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客家武术“连城拳”的发展分析

2014-01-24李志军张赐东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连城县连城习练

李志军 张赐东

(龙岩学院 体育系,福建 龙岩 364000)

客家武术“连城拳”的发展分析

李志军1张赐东2

(龙岩学院 体育系,福建 龙岩 364000)

“连城拳”是孕育于我国客家地区拳种,是传统武术的奇葩。文章运用文献法、调查法对连城地区“连城拳”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连城地区“连城拳”呈波浪式发展状况;2000年以前习练人群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状况,中年习练者居多,2000年以后中年习练者急剧下降,女性学员参与练习。“连城拳”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城镇化进程促使传承者流失;传承方式单一落后;理论支撑体系不完善;动作内容单调,缺乏观赏性;文化生态环境改变,缺乏保护自觉性;保护措施未形成长效机制。为“连城拳”的传承和发扬,促进“连城拳”的发展,提出了政府主导、扩大宣传、与教育和旅游及文化相结合等解决措施。

客家武术;连城拳;旅游文化

“连城拳” 是全国知名拳种、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连城拳”孕育于民间的原生态文化与社会环境,依存于民俗节庆之中,并伴随其延续和发展。在经济文化大交融的社会中,各种外来文化不断地渗入到传统文化中来,年轻人逐渐的放弃传统体育文化,把目光朝向了外面的世界,对乡土传统体育活动缺乏积极性,导致“连城拳”代际间的传承经受着严峻考验。因此,以连城地区“连城拳”的发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检索和查阅收集、整理有关“连城拳”的书籍和连城县文体局的相关资料,及对“黄家拳”第三十四代传人黄林和现“巫家拳”传人巫建峰等人进行访谈,并对“连城拳”发源地连城县隔田村和洋地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长期习练人数、年龄结构及男女分布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特别针对连城地区“连城拳”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促进“连城拳”的传承与发展,提高“连城拳”的文化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连城拳”发展概况

“连城拳”又称“连城独门拳”或“连城少林拳”是流行于闽西和周边客家地区以及湖南、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客家拳种之一;也是福建八大拳种之一,已被录入福建省体委编写的《拳械录》中。“连城拳”是以福建连城县的地方名来命名的。闽西民谚云:“写不过上杭,打不过连城”,连城县历来盛行习武之风,2001年8月,连城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第三批“全国武术之乡”的光荣称号。“连城拳”分“黄家拳”和“巫家拳”两种,内容丰富,系统完整,有拳术、器械、对练等几十个套路,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连城县县志记载:宋端拱二年(989),“黄家拳”系连城县隔田村黄姓第三代九四郎借送县官荣归河南之机,到河南登封少室山(即现嵩山少林寺)随蔡、董、孙三僧习少林拳法数年,后返家乡教习族人,得以世代相传。到了清顺治年间,隔田拳师黄思焕经商浙东,结识宗人黄百家及其师王征南并成为莫逆之交,切磋拳技,交游甚密。黄思焕得黄百家、王征南的多年悉心指教,融两家精华于一炉,穷毕生之精力创造出别具一格的“连城拳”。清中叶,黄观桀又对连城拳做出了重大的改革,他首先设立了“兴武社”,规定每年正月二十日为“天川胜会”,为一年一度的连城拳检阅日,凡练武者均可自愿上台打擂比武[1]P130-132。“巫家拳”系连城县姑田镇洋地村巫必达所创。巫必达自幼习武,精得少林武术,青年时期的他拜师访友,将福建少林拳多种攻防刚劲手法与内家拳的藏精、蓄气、培神之固本强骨法紧密结合,创编出“洋地巫家拳”。自此,“连城拳”不断完善和发展,并且人才辈出[2]P292-293。

“连城拳”传世有拳术、器械、对练等几十个套路,所使用的器械包括棍、叉、钩、双刀、长柄大刀、双钧、短戟、铁尺、山字耙等。“连城拳”尤以“拳”最具代表性,其拳术主要特点是:架势适中、以中下盘为主,动作多侧身而立,身灵步健,运手莫,防守严密,前后兼顾,瞄守两侧,进退有法,拳势猛烈,擅于短打,讲究吞吐浮沉。门户紧气势凶,守吞三分,进吐三尺,进如猛虎出山,退似猫儿戏鼠,子午中正,步隐腿快,肩灵拳活,腰拧劲发,肘手连攻,有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兼南北两家之长[3]P65-67。据《连城县志》载,仅明、清两代连城县就有144人考取武举人,8人考取武进士,其尚武之风由此可见一斑[4]P83-84。近几年来,连城少体校开办了以“连城拳”为教学内容的武术训练班,由“连城拳”之一的“黄家拳”第三十四代传人黄林义务做武术教练,但学员甚少,在武术班中除了一些男学员外,也有少数女学员。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以龙岩市连城地区客家武术“连城拳”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并以习练“连城拳”老拳师、练习者及连城县文化与体育局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

