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艾制作、运用和临床应用举隅
2014-01-24嘉士健
嘉士健 陈 娟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610500)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益气固脱、防病保健作用,对多种虚证、寒证、痰证、瘀证有很好的作用[1]。艾灸的类型根据使用的原料不同有清艾条灸、药艾条灸、红外热敏灸:根据艾灸的剂型有艾条灸、麦粒灸、薄棉灸;根据艾灸手法有回旋灸、雀啄灸、混合灸、急灸、缓灸;根据隔物不同有隔物灸、直接灸,其中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附子饼灸、隔盐灸等。另外还有化脓(瘢痕)灸与非化脓(非瘢痕)灸。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麝艾灸对久病、顽症、部分急症效果明显,应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现将麝艾制作方法以及临床运用阐述如下。
麝艾制作
麝艾需要的原料有艾绒和麝香、棉纸,其原料的要求较一般灸品的质量要求高。
1.艾绒的制备:配麝艾所需要的艾绒品质要求较高,其质地柔软、黏附性好、色泽纯,或灰带黄。其来源有以下三方面:
(1)艾条:市面上的艾条一般是清艾或一般的药艾,配制麝艾时,可取这些艾条、剥离棉纸皮取其艾绒,撵散,平铺在一张大纸上,用镊子或手仔细拣出艾梗或其他药梗,理出细小的药渣、滤除灰尘或不需要的药尘,再用医用纱布包裹起来,用双手搓揉、挤压、研磨,使剩下的艾绒尽量柔软、相互之间的黏附性强。
自制:购买新鲜陈艾,选用那些艾叶肥厚,色泽纯正的陈艾,取其艾叶、艾尖,在阳光下晒干、晒脆,再用医用纱布包裹起来,用双手搓揉、挤压、研磨后再铺开,平摊,用镊子或手仔细拣出艾梗、艾茎以及粗糙纤维,滤除灰尘或不需要的艾杂质,再用医用纱布包裹起来,用双手搓揉、挤压、研磨,如此反复几次,剩下的就是比较精制的柔软、黏附性强的艾绒。
市场购买精品艾绒:现在市场上有精品艾绒,这类艾绒品质好,色泽纯,很适合做麝艾的原材料,可在市场直接购买,储藏备用。
2.麝香的选购:麝香又叫遗香、脐香、心结香、当门子、寸香、香脐子、元寸等,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是珍贵的中药材。《本草纲目》载:“麝之香气远射,故谓之麝。”商品分毛壳麝香和散香。为鹿科动物林麝、马麝雄性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捕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临床有原生态天然麝香和人工加工麝香,原生态天然麝香即直接从家麝香囊中取出麝香,除去杂质,香味明显,色泽黑黄或棕褐色或黑褐色粉末,药用价值高,临床效果最好,但已少见,且价格昂贵;现市场一般为人工加工麝香。但这类麝香也是有区别的。临床尽量选用质地松、脆、干、散、酥,味香无异味,色泽纯正。临床通过鼻嗅、口尝、手捏、火烧给予检验。
3.棉纸的选购:市场有售,选用干、软、松、柔,厚薄适度,有一定韧性的即可。主要用于药线和烟卷灸的外包材料。
