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气滞型胃脘疼痛36例
2014-01-24曹大万
曹大万
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气滞型胃脘疼痛36例
曹大万
目的对于应用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气滞型胃脘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气滞型胃脘疼痛患者, 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6例采用复方陈香胃片治疗, 对照组34例采用常规的吗叮啉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3例, 显效19例, 有效12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0例, 有效12例, 无效12例, 无痊愈病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64.7%。从治疗结果可以看出,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气滞型胃脘疼痛, 疗效显著, 未发现有副作用, 值得在临床中对其推广应用。
复方陈香胃片;吗叮啉;气滞型胃脘疼痛;疗效分析
胃脘疼痛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中医病因常见于肝气犯胃、忧思恼怒, 气郁伤肝, 肝之疏泄失调, 横逆犯胃, 气机阻滞, 胃失和降则胃脘疼痛, 或者因为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 以致脾胃受伤, 食滞中焦,气机不利而产生胃脘疼痛, 系邪干胃脘也[1,2]。自2007年3月~2010年3月期间, 作者使用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气滞型胃痛36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相关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单位胃脘疼痛患者70例, 男41例,女29例;年龄28~65岁, 病程2个月~3年。符合有关文献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为胃溃疡, 慢性浅表性胃炎, 并按198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标准, 辨证为气滞型胃脘痛。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36例, 男27例, 女9例;对照组34例, 男14例, 女20例;年龄28~58岁。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复方陈香胃片, 每次口服4片(每片0.28 g), 餐前半小时温水送服, 3次/d, 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吗丁啉(多潘立酮)片, 餐前半小时温水送服, 口服1片/次, 3次/d, 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疗效观察 疗效标准参照1993年《中药新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199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学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①痊愈:胃镜检查溃疡愈合, 疼痛消失;②显效:用药5 d内症状明显改善, 疼痛消失;③有效:用药2周症状有所改善, 疼痛基本消失;④无效:用药2周疼痛没有消失。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配对资料两两比较用配对t检验, 多组之间比较运用ANOVA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3例, 显效19例, 有效12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无痊愈病例, 显效10例, 有效12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64.7%;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脘痛俗称胃痛, 其临床主要症状为胃脘部或者靠近心窝部分出现疼痛的症状。气滞型胃痛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胃痛症状, 其主要的发病原因为肝郁气滞、横逆犯胃, 因此导致气滞型胃脘痛患者临床中的主要症状为胃脘胀满, 痛引两肋, 嗳气频繁, 噫气或失气后疼痛稍减, 舌苔薄白, 脉沉弦。在中医理论中胃痛多是因为患者情志不畅、气机失调导致的胃部疾病, 在治疗上应以理气止痛、和胃降逆为主。本研究中应用的复方陈香胃片其主要成分为陈皮、木香、石菖蒲、大黄、碳酸氢钠、重质碳酸镁、氢氧化铝。陈皮, 木香理气健脾, 行气止痛。石菖蒲化湿开胃, 大黄泻热通肠,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 陈皮所含挥发油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木香, 大黄能够增加胃肠平滑肌张力, 增强胃肠蠕动, 大黄还可以促进胃液分泌, 而起健胃助消化作用, 石菖蒲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阻止胃肠异常发酵, 缓解平滑肌痉挛, 四药合用, 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脘腹痞满、嗳气吞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有行气和胃,制酸止痛的作用。
[1] 张莉, 董晨洪.复方陈香胃片治疗胃脘痛191例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 21(7): 427-427.
[2] 宋美芳, 曾南.中药对胃肠动力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8, 29(4): 179-181.
100006 北京, 中国国家博物馆医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