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4-01-24丁泽勤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历史

丁泽勤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丁泽勤

(河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研究和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推进该课课程建设、增强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环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要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明确教学目的意义;坚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注重优化课程结构、用心凝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主体教育功能和改革考核考评方法、巩固思政教学效果。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模式;教学质量;教学实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为《纲要》)是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必须从2006级本科学生开始开设的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之一。我校从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开始为2006级本科生首次开设此课程。为了充分发挥《纲要》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在深入了解学生对《纲要》课的认识与学习需求、正确理解《纲要》课的课程功能和教学目的、突出课程重点、凝练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增强《纲要》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此总结,以期与同行交流。

一 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明确教学目的意义

《纲要》课是中央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确定的全体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时,《纲要》课又是一门历史课,因而该课同时具备了历史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双重性质和特征。正确理解和把握该课的性质与特征,进一步明确课程功能和教学目的,是把握好教学方向、实现教学目标的首要前提。

(一)《纲要》具有一般历史课的基本属性

从《纲要》的内容结构可以看出,《纲要》简要而系统地阐述了从1840年到现在的中国历史,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历史课,主要是用历史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理论观点,做到“于序(叙)事中寓论断”。也就是说,《纲要》课的理论阐述是建立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是按照历史学的逻辑方法来展开的。离开了历史学的基本方法和逻辑,《纲要》课就在本质上失去了学术依托,其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1]。

(二)《纲要》更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著特征

虽然一切社会科学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性(或曰阶级性),但是,与一般的中国近现代史课不同,《纲要》课的政治性更为突出和鲜明。《纲要》课不是从历史专业的角度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方面,而是在使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有一个大体了解的基础上,围绕中国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2]这一主题展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两个了解”(了解国史、了解国情)和懂得“三个选择”(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强烈的政治思想教育性是《纲要》课与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课最显著的区别。

因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纲要》课的课程特点,既要按照历史学“求真”的本质特征,尊重史实,实事求是,全面把握近现代历史的总体面貌和基本线索,依靠确凿的历史事实得出基本结论,使《纲要》课始终保持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又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确保把该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落到实处。

二 坚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学习需求

(一)调研学生中学阶段的学习情况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学生对中学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避免内容重复应该是上好《纲要》课的基本前提。为此,自 2006级学生开始,我们连续 7年在每学期上课前在学生中开展“中学阶段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情况问卷调查”活动,共发放《中学阶段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情况问卷调查表》6200余份,回收6100余份。鉴于《纲要》不是专业历史课,它不要求学生精通中国近现代史,但它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因此我们在设计调查项目时重点把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了解及其评价、启迪的掌握程度设置为主要内容。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表1.中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情况调查表

从以上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一是《纲要》的内容与中学的内容有不少重复。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是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分别占91%和89%,因此讲授中不能平铺直叙、面面俱到。二是真正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评价、启迪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分别是26%、28%、31%、25%。这说明必须在课程内容结构的设置与选择上加以改进,才能更好地达到引导学生得出正确历史结论、准确把握“两个了解”、“三个选择”必然性和正确性的教学目的。

(二)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得当与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倾向性选择和认可度,也直接关系到教师对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之间的互动、课堂活力和吸引力的增强和教学效果的好坏。为了解学生对《纲要》课教学方法的倾向性需求,我们以“你最希望的教学方法”为题,连续多年在学生中展开了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在○1讲授、○2讨论、○3多媒体、○4自学、○5与 相结合、○6其他(回答是要具体)6项选项中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讲授”法和“ 与 相结合”的学生比例较高,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20.8%和59.1%。其中,在选择“ 与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学生中,提出“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的占被调查人数的 23.8%,“讲课与讨论相结合”的占 15.5%,而选择其它形式的都在9%以下。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并不排斥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方法。但学生们更喜欢和倾向于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特别是“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法,居所有调查选项之首。