4.麝艾制作:用精制或精品艾绒与麝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根据不同的需要做成不同的剂型,密封贮藏使用。具体方法:①酒醉艾绒:将精制或精品艾绒均匀薄薄地平铺于玻璃或油纱布上,将米酒或黄酒或酒精用喷壶喷散于艾绒上,3~5min后抟弄用手挤压搓揉,再展开均匀薄薄地平铺于玻璃或油纱布上。将上述程序反复3~5次后成酒醉艾绒,装于棕色瓶子或5层塑料袋中裹紧,闷7~10d后备用。②添加麝香:取200g的已闷贮好的酒醉艾绒,平铺于玻璃或油纱布上,再取已准备好的1g松、脆、干、散的麝香仁,均匀的撒在铺好的酒醉艾绒上,慢慢裹起,抟成一团,继而双手挤压搓揉,反复10~20次,尽量使麝香仁充分与酒醉艾绒接触、融合。再用棕色瓶子或适当的瓷器罐中或5层塑料袋中闷贮待用。③麝艾成型:麝艾绒制成后,根据治病和疾病本身的需要可以制成不同剂型的麝艾,如麦粒灸用的麝艾炷、麝艾饼,用于点灸的麝艾细条、麝艾烟卷等。麝艾细条、麝艾烟卷要用棉纸裹紧,不能太松软。成型后的麝艾,再选用不同的适宜的贮藏罐或贮藏器或塑料包裹,以备使用。
贮藏保管
不管是干后的麝香、酒醉的艾绒、成品的麝艾绒、成型的麝艾都需密闭保存,防止受潮发霉、防蛀防碎防走效。并放置于避光干燥处保存备用。一般干后的麝香、酒醉艾绒、成品麝艾绒均需放入瓷瓶或深色或棕色密闭的玻璃瓶中保存,并用蜡烛熔化后封口至不能轻易闻到气味,密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防止发散“走效”。有条件的在封闭后再放入冰箱保存。成型的麝艾,根据剂型的不同选用棕色紧口小瓶子或适当的瓷器罐或5层塑料口袋裹紧,可随时取用,但用后还需密封保存。特别是每次用后都要注意封口。另外,麝香禁与冰片、薄荷脑等芳香类药物放在一起,容易“走效”。忌火烤日晒,以防变色和失去香气,影响质量。
麝艾运用
麝香辛香行散,有良好的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作用,内服,外用均有良效。与精品艾绒配伍制成的麝艾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益气固脱、防病保健等多种作用。对一些顽症有很好的效果。如用来治疗小儿癫痫[2],治疗增生性骨关节炎[3]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与其他治疗方法一样也需要掌握其适应证及操作方法。
1.运用前辅助工具的准备:在施用麝艾灸前,需要准备小镊子;线香;烟灰缸;酒精灯或蜡烛;消毒棉签或棉球;防烫伤药水;凡士林或石蜡液。
2.麝艾运用适应证:主要适用于多种虚证、寒证、痰证、瘀证。如风湿性关节炎、肾虚腰痛、顽固性面瘫、慢性肠炎、遗尿、神经性头痛等。
3.具体操作方法:根据治疗需要选用不同剂型的麝艾。
(1)麦粒灸:其操作方法为先在穴位皮肤上标记,涂凡士林,安放麦粒大的麝艾绒艾炷,线香点火,灸3~7壮,灸后不用膏药贴敷。灼痛时可在穴位周围轻轻拍打减轻疼痛。麦粒灸因艾炷小,灼痛时间短,患者容易接受。常用于气血虚弱、眩晕等病症。
(2)麝艾饼灸:一般用于瘢痕灸(化脓灸),其操作方法为先在穴位皮肤上标记,涂凡士林,安放已制成的麝艾饼,线香点火,灸的壮数以所灸部位发红起疱为度,在操作过程中灼痛时可在穴位周围轻轻拍打减轻疼痛。对惧痛患者,可先在穴区注入2%普鲁卡因注射液1ml作局部麻醉后再施灸。在灸穴上用淡膏药或根据灸口大小剪一块胶布,贴敷封口,淡膏药亦称灸疮膏药。护封的目的是防止衣服摩擦灸疮,并促使其溃烂化脓。化脓后,每日换1次膏药或胶布。脓水多时可每日2次。约经1~2周,脓水渐少,最后结痂,脱落后留有瘢痕。此法现在一般患者不易接受。现在一般灸的壮数以所灸部位发红不起疱为度,此法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对治病防病保健均有很好效果。可用于预防及治疗抵抗力低下易感冒患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预防中风、慢性结肠炎等。
(3)麝艾线条灸:应用时,根据病情,令患者坐位或卧位,让患处充分暴露所选定的穴区或病灶部位,严格消毒后,医者右手持药线,将一端在乙醇灯上点燃,对准穴区快速点灸,如雀啄食,一触即起,此为1壮,或以火灭为一壮。每穴3~5壮。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个疗程。此法可用于一些顽固性头痛、顽固性面瘫、顽固性呃逆等。
