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HIV/AIDS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2014-04-07蒋自强徐丽霞
张 雪 蒋自强 孙 燕 杨 萱 徐丽霞
(1.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450000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指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急性期疱疹消退后,疼痛仍然持续,并超过3个月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疼痛病理综合征。HIV感染人体后,CD4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导致各种感染和肿瘤发生率上升,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AIDS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可潜伏于感觉神经节并于短期内反复发作,临床上病人常表现为针刺样、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受累皮节会出现感觉下降和感觉过敏。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用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HIV/AIDS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应用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HIV/AIDS并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0例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住院患者,HIV/AIDS诊断经我院实验室确认,带状疱疹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排除严重进展性机会性感染病例。
其中63例有有偿献血史,32例有输血史,25例为性传播感染。在治疗过程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5岁;病 程3个 月~28个 月,平 均5.9个 月;T淋巴细胞计数(231±34)个/μl。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0岁,平均44岁;病程3个月~32个月,平均6.6个月T淋巴细胞计数(226±30)个/μl。
诊断标准:艾滋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艾滋病诊疗指南》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和schmader诊 断标准[2]。带状疱疹原发皮损消退后,只遗留轻微色素沉着,但其受累皮肤仍有持续性刀割样痛,且局部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20~75岁;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6分;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②严重进展性机会性感染;③其他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④精神心理疾患或不能配合治疗者。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维生素B1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20829)10mg/次,3次/d;甲钴胺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31110A)0.5mg/次,3次/d,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3092391NO.208)0.3g/次,3次/d,口服。
治疗组:西医治疗同对照组,并加用中药内服,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
两组治疗期间若疼痛剧烈,则加用曲马多缓释片(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100006),每次100mg,口服,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曲马多的总用量。两组疗程均为8周。
观察指标:①疼痛评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判定疼痛程度。0分代表不痛,10分代表能想象的最剧烈的疼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4、8周记录。并计算疼痛下降指数=(治疗前VAS记分-治疗后VAS记分)/治疗前VAS记分×100%。②生存质量(QOL)评分[4]:观察与疼痛治疗相关的食欲、精神、睡眠、情绪、交际、生活兴趣等6项指标,采用1~10分评估,1分为最差,10分为最好。③记录治疗过程中曲马多用量。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治愈:疼痛下降指数为100%;显效:疼痛下降指数>80%;有效:疼痛下降指数≥30%但<80%;有效:疼痛下降指数<30%;无效:疼痛无缓解。
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不同时点VAS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在第2、4、8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两组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
治疗后两组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治疗期间曲马多缓释片用量比较:治疗8周期间,对照组曲马多缓释片用量为(35.6±13.6)片/人,治疗组为(23.3±12.6)片/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讨论
H1V感染者/AIDS病人出现疱疹后神经痛的几率比较高。临床上病人常表现为3种类型的疼痛:持续而严重的疼痛或烧灼感;自发性的刺痛;由轻触或穿衣引起的表肤感觉过敏[6]。目前针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介入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等。但是这些并不一定都适用于HIV阳性病人,这类病人的治疗应在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但总体来讲,治疗效果不甚满意[7]。
中医认为,PHN为感染湿热毒邪,损伤阴血、经络失养,余邪未尽,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虽然疱疹消失,但阴血损伤,不能濡养筋脉,余邪瘀阻络脉的病机己经形成,不荣则痛,不通则痛[8]。因此治疗上应清利湿热,理气活血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熟地黄甘温味厚,长于滋养阴血。当归补血养肝,和血调经。白芍养血柔肝和营。川芎活血行气。配以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龙胆草、黄芩、栀子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车前子、木通、泽泻导湿热下行,使邪有出路,则湿热无留。为防苦寒之品伤阴,及肝胆之气被抑,加用生地黄养阴,柴胡疏畅肝胆,并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可缓苦寒之品伤胃,又可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泻中有补,降中寓升,祛邪不伤正,使火降热清,湿浊得消,又能散瘀滞,开郁结,从而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因此脉络得以新生,达到活络止痛的良效。
综上,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能快速减轻PHN疼痛症状,减少曲马多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赵辨 .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
[2]Schmaderk.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immunocompetent elderly people[J].Vaccine,1998,16:1768.
[3]赵英.疼痛的测量和评估方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6):2347.
[4]Jones P W,Quality of life measurement for patient with diseaseof air flow[J].thornx,1991,46(9):676.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6]刘薇,李树人.艾滋病人疼痛及其治疗特点[M].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9,9:116-119.
[7]李秋蕊.益气活血止痛方治疗中老年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L-2水平的影响[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8]张聪,王和生.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