三 注重优化课程结构,用心凝炼教学内容

根据对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近现代史情况的调研了解和与学生的访谈情况,结合《纲要》课时少、内容多的特点,我们在多次集体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内容、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决定在教学结构、内容的安排上采用“大专题与小专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把从1840年开始到2006年的历史,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设置了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及失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等十个大专题[3]。其次,我们又在每个大专题中根据需要再设2-3小专题。如: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设置“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2个专题;在“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中设置“农民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开明地主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探索”3个专题;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设置“国民党与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3个小专题;在“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设置“良好的开局”、“探索中的失误与取得的成就”2个专题等等。同时,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国内外时事热点的变化,及时收集、补充课本上没有的相关历史和时事知识,凝炼、优化教学内容。

大小专题相结合的方法,既注重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史实性表述,又注重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与启迪的引导性总结;既注重大、小专题之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衔接,又注重保持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连续性和逻辑性;既注重对授课总课时的整体把握,又根据专题内容的重要程度与多少合理分配授课时间,做到了尊重史实,突出重点,强化引导,凸显了《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收到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同和好评。

四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改进课堂讲授法,使课堂讲授更精彩

课堂讲授法是长期以来被多层次、多学科教学实践证明了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主体教学方法。为使课堂讲授法更精彩、更具吸引力,我们一是坚持在每学期开学初都要召开一次课前教学分析会,认真分析研究教材内容体系,提出统一的教学提纲。二是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备课、授课中要做到“四个结合”,即史实性与政论性相结合、逻辑性与层次性相结合、条理性与熟练性相结合、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不断增强授课的吸引力;三是开展互听互评活动,任课教师之间每学期至少要相互听课一次,课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优化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氛围更活跃

多媒体课件能够通过灵活多样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手段,使所介绍的历史生动、有趣、形象、新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质量,是学生期望值较高的授课形式。期间,我们一是注重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购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多媒体课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结合教材内容对课件进行观看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设置的大、小专题制作出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实践中反复修改完善,达到学校教务处要求的 A级标准。二是主动选择多媒体教室。每次排课前,我们都积极申请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如果白天排不开,我们就选择把课放在晚上,从而为推行“课堂讲授与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奠定了硬件基础。三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适时把多媒体教学穿插在课堂讲授之中,让精彩的画面、流畅的图形和生动的视频与黑板、粉笔以及教师的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身体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使整个课堂氛围活跃、生动起来,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4]。

(三)规范课堂讨论法,使课堂启迪更有效

课堂讨论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思考,锻炼学生资料组织、材料驾驭、分析判断、语言表达等综合思维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课堂讨论法的过程中,我们一是注重营造讨论氛围。每位教师平时要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克服不愿讨论或不敢讨论的心理畏惧现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积极性;二是正确选择讨论形式。讨论分大讨论和小讨论两种形式。大讨论是指全班同学都参与、用时90分钟(两个学时)的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就一些涉及“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等重大理论问题上树立正确、深刻的认识,每个学期可以安排2次。小讨论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某一重点问题让学生随机发表自己的看法的讨论,主要是为了振作学生听课精神,调节和活跃课堂气氛,加深认识与记忆,培养学生即席讲话的能力,诱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三是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如组织大讨论时,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讨论主题,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讨论的主题和内容,并就相关文章和著述以及资料的检索与查阅、讨论小组划分、以及小组学生在查阅整理资料、撰写讨论提纲和课堂讨论发言等方面的分工等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四是精心组织讨论过程。做到时间安排得当,学生发言普遍,讨论秩序井然,点评、引导及时到位,正确把握讨论方向。比如在讲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时,我们提前一周提出了“谈谈你对中国在50年代选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看法”这一主题让学生准备讨论。在90分钟(两个学时)的讨论中,同学们很快就中国工业化的必要性、中国民族资本的局限、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苏联对中国的支援和影响、第一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学生发言踊跃,场面非常热烈。通过这次讨论明显加深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一历史结论的认可,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发言概括能力及思考分析能力,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五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主体教育功能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环节,也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校实践教学班级多、学生多、教师少、经费少的特点,为增强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提前着手,认真准备