(4)麝艾烟卷灸:一般用悬起灸,将麝艾制成烟卷样,艾卷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而不使艾卷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包括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是将点燃艾卷相对固定在距穴位1.5cm左右的高度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处灸3~5 min,至皮肤稍红晕为度。回旋灸又称熨热灸。将点燃的艾卷接近灸的部位平衡往复回旋熏灸(距皮肤约1~3cm),一般可灸20~30min。雀啄灸是艾卷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一般约灸5 min。此法可用于一些顽固性头痛、顽固性面瘫、腹痛、痛经等。
4.注意事项:①术者要定神定志,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意外发生,影响效果。对于养生保健灸、慢性疾病则要长期坚持,定时治疗。②要注意患者选择舒适、自然的体位、选穴要准确,根据治疗的需要选用不同剂型的麝艾。③注意火的熄灭,防止意外。④要注意保暖和防暑,注意室内及时换取新鲜空气。⑤要掌握施灸的程序。根据选穴的情况,按序而来。⑥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⑦施灸剂量要循序渐进,先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⑧注意麝艾抟紧,不能松散,特别是麦粒灸、药饼灸。⑨注意灸疮的护理。⑩注意掌握麝艾的适应证和禁忌症。特别是孕妇。○1假如有意外烫伤,可立即用准备好的防烫伤药水外涂即可,禁搓揉。○12每次使用后要注意密闭药品,以防“走效”。
5.麝艾运用特点:麝艾具有细小、多形、位准、深透、效高的特点。具体为:①定位准确:麝艾根据治疗需要,改变不同的施灸剂型,其剂型小,如麦粒灸、线条灸,所灸部位准确,针对性强。②渗透力强:麝艾走窜,芳香力强,热力集中,其渗透力强[4],对机体的有效刺激量更佳。③灸疗效率高:由于治疗定位准确,药力渗透力强、集中,有效刺激量大[5],针对性强。临床能收到很好疗效,灸疗效率高。④易于对不易施灸的地方施术:因其具有小、细、巧的特点,对不易施灸的地方如四肢指缝、毛发多的组织等,同样可以准确施术。如黄氏[6]用于头痛的直接点灸。
临床运用举隅
许多医家运用麝艾对一些顽疾做了些探讨,如治疗癌症腹水[7]。笔者根据二十多年的临床使用和观察认为,麝艾对久病、顽症、部分急症效果明显。现举典型病例如下:
1.顽固性面瘫案:患者,男,49岁,2012年2月10日就诊。面瘫,曾在院外接受过针刺、艾灸、膏药、穴位注射、口服中西药、汤药,至今已经3个月零7天。经过3个月治疗,无明显效果。今日到我科就诊。查体:左侧雏眉不能,眨眼频率不一致,左脸发紧,鼓腮、视齿试验阳性。左表情呆板。EMG显示面神经额支损伤68%,上颌支59%,House-Brackmann分级达4级。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细涩。患者病程已3个月,根据上症辨证为气虚血瘀、经络阻滞。治宜补气温阳、祛瘀通络。因患者接受针刺、药物已3个月,对针刺和药物非常反感和畏惧。于是安排麝艾灸。取穴:头面、腹部、四肢穴。头面部取左阳白、头维、太阳、丝竹空、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牵正、人中、承浆;躯干部:中脘、神阙、关元、气海、脾俞、胃腧、膈腧、肾俞;四肢:合谷、血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等。上述穴位灵活交替使用。头面部用麝艾药线灸与麝艾烟卷灸相结合,躯干四肢用麦粒灸与麝艾药饼相结合,交替使用。半月后,患者精神状态、雏眉、鼓腮明显好转。继续治疗半月后,除面部偶尔有点僵硬的不适外,基本痊愈,结束治疗。
