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甘草药对配伍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2014-12-01赵小艳朱广伟
赵小艳 朱广伟
(1.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太原030031 2.北京中医药大学)
桔梗汤由桔梗和甘草两味药组成,最早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后世名甘桔汤,为治疗咽喉痛的基本方,治疗咽喉痛诸方大多由此方加味而成。药理研究表明桔梗汤的宣肺止咳、利咽解毒、祛痰排脓之功与抗炎、祛痰等作用有关,桔梗汤中的桔梗皂苷和甘草皂苷有显著的抗炎、祛痰功效[1~5]。
本文以传统经方桔梗汤为研究对象,以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桔梗汤(桔梗20g,甘草12g)和《金匮要略方论》桔梗汤(桔梗30g,甘草60g)为对照研究载体,研究其抗炎和祛痰、镇咳作用,对比分析配伍比例对中药药效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为中药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材料
1.药材与试剂:桔梗和甘草购自河北省安国药材市场,经鉴定分别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枸橼酸喷托维林片(国药集团容生制药,国药准字H41022458),地塞米松片(天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686)。
2.仪器:电子天平(北京医药天平厂,仪器编号:JM3552),超生雾化引咳装置(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3.动物:SD大鼠(体质量180~200g),昆明种小鼠(体质量18~22g),SD大鼠(体质量180~220g)由山西省中医药研究所提供,合格证号:晋字第A00-002。
方法与结果
1.桔梗汤水煎液的制备:按照经方配伍称取药对,分别为桔梗汤Ⅰ[桔梗∶甘草(20g∶12g];桔梗汤Ⅱ[桔梗∶甘草(30g∶60g]。将各药对置于烧瓶中,加300mL水,浸泡30min,再煮沸30min,将煎煮液过滤,残渣再加300mL水煎煮30min,合并煎煮液,浓缩成150mL溶液,静置20min,过滤,即得桔梗汤溶液,备用。
2.桔梗汤抗炎作用研究:①药理实验方法的选择: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实验。②建立模型、分组及给药方法:取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地塞米松组、桔梗汤Ⅰ(小、中、大剂量)组及桔梗汤Ⅱ(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15mg/kg,给药组予桔梗汤水煎液100mg/kg、150mg/kg、200mg/kg,空白组予蒸馏水,连续5d。③指标测定:末次给药1h后,取大鼠右后脚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0.1mL致炎。分别于注射后1、2、3、4h测量踝关节以下容积,结果见表1。
表1 桔梗汤对大鼠角叉菜胶致炎后足肿胀的影响(±s)
表1 桔梗汤对大鼠角叉菜胶致炎后足肿胀的影响(±s)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
结果分析:由表1看出桔梗汤各剂量组对大鼠足肿胀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大肿胀抑制增强。桔梗汤Ⅰ组的足肿胀度普遍小于桔梗汤Ⅱ组,表明桔梗汤Ⅰ的抗炎作用优于桔梗汤Ⅱ。
3.桔梗汤镇咳作用研究:①药理实验方法的选择:浓氨水喷雾法实验。② 取昆明种小鼠,18~22g,雌雄各半,参照文献[6~7]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枸橼酸喷托维林、桔梗汤Ⅰ(小、中、大剂量)组及桔梗汤Ⅱ(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实验前禁食10h,分别灌胃给药蒸馏水,枸橼酸喷托维林10mg/kg,桔梗汤水煎液100mg/kg、150mg/kg、200mg/kg,给药1h后,将小鼠放到玻璃罩中,使用超声雾化喷雾器进行25%浓氨水喷雾,5s后取出,记录小鼠从接受喷雾到开始出现咳嗽的潜伏期,以及3min内的咳嗽次数及咳嗽反射潜伏期,结果见表2。
表2 桔梗汤镇咳作用效果(±s)
表2 桔梗汤镇咳作用效果(±s)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
由表2可以看出,桔梗汤各剂量组对小鼠的咳嗽次数均有一定的降低作用,能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大剂量组的咳嗽次数少于小剂量组,且桔梗汤Ⅱ大剂量组的咳嗽次数显著少于桔梗汤其他剂量组,咳嗽潜伏期显著长于其他剂量组,说明桔梗汤Ⅱ的镇咳作用优于桔梗汤Ⅰ。
4.桔梗汤祛痰作用研究:①药理实验方法的选择:毛细管祛痰法。②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氯化铵组,桔梗汤Ⅰ(小、中、大剂量)组及桔梗汤Ⅱ(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药蒸馏水,氯化铵100mg/kg,桔梗汤溶液100mg/kg、150mg/kg、200mg/kg,连续3d。末次给药1h后乙醚麻醉大鼠,将其侧卧固定,支气管取痰,以毛细管吸取痰液的长度评价祛痰效果。记录2h大鼠痰液分泌量,结果见表3。
表3 桔梗汤祛痰作用效果(±s)
表3 桔梗汤祛痰作用效果(±s)
注: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
由表3可以看出,桔梗汤各剂量组均有痰液分泌,且分泌量显著高于空白组。随着剂量的增加,痰液分泌量也增多,桔梗汤Ⅱ组的痰液分泌量显著高于桔梗汤Ⅰ组,说明桔梗汤Ⅱ的祛痰作用优于桔梗汤Ⅰ。
由以上实验得知:桔梗汤Ⅱ、桔梗汤Ⅰ均有一定的抗炎、镇咳祛痰功用,桔梗汤Ⅰ 的抗炎作用强于桔梗汤Ⅱ,而桔梗汤Ⅱ的镇咳、祛痰作用强于桔梗汤Ⅰ。
讨论
中药复方由多种中药组成,每种中药的变化都会引起复方临床疗效的变化,如醋白芍∶炙甘草为12g∶12g,止痛;赤芍∶炙甘草为12g∶1g,治湿气腿脚赤肿疼痛;生白芍∶生甘草为12g∶8g,治消渴;赤芍∶生甘草为12g∶2g,治疗脚弱无力;生白芍∶生甘草为12g∶4g,治胃气痛;生白芍∶炙甘草12g∶1g,治湿热脚气。由于配伍组分、配伍比例的不同,导致了方中有效成分的溶出,因此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疗效。
桔梗汤为传统经方,最早见于《伤寒论》,主治风邪热毒客于少阴,上攻咽喉,咽痛喉痹,风热郁肺,致成肺痈,咳嗽,胸满振寒,咽干不渴,时出浊沫,气息腥臭,久则吐脓者。后世也有用者,如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桔梗(20g)、甘草(12g)治疗因炎症引起的咽痛。《金匮要略方论》桔梗(30g)、甘草(60g)用于镇咳、祛痰。两味经方药对相同,但功能不同,原因是配伍剂量有差异,导致有效成分的溶出不同,所以起到不同的临床疗效。有关桔梗汤抗炎、镇咳祛痰的药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李茯梅,曹清平,卢新华 .仲景“桔梗汤”的药理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3(3):46-47.
[2]宋杨,齐云,刘彬,等 .甘草桔梗皂苷对酪氨酸酶抑制的合并效应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4(1):8-9.
[3]金在久 .桔梗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2):605-607.
[4]何美莲,程小卫,陈家宽,等 .桔梗皂苷类成分及其质量分析[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6):457-460.
[5]郭丽,张村,李丽,等 .中药桔梗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3):181-185.
[6]李仪奎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2版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7]徐叔云,卞如濂,陈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59-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