研究方法:主要运用文献法、实地考察和访谈法进行。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站、百度等途径收集有关“连城拳”的视频及相关文献资料。其次运用访谈法对“黄家拳”第三十四代传人黄林和现“巫家拳”传人巫建峰等人针对连城拳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等内容进行访谈,与此同时运用实地调查法对“连城拳”的发源地连城县隔田村和洋地村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对习练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本研究了坚实的理论奠定基础。

三 “连城拳”发展情况与制约因素

(一)“连城拳”发展情况

通过“连城拳” 60多年来参与人数、年龄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查,数据统计结果见表1。

表1.解放后至今连城地区“连城拳”发展状况一览表 单位:人

由表 1可以看出“连城拳”发展变化特点:(1)新中国成立至2012年连城地区“连城拳”呈波浪式发展状况。(2)从各阶段的年龄结构看,2000年以前习练人群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状况,中年习练者居多,进入新世纪中年习练者急剧下降。(3)从性别分布看,2001年开始有女性学员参与练习。现场调查还发现令人堪忧的现象:(1)中年人练习者少, “连城拳”代际间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断层。(2)乡村练习人数少,可能导致“连城拳”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丧失。

(二)“连城拳”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1.城镇化进程促使传承者流失。“连城拳”是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属于地域文化、乡土文化。“连城拳”依存于民俗节庆之中,根系于乡土环境之中,作为地域性乡土文化的载体,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断裂,城镇化不仅带来农民身份的改变,也切断了他们和乡土文化的联系。从“连城拳”现状调查的结果来看:首先,在连城县城如今单纯练拳的人很少,年轻人不愿意学,都喜欢走出去,紧跟时代的经济浪潮,目前仅有27名年轻在校学生以培训班的形式学练,还未形成长期习练的习惯,属于不固定传承者群体,在乡间的 17名年轻人是“连城拳”的稳定学练者、传承者,虽然也是在校学生,但其学练的时间、形式是固定的。其次是传授者和组织者年龄老化不愿意进城,致使“连城拳”的传承范围受到限制,只能在年轻人较少的乡间进行局限性的传授,“连城拳”不能在年轻一辈普及,使其传承出现了断层现象。因此,城镇化进程是促使传承者大量流失、代际间传承出现断裂的最直接原因。城镇化以来“连城拳”一直处于缺乏广泛的群众参与和人才支撑的生存状态,“连城拳”的学练群体出现严重萎缩的趋势,使其有濒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只有维护文化根基的牢固性,保存连城地区民俗节令的文化氛围,才能确保“连城拳”的可持续发展。

2.传承方式单一落后。连城“隔田黄家拳”和“洋地巫家拳”都是以姓氏来命名,这和客家文化是分不开的。客家人传统的宗族观念体现在客家民系强化宗族制度,实行宗族管理,客家人喜好聚族而居,客家先民对武术传授戒律也是遵从所谓的“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外姓人不传”的传播理念[5]。首先,自古以来“连城拳”严格保密,从不外传。在长期封建思想的禁锢下,“连城拳”的传承一直沿袭这一祖训:传男不传女,而且只传给长房长孙。连城拳受“拳不妄传”、“传子不传女”、“传拳不传谱” 等戒律影响,以及受到文化素养和保守意识的局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使得“连城拳”的传播范围有限。其次,“连城拳”是以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的传授方式为主,传承方式单一固定。这种传承方式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弱,影响力度小,社会覆盖面狭小,不利于大范围的传承和推广。“连城拳”已经习惯了家族式的口传身授,思维意识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未能融入更多其它优秀元素,缺乏包容性,处于自我发展、自我改良的封闭状态,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化、城镇化进程,这种单一的传承方式和祖训,成了“连城拳”传承发展的绊脚石,随着不可控因素和价值观的转变,这种传承机制随时可能中断。

3.理论支撑体系不完善。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术活动受到限制。“连城南田黄家拳”的拳谱被作为“四旧”,遭红卫兵焚销,世代相传的武术典籍《南田武谱》也遗失。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关于挖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龙岩市体委和连城县体委非常重视,经过数年的努力,于1985年挖掘整理出连城南田黄家拳的部分拳谱,被录入福建省体委编写的《拳械录》中,但仍然还有部分“连城拳”的拳术和器械的套路没有能整理出来,部分已可能失传。“巫家拳”拳种拳械套路虽已由湖南省体委整理成《连城巫家拳》一书,但仍不完整。在连城地区的“巫家拳”也同样存在部分拳种遗失的现象。