2.痛经案:患者,女,27岁,已婚,2013年6月5日来我科就诊。自诉平素月经会小腹疼痛,但痛能忍受,现正值经期,因天太热,连吃了两个冰糕,半小时后腹痛难忍,辗转坐卧不能,压腹弓腰,不能自已。给予针灸治疗。查体:面白声嘶,痛苦面容,腹部柔软喜压,舌淡苔白,脉细涩。综合病史及临床资料,考虑系患者嗜食冷饮,又正值经期,致寒凝血瘀而致痛。治宜温经散寒,祛瘀止痛。采用针刺结合麝艾灸。患者平卧,取穴血海、漏谷、地机、三阴交针刺,其中血海补法,漏谷、地机施用泻法,三阴交平补平泻后,在漏谷、地机的针柄上套上麝艾麦粒灸5壮;又取小腹部的关元、双侧子宫穴麝艾饼灸5壮,再取神阙穴用麝艾烟卷灸10 min。然后患者俯卧位,取穴双侧次髎穴,施用麝艾饼灸各3壮。这时,患者面色红润,表情自然,腹痛已消。嘱明日再来麝艾灸一次。
3.小儿慢性腹泻案例:患者,男,6岁。2011年8月12日就诊。述小孩2个月前因饮食不慎,致当日腹痛爆泻,在附近医院以“急性肠炎”给予消炎补液治疗(具体药物不详)。3d后腹泻明显好转,继续口服抗生素治疗1周,但大便还是溏泻,日3~4次。以后多次到当地医院给予口服西药消炎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病情反复2月余,父母很是焦急。现患儿大便稀溏无异嗅味,少食懒言,神疲乏力,面黄消瘦,腹部喜按喜热。考虑患儿的治疗病史,长期给予消炎治疗,造成患儿肠道菌群失调,不能正常消化。中医认为是由于过度清热,阳气损伤过度,造成胃肠之阳不能正常温熏腐熟食物和正常关合而成本病。治宜温脾肾之阳,宜用外治法。嘱患儿父亲停止给患儿服用抗生素。在神阙穴给予麝艾隔盐灸5壮,另选天枢、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悬灸各3~5min。处置后,患儿明显感觉肚腹温暖,很是舒服,精神明显好转。为了以后的治疗,把这些穴位给予指示标明,教会其父亲具体操作方法,给了适量的麝艾绒,嘱咐每晚给予患儿麝艾灸上述穴位。1个星期后,其父欣然告诉我,该患儿按上方灸治5d后大便完全恢复正常,已恢复原有的活力。
上述几个案例,只是多年麝艾灸治疗效案的点滴。只要诊断准确,选择适当,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罗荣,金荣疆,韩哲林,等.黄迪君教授麦粒灸的制作、操作及临床运用[J].中国针灸,2005,12:865-866.
[2]刁本恕.麝艾药棒节律灸治疗小儿癫痫[J].江苏中医药,2007,9:6.
[3]孟宪锋,李文生.麝艾温针治疗增生性骨关节炎[J].中国民间疗法,2000,3:9-10.
[4]马勇,杜守颖,黎迎,等.醒脑静固体制剂中挥发性成分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4:7-11.
[5]杜守颖,张倩怡,陆洋,等.醒脑静中各味药物及全方对栀子提取物肠吸收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0,3:297-300.
[6]黄映君,余波,刁本恕.直接点灸治疗头痛的临床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52-53.
[7]何晓.药敷艾灸神阙穴治疗癌性腹水[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5:609-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