在课程结束之前,教师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所教班级学生对参与实践教学的心态、开展社会实践的地域条件和客观资源、方式方法的选择、撰写调研报告的能力等做出必要的调研摸底,做到心中有数。

(二)因地制宜,加强指导

在社会调查形式的规划上,依据前期调研情况,倡导学生本着就近就便、节约成本、广泛参与的原则,组成若干社会调查小组,每组推荐1-2名学生作为负责人,并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社会调查计划,实施社会调查活动,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社会调查计划实施前,要把名单和计划报给指导老师,便于老师的指导和监督。在对社会调查目标和资源的选择上,事先指导学生对省内外历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革命历史遗址、旧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等鲜活教育资源进行考察了解,然后按照地域和类别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调研方向和目标。

(三)严格要求,确保质量

为确保社会实践的质量,我们首先对学生调研报告的框架、格式、标题、字数等事先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条理清楚,字迹工整,格式统一;其次,为防止个别学生态度不认真、不调研、上网抄袭等不良行为,我们规定若发现学生的调研报告出现相互抄袭和上网抄袭等行为的,一律按零分记,实现老师对学生的监督。在批阅学生的调研报告时,制定了统一的评分等次,每个等次列出了详细的评分要点,教师要依据标准的要点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认真、严格地批阅,发现抄袭行为,坚决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对优秀和不及格的调研报告要说明原因,写上评语,并将教师批阅学生社会调查报告的情况作为学院年度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学院对教师的监督。自 2006年以来,我们共指导和组织 4届15000余名学生进行了社会调查,批改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5000余份。从整体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自觉参加实践教学活动意识不断增强,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的能力和水平逐年提升,调查报告的优良率不断提高。广大同学通过社会实践,把学习内容从课堂延伸到社会,在调查研究中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反复对比,进一步印证了对课堂所学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启迪与评价,进一步加深了对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增强了大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六 改革考核考评方法,巩固思政教学效果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必要手段。由于《纲要》课是思想政治教育课,重视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强化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的考查,加强对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应该是贯穿《纲要》课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5]。因此,《纲要》课的考评方式应该是过程考查与期末考核并重。经过多次认真的调查研究,我们采用了“平时成绩与撰写论文相结合”的方式。

(一)重视平时成绩考核

平时成绩考核满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20%,主要考核学生作业、考勤、参加课堂讨论发言情况等表现。任课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填写教学手册,做好作业、课堂讨论和考勤情况等方面的记录。同时,在每个教学班的各个行政班(一般30人左右)里推荐确定一名责任心强学生代表,负责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课情况、纪律情况、发言情况等平时表现的记录,期末由老师根据两项记录综合得出每个学生的平时成绩。

(二)认真组织学生写好考查论文

期末论文满分为100分,占总评成绩的80%。论文题目由课题组集体命题。命题既着重考查学生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和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又注重考查学生在现实视角下对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又适当结合每个学期的形势政策变化拓展内容,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现实分析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剖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教师提前2-3周把集体拟好的4-5个论文题目和要求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同时,要求论文要有封面,写清题目、姓名、学院、专业、班级及学号;论文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字迹工整、逻辑严密;严禁剽窃、抄袭,如有雷同,以零分计;论文格式要规范,要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不低于3个);论文必须用学校统一制定的作业专用纸,必须手写,不得打印;字数不低于3000字等等。论文上交后,教师将以此标准进行批改。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平时成绩与论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注重实效的教学理念,真正地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关注政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有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平时不学习、考前熬通宵以及打小抄等作弊现象,有利于学生多视角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沙健孙.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12-15.

[2]张玉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多媒体教学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6):145-148.

[3]李松林.“纲要”、“概论”两门课交叉内容的讲授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7):145-148.

[4]娜芹,萨如拉.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定位及其基本功能[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7,(3).

[5]沙健孙,马敏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G642.4

A

1673-2219(2014)06-0095-04

2014-03-21

丁泽勤(1962-),女,河南邓州人,河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校:张京华)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历史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新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