各种武术流派,其套路和练功方法大都有图谱记载,其中对动作名称、动作方法和要求都有简洁明了的表述。借助图谱,在师傅的指导下,习练者就能比较容易地达到相应的练习目标。但“连城拳”的拳谱记载却不是这样,在书籍中没有武术图解和文字表述,也没有解析,只有动作名称,如“黑虎掏心、蛤蟆觅水”等抽象术语,对于非练习者或外行来说根本看不明白,更不知如何习练。“连城拳”的传授只能依赖传授者的言传身教才能学会,其拳谱记载只能起到学会后防止遗忘的作用。在隔田村实地访谈时了解到有一本后人抄写的拳谱,保存完好,经过对持有人的访谈,证实了拳谱的防止遗忘的作用。

4.动作内容单调,缺乏观赏性。“连城拳”是客家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从其攻防性质分析,它主防守、以静制动;从其动作特点分析,它以短打为主,斜身(侧身)的动作运用较多,充分的体现了其身灵步活的特点。如其拳诀要求的“进退如风、来去无影”、“守吞三分、进退三尺”、“起脚不过腰”。以拳术套路为例,其主要手型包括拳、掌、虎爪,步型主要以弓步、马步、虚步等为主,手法运用丰富,腿法运用较少,具有明显的地域南拳特征,动作内容以传统的技击动作为主,动作表现大方、明快,动作要求刚劲有力,注重实战性。相对于趋向虚华的多数表演性套路,“连城拳”的单势和套势就显得单一。就其练法而言,“连城拳”不华丽,也不复杂,没有玄妙莫测的招式,没有新兴的步法和定势,如:弓马步型转换、肘法、腿法、腾空跳跃动作等,技术动作内容缺乏时代的新颖性和观赏性。就其实用性而言,“连城拳”十分强调其使用价值,要求习练者掌握和强化其实战技击能力。但文明社会已经不需要人以拳脚来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连城拳”的技击实用价值的生存空间已经很小。

5.文化生态环境改变,缺乏保护自觉性。随着社会文化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交融、交流碰撞,各种主流媒体,比如电视、网络等,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由于各种主流媒体的普及,挤压了“连城拳”这一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的空间,使得很多年轻人在这种主流媒体的侵蚀下,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上网游戏等业余文化生活中,不自觉地抛弃了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而追求现代文化。近年来,在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强势冲击下,外来文化不断地渗入到我们的传统体育文化中来,如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瑜伽等,近年来在全国风靡流行,逐渐成为人们所热衷的运动项目。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不断被蚕食和同化,生存空间正不断萎缩,其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现代年轻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价值缺乏认识,没有意识到传统体育文化的流失,更没有主动传承和保护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使其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文化自觉性的不够导致了“连城拳”的传承和发展困难重重。目前连城地区城镇化进程迅速,农村青壮年人口向城镇流动严重,且年轻人大多受到散打、拳击、跆拳道等搏击性体育运动项目的影响,许多年轻人选择了现代体育项目作为健身、娱乐的方式,对乡土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缺少认知度,没有参与的积极性,缺乏自觉性的保护意识,形成了练习“连城拳”的主体是中、老年人,年轻人的比例甚少的局面,导致“连城拳”的传承受到冲击和影响。

6.保护措施未形成长效机制。近几年连城地区加大了对“连城拳”的经费投入,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传统武术比赛,但投入的工作经费和所做的推广宣传效果都极其有限。连城地区“连城拳”虽然内容丰富,但是当地很多人不知道“连城拳”的招式,也不知“连城拳”包括哪些项目内容,更谈不上对“连城拳”的传承与保护了。在对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访谈中了解到,虽然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连城拳”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重视力度不够,没能充分利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进行广泛的对外宣传与推广。相关部门目前尚未出台有关“连城拳”保护的实施意见,也没有组建专门的工作团队再次进行更细致的挖掘、整理、完善工作,未对“连城拳”进行申请抢救武术拳种以及建立民间文化艺术的专项资金,对传授人和继承人没有进行专项补贴政策和未建立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管理和保护等制度的长效机制。“连城拳”缺乏有力的保护措施,得不到有力地传承、传播和发展,失去了应有的发展空间和平台。

