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治疗脑水肿30例疗效观察

2014-04-07通讯作者李佩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4年12期
关键词:脑水肿达拉脑血管病

刘 艳 刘 辉 通讯作者:李佩芳

(1.安徽中医药大学2013级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合肥230038 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脑水肿是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主要标志,而自由基作为伴随脑损伤后产生的毒性物质之一,介导细胞凋亡的过程,促进脑水肿的形成。目前已证实依达拉奉作为一种强效的羟自由基清除剂,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减轻脑水肿。我科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脑血管病急性期引起的脑水肿,临床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中脑水肿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发病72h以内;年龄大于45岁,小于75岁;无严重肝、肾、心、肺等器官功能不全;既往无卒中史和神经功能缺损遗留;患者或家属愿意进入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深昏迷或脑疝形成者;最近1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研究者;存在沟通障碍或有精神异常者;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

病例来源及分组:选择2013年6月~2014年3月在安徽省针灸医院治疗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60例受试者按其入院的先后顺序被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两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脑血管病类型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将60例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的病例均给予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30min内滴完,2次/d。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

临床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2]。临床疗效按照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来确定。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以内;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显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总病例数×100%。

影像指标:根据治疗前头颅CT及治疗14d后复查的头颅CT,比较脑水肿程度变化情况。0级:无水肿病灶;1级:轻度阴影(点片状),脑沟消失;2级:中等度阴影,脑室受压;3级:高度阴影,中度移位。0~1级为轻度脑水肿,2级为中度脑水肿,3级为重度脑水肿。

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依达拉奉的不良反应。

1.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变化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比较(±s)

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值经统计学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两组治疗前后脑水肿程度变化的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脑水肿程度的比较(例)

治疗前两组各级脑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重度脑水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4.不良反应。未发现依达拉奉有明显肝、肾功能影响及致皮疹等表现。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后产生继发性脑损伤,脑循环障碍引起脑水肿,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理变化。脑出血后通过损伤区的炎症反应以及在破坏脑组织的低灌注或再灌注区通过启用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等反应系统可产生大量氧自由基[3];脑梗死急性期通过线粒体呼吸链损伤,花生四烯酸代谢、白细胞(呼吸爆发)等途径产生自由基[4]。这些自由基的产生引起脂质过氧化,使膜通透性增加,脑水肿形成,加重病情。

依达拉奉脂溶性高,易达到脑组织,对脑缺血具有强大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脑神经保护剂,可有效抑制脂质自由基的生成,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连锁反应和氧自由基介导的蛋白质、核酸不可逆的破坏作用,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脑水肿,保护脑组织免受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对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有抑制作用。

从本研究中观察得出:急性脑血管病变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清除氧自由基,治疗急性脑水肿的临床显效率为60.0%,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依达拉奉用于治疗脑水肿是可靠的,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3]尹泽黎,许宏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后脑水肿变化及清除自由基的临床观察[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3):313-315.

[4]谭诚,邓彦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4):5-8.

猜你喜欢

脑水肿达拉脑血管病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
脑出血后脑水肿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脑钠肽的动态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探讨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临床运用中药治疗脑血管病常见问题及对策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