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缓解期的中医治疗
2014-01-24詹俊杰郭碧玲
詹俊杰 洪 英 郭碧玲
(福建省泉州中医院,362000)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病,病情一般不是很严重,但是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家长和患儿的正常生活。正常小儿出生时从母体和母乳中带来一些免疫球蛋白,可以在小儿体内维持一定的时间,但随着月龄的增加,这些免疫球蛋白慢慢地减少,而小儿自身的免疫球蛋白又尚未完全生成。所以就出现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感冒。很多小儿都是6个月以后第一次出现发热等症状。到1岁以后感冒次数明显增多。特别是3岁左右的小儿,有的甚至每周感冒1次,严重地影响了小儿的身体健康,生活作息。此外小儿反复感冒,反复使用抗生素,也导致了临床中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耐药情况不断产生,同时加重了小儿抵抗力的下降。于是很多家长开始求助中医中药,想通过中医中药的调理来达到最大限度提高小儿抵抗力、减少小儿反复感冒次数的目的。
中医药在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方面还是有自己独到之处的。我们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主要在上呼吸道感染发作的缓解期治疗,也可以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同时治疗。总结如下,与同道分享。
辨证分型
1.肺气虚:症见面色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自汗怕冷,四肢不温,苔薄质淡,脉细无力。治法:补肺固卫。
方药:玉屏风散加味。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补土生金,防风走表而驱邪。汗多加五味子、煅牡蛎、麻黄根、浮小麦,敛汗固表;肢冷加桂枝、附子,温阳益气。
2.气阴两虚:症见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剧,时干咳,少痰,夜间咳剧,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舌绛红,苔薄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味。方中党参补气;麦冬滋阴;五味子敛阴。咳嗽可加枇杷叶、杏仁利肺止咳;咽干、大便干结可加阿胶、胡麻仁润肺养阴。
治法:补肾固本。
方药:金匮肾气丸。熟地黄滋阴补肾;山茱萸、山药补益肝脾精血;附子、桂枝温阳暖肾;茯苓、泽泻、牡丹皮调和肝脾。诸药共奏温补肾阳之效。
小结
《黄帝内经》云:“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缓解期的治疗,亦属中医未病学的潜病态。潜病态治疗符合“治未病”的治疗宗旨。《黄帝内经》又云:“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内必定阴阳失调,正气虚弱。故缓解期亦当予中药调理体内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以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倘若如此,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