪翁的“百病兼痰”学说;2012年版《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指出“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则筋骨皮肉,形成多种病症”;由此可见痰是许多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2]还指出“痰”的致病特点有四个方面:一、阻滞气血运行;二、影响水液代谢;三、易于蒙蔽心神;四、治病广泛,变化多端。
“阻滞气血运行”:痰乃有形之邪,可随气血运行,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障碍血行,引发多种疾病[2]。若痰阻肺气,会导致咳嗽、哮病、喘证等肺系疾患;若犯于肝胆,阻塞肝生发之气,会使气机逆乱;或内阻胆道,则胆汁外溢,发为黄疸。若结于腹中,则会导致鼓胀、积聚。若犯于脾胃,壅塞中焦,发为痞病;或阻于食道,致呕吐、噎隔等。若与淤互结,阻滞气血,气血运行不畅,因不通而痛,导致局部疼痛。若犯于局部皮肤,内结为痰核,会致局部皮下出现肿块,如项部之瘿疾。犯于肌肉深部,阻隔气血经络,可发为流注,若犯于关节,可致痹痛。结于乳房则致乳痹,阻于胞宫则致经闭、不孕等。
“影响水液代谢”:痰作为继发性的致病因素,可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活动,而使水液代谢障碍加重,导致水湿不运,或水液不布,或水液内停[2]。若痰邪停于胸胁,导致肺的宣布功能失常,水液不得下行,停于心下,可致心悸不安。停于胸胁可致呼吸困难。若痰邪犯于肾,影响命门之火,使水湿精液不得气化,发为水肿,或影响肾纳气之能,发为喘。若犯于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则会导致小便不利。
“易于蒙蔽心神”:痰浊为病,随气上逆,易于蒙蔽清窍,扰乱心神,导致心神活动失常,出现某些神志疾患[2]。此观点最早是由张从正提出的[12],并运用“独圣散”予以治疗,《儒门事亲·卷四·风痰》云:“夫风痰酒痰,或热在膈上,头目不清,……可用独圣散吐之”。
“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痰病邪,随气而流,内而脏腑,外而四肢百骸,肌肤腠理,可停滞于某些部位而引发多种病症。由于治病面广,发病部位不一,且易于兼邪致病,故病症繁多、症状复杂,因而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2]。痰的致病性极为广泛,上可蒙蔽清窍而致头晕头痛;下可致使下肢水肿;外可致皮肤结节;内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
4 结论
综上所述,“痰”的致病范围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病变、高血压、中风等,并呈逐年递增之势[26]);中医学论“痰”历史悠久,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已经指导当代学者取得了较为丰富科学研究成果。但是我们不应懈怠,仍应充分的发掘、研究,从古代医籍、经方中选取出有效的治“痰”方药、方法,并结合现代的科研方法加以论证,为临床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1]戴万亨.诊断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2-23.
[2]中医师资格考试专家组.《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46-47.
[3]张德英.痰证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4]朱曾柏.中医痰病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7-52.
[5]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74-475.
[6]明·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91.
[7]清·吴谦等.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563.
[8]柳亚平,潘桂娟.《诸病源候论》痰病学术思想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2):896.
[9]南京中医学院.《诸病源候论校释·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608.
[10]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1.
[11]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229-230.
[12]朱曾柏.中医痰病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9.
[13]王永炎,张伯礼.中医脑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
[14]潘桂娟,柳亚平.宋金元时期中医诊治痰病的学术思想研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2):189-192.
[15]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8.
[16]潘桂娟,柳亚平.明代中医诊治痰病的学术思想研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3):344.
[17]葛少勇.浅析《红炉点雪》对痰火证的论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2005,46(4):315.
[18]程式.王孟英热痰治肺探析[J].北京中医杂志,1986,6:14.
[19]清·陈士铎.辨证玉函[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67.
[20]清·陈修园.医学从众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8.
[21]杨会敏,陶庆春,宋妍,等.中医寒痰证、热痰证与痰液中细胞学及微生物学变化的初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3(11):762-765.
[22]陈克明.外疡风热痰扯治的初步体会[J].江苏中医,1963,11:21-23.
[23]沈惠凤.十味龙胆花颗粒治疗热痰证临床观察报告[J].黑龙江中医药,1999,4:7-8.
[24]王明明.江育仁教授从热痰风论治乙脑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1999,8(4):169-170.
[25]张颖,李廷谦,王刚,等.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阻肺证)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3,4(5):301-305,336.
[26]张德英.痰证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
AcademicopinionofTCMonPhlegmdisease
ZHANG Duo CAI Zhong-yong JIANG Xiao ZHAO Li-juan
Guangxi Univerc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C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530001
TCM on “phlegm” research has 2000 years of history, this paper finishing on sputum induction ancient physicians, Phlegm academic thinking, as well as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modern scholars; and explore “sputum” pathogenicity; hop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learn.
TCM;Phlegm disease
蒋筱,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R228
A
1007-8517(2014)09-0024-02
201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