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开展药师业务培训的体会与分析
2014-07-18林深常
林深常
中药房开展药师业务培训的体会与分析
林深常
目的加强药师业务培训, 提高药师日常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方法通过每月进行1~2次授课形式和自学模式, 并以药品调配差错率和投诉率为指标对比培训前后3个月的效果。结果培训前后对比分析, 培训后药品调配差错率下降77%, 因各种原因引起投诉率减少80%, 窗口服务态度明显改善。结论通过系统药师业务培训, 使药师及规范化学员对药学相关法律法规认知度、中药学相关专业知识、窗口服务态度以及药房各岗位操作流程等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中药房;药师培训;分析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患者对医疗及药学服务需求的增加, 如何合理地使用药物, 使药物的应用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已成为医务工作者及患者关注的问题。21世纪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 应“以患者为中心”, 这就要求药师深入临床, 服务于患者。因此, 临床药师应对患者的药疗结果负责, 承担保障患者安全、有效、经济、适当使用药物的责任, 与临床医师共同参与治疗, 从而使药物使用更趋于科学、合理, 减少ADR的发生和卫生资源的浪费[1]。中药师业务培训是药学部对每一位中药师规范化培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也是中药师在工作和学习继续教育的一部份, 加强中药师业务培训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2012年7月本院中药房开展药师业务培训, 现就培训学习经历和体会作如下介绍,供同行参考。
1 遵纪守法, 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热爱祖国, 热爱专业, 遵纪守法,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刻苦钻研业务, 对技术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明确思想, 端正学习态度, 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勤奋学习, 踏实工作, 不迟到、早退。
2 培训目标
熟练掌握中药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 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 了解中药专业的新进展, 并能用于指导实际工作。较熟练地掌握中药专业技能, 能独立解决中药专业工作实践中的疑难技术问题, 具有指导下级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及水平。
3 理论学习
在调剂科中药房进行了培训内容规划, 其内容分为自学部份和集中授课部份, 以及培训考核。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授课, 自学部份主要是中药相关法律法规。集中授课部份主要是工作中相关专业知识, 如:中草药的煎煮方法、儿童服用中草药的注意事项等。主要讲解中药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加强中药法律法规了解和认知, 提高自身保护意识。
4 技能操作考核
中药处方调配考核, 通过一系列专业知识自学和集中授课之后, 就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随机抽取一张中药处方, 测试考核人调配处方是否执行“四查十对”, 对处方调配准确度、调配质量、调配速度、整洁度等进行评分, 中药性状现场鉴别,随机抽取二十种中草药, 测试考核人对中草药性状认知熟悉度、对中草药基本功效主治以及易混淆中药的区分等进行评分, 达到理论结合实践。
5 设立药学知识加油站
设有各类近期药学资讯, 通过自学形式, 掌握药学知识新动态、新发展, 加强对药学知识不断积累和更新, 使大家对自己的药学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学习, 通过对药学知识不断更新和积累, 保持与时俱进。
6 加强技能培养
坚持中药师下临床, 实际参与患者的诊疗全过程。按照卫生部对中药师培训的要求, 药学带教老师需同培训学员一起坚持每天下到临床科室, 参加临床科室的交接班、查房、病例讨论、会诊等一系列诊疗活动, 观察患者在诊疗过程及护理环节中与药物相关的注意事项, 对学员进行教学讲解,同时带领学员学会与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 共同探寻最适合于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尽可能保证患者的最佳治疗效果。
7 结果
培训前后对比分析, 培训后药品调配差错率下降77%,见表1, 因各种原因引起投诉率减少80%, 窗口服务态度明显改善见表2。
表1开展药师业务培训前后三个月处方调配差错分析
表2开展药师业务培训前后三个月各种原因投诉分析
8 小结
经过系统的培训, 作者认识到中药师学习药学相关法律法规和中药学相关专业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培训,受训中药师初步学会分析、评价医生用药方案的合理性。同时, 受训中药师在工作实践中也提高了与临床医师、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 提高药品调配质量, 学会了与患者沟通的方式和方法, 营造优质服务窗口, 为以后提供优质中药学服务打下一定基础。
[1] 王盟, 刘晓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8, 9(1):103-105.
528402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