四 “连城拳”发展制约因素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连城拳”的传承机制

传承机制的不完善是“连城拳”发展的桎梏。保护与传承“连城拳”的主要途径是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承机制。对于“连城拳”言传身教的古老传承方式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改革;请掌握拳法的传承人进行全面细致的演示和讲解,形成图书、影像资料等全面保存;结合连城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根据“连城拳”的动作特点创编一至两套简单易行且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拳操或套路,使“连城拳”走入校园;相关部门应合理制定传承人的管理办法,对拳法传人的选定要提供参考意见,保证传承,并发扬光大;政府部门应建立“连城拳”传承的专项资金,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和奖励办法对传承人进行保护,积极组织连城地区各级“连城拳”交流活动和比赛,建立起保护与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

(二)制定多角度的保护措施

加大对“连城拳”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力度,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单元机制,加强人才培养。要落实财政专项保护资金,明确宣传部门建立专门工作队伍,建立完善“连城拳”保护的政策、制度,对“连城拳”进行深入挖掘和及时抢救;大力支持“连城拳”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扩大“连城拳”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开展有关“连城拳”文化遗产的挖掘、普查与整理工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进行大力宣传,包括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使广大民众了解“连城拳”现存的状况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增强“连城拳”的保护意识;使具有地方特色的“连城拳”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项目,进一步达到传承“连城拳”文化的目的;建立体育与旅游相结合的市场运作机制来实现“连城拳”旅游开发的有序进行,将“连城拳”运用到文化交流与旅游文化建设中,积极创新与“连城拳”相关的旅游节目、旅游路线,如与连城冠豸山、培田古民居村落相结合,使其成为地方旅游的品牌特色。激励性地将地方文化庆典与“连城拳”相结合,拓展“连城拳”的市场需求空间。

(三)定期举办各级“连城拳”的交流活动和武术比赛

任何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进行扬弃、改造和创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并给现实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动力。在继承性创新中为“连城拳”的发展注入活力。“连城拳”应该学习和借鉴我国发展较好的传统武术拳种的发展脉络,如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林武术节、泉州五祖拳国际交流赛等模式。以比赛的形式促进交流,并逐步形成以点带面的传承效果,完善“连城拳”的传承机制和扩大“连城拳”在海内外的影响力度。应该要保持“连城拳”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既保持其主体性,又使其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要求。多举办各级“连城拳”的武术比赛,能为“连城拳”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体育的传承必须要有所依托,举办相关赛事促进“连城拳”的技能朝着规范化和更高要求发展,通过比赛在对比中进步。同时可以邀请其他地区的武术队参与比赛,也积极参加其他地区的武术比赛,促进交流与合作,扩大影响力。

(四)与学校体育相结合,通过学校教育加强传承

学校教育是人类的文化与文明传递过程的最优化形势之一,加强学校体育中的传统体育教育,应充分结合连城地区的武术特点,把“连城拳”融入到学校教学中。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将“连城拳”纳入学校体育教材中,并按照现代学校体育教学要求进行推广。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连城拳”,具有较广的社会覆盖面和较强的稳定性,强化了“连城拳”的基础性教育。这一传承方式为培养“连城拳”传统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和骨干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连城拳”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门制定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并重的普及教育目标,循序渐进的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的“连城拳”融入到连城地区的中小学以及市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中,结合文化熏陶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并进行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和量化分析。此举措对避免“连城拳”发展结构不合理及传承起着重要作用,既解决了技术断层和流失的危机,又可以为连城地区“连城拳”发展储备技术人才。

传承和发展“连城拳”是引领“连城拳”朝着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必要手段。“连城拳”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客家武术的精华,但受城镇化进程加速、传承方式单一、理论支撑体系不完善、自身动作内容单调、文化生态环境改变以及保护措施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习练群体减少、传承人出现断层的发展困境,迫使“连城拳”出现传承人萎缩与濒临失传的危险。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 “连城拳” 的发展,建立健全“连城拳”的传承机制,积极引导和扶持传统武术的开展,使“连城拳”成为连城地区的品牌项目,通过定期举办各级“连城拳”的交流活动和武术比赛的方式,促进交流与合作,扩大“连城拳”的影响力;加强与学校体育相结合,把“连城拳”融入到学校教学中,提高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性,以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要求,加快“连城拳”的传承和发展。使之促进“连城拳”的发展。

[1]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习云太.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

[3]林建华.八闽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陈金芳,李风贵,江东.连城县志[M].北京: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5.

[5]曾恒辉.客家武术传播与发展刍议[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3):113-115.

G85

A

1673-2219(2014)06-0091-04

2013-11-12

李志军(1970-),男,辽宁盘锦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学与训练。

(责任编校:王晚霞)

猜你喜欢

连城县连城习练
把方向、厘脉络、精习练
——高三复习备考策略
连城拳 传习千年 远播海外
连城县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连城县天然阔叶树林分生长分析与评价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连城县计生协会发放助学金
闽西连城县的牛肉菜肴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习练八段锦对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和猫狗一起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