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对经络学的贡献
2014-01-23苏伟潮
苏伟潮
(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510405)
《难经》全称《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扁鹊)所著,是一部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中医经典著作。全书多篇论及针灸内容,如经络、腧穴、针法等,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新的补充和阐发,丰富和发展了《内经》针灸理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经络学阐述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的相互关系,是针灸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部分。《难经》的经络学内容散见各篇,其中二十二难至二十九难从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奇经八脉三个方面详细论述经络,多有创见,对后世经络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指导中医临床各科诊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提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
《难经》开宗名义,第一难即指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动脉是指经脉循行部位上的搏动应手处。十二经皆有动脉,诊察十二经脉可察知脏腑经脉气血病变,而独取寸口,是因为“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取寸口脉可以了解周行于十二经脉中的营卫气血的盛衰通滞、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情况,这是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1]。这不仅是对脉学的发展,也大大丰富了经络学的内容。
2 提出“肾间动气为十二经脉之根”
《难经·八难》言:“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难经·六十六难》:“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肾间动气指两肾中间所藏的动性之气,为人体生命的天真本原之气,即命门原气。原气是生命活动中激发、推动、生化的原动力,是关系生命存亡的本原之气,是十二经脉之根本。这充分体现了《难经》对原气的注重。
3 提出十二经脉“是动”、“所生病”的气先病血后病说
“是动”“所生病”最早见于《灵枢·经脉》,该篇用“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来叙述十二经脉的病证,但未明确“是动”和“所生病”的内涵。《难经》对此提出独到见解,首先提出“是动”“所生病”的气先病血后病说。《难经·二十二难》:“经言脉有是动,有所生病。一脉变为二病者,何也?然:经言是动者,气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气,气为是动;邪在血,血为所生病。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故先为是动,后所生病也。”明确指出“是动”病在气,“所生病”病在血。正如《难经集注》云:“邪中于阳,阳为气,故气先病,阳气在外故也;若在阳不治,则入于阴中,阴为血,故为血后病,血在内故也。”《难经》气先病血后病说在学术界引起争论,促进经络学的发展,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病辨气分、血分,治疗分气血先后,已成为基本的治疗原则[2]。
4 规定十二经脉之数,提出心主别脉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
经脉的数目,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仅记载十一条。《内经》有的篇目以心包代心受邪,论及经脉时以心与心包共一经,只有十一条经脉,有的篇目已补入手厥阴心包经,并定型为十二经脉。《难经·二十三难》则明确指出手足三阴三阳脉,并论述其起止、长度和循行次序。《难经·二十五难》云:“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说明手少阴和手心主各有自己所属的经脉,把心包络列为一脏,以配属手厥阴经,与三焦相表里,俱有名而无形。《难经》在经脉理论上有新的创见,促进经络学的发展。
5 系统阐述经脉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难经·二十三难》云:“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指出十五络脉附于所属经脉,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交会,广泛分布于人体各部,把人体脏腑、肢节、官窍等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难经·二十三难》云:“经脉者,行气血,通阴阳,以营于全身者也。”说明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通达阴阳的作用,是沟通联络人体上下内外,调节脏腑功能的重要通路。《难经·二十四难》)对十二经脉气绝时的临床症状和预后进行了专节讨论,将经气衰败作为辨识疾病预后吉凶的重要依据。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经络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6 提出与《内经》不同的十五别络理论
别络是经脉较大的分支。十五络之数首见于《灵枢·经脉》,认为十二正经各有一别络,脾之大络大包,任脉之络尾翳,督脉之络长强。《难经》也言“络有十五”,但与《内经》所述略有所不同。《难经·二十六难》云:“经有十二,络有十五,余三络者,是何等络也?然:有阳络,有阴络,有脾之大络。阳络者,阳跷之络也。阴络者,阴跷之络也。故络有十五焉。”《难经》提出阳跷之络和阴跷之络。由于十五别络是经脉的分支,所以与十二正经既有联系,也有区别。《难经·二十七难》云:“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指出十二经脉和十五别络虽然同出一源,相随上下,但别络作为十二正经上分出的较大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散布全身,主要是为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而十二经脉对其作用较小[3]。
《难经·二十三难》云:“别络十五,皆因其原,如环无端,转相灌溉”,指出别络在经脉流注过程中担负着联络、沟通作用,是阴经与阳经转注的纽带,与十二正经配合,共同完成气血的转输,并具有沟通上下内外的功能。
7 确立奇经八脉理论
7.1 首次提出“奇经”之名,深入阐述奇经概念和功能
八脉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但内容古朴零散,缺乏全面论述,未能形成系统理论。《难经》首创“奇经”之名,并将八脉合论,专篇讨论奇经八脉的概念、生理、病理、病证等,明确提出“奇经八脉”,将其作为经络学说中一个相对的独立系统,确立奇经理论体系。《难经·二十七难》曰:“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首次提出“奇经”及“奇经八脉”的概念,并明确了“奇经”的八条经脉名称分别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难经》运用类比思维详细地论述奇经八脉的功能。《难经·二十八难》云:“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人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难经》将自然之沟渠和深湖类比人体之正经和奇经,对奇经调节和溢蓄正经脉气的作用做了形象而明晰的阐述[4]。
7.2 完善奇经八脉循行理论
《黄帝内经》对八脉循行记载零散,无明确起止和无阴阳部位区别,《难经》作了整理和补充,弥补了《黄帝内经》的不足。《难经·二十八难》言:“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指出督脉分布于人体后正中线。关于任脉的循行,《难经·二十八难》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至于冲脉的循行,《内经》论述多有矛盾之处,《难经》对此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对于带脉、跷脉、维脉的循行,《内经》几乎没有论及,《难经》对其作了补充。《难经·二十八难》言:“带脉者,起于季肋……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阳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
7.3 系统论述奇经八脉病证
《难经·二十九难》云:“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恃。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气逆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这段论述,在《内经》基础上对冲脉、任脉、督脉病变进行归类综合,也补充了带脉、阴阳维脉、阴阳跷脉的主病,深化了中医学对奇经病变的认识,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7.4 后世对《难经》奇经理论的阐发
元代滑伯仁阐发任、督二脉名义,以人体阴阳之总任与督纲论其生理特性,纳入阴阳相互对待、交感、合和的活动规律,启迪医家与养生家的认识,开拓了临床应用思路。明代李时珍深刻评价与发掘《难经》关于奇经概念的内涵,发展滑氏关于任督为人身子午之说,确立奇经八脉为十二经阴阳纲维统帅的地位,详细考证了八脉病证,并讨论其治则方药[5]。清代叶天士将奇经理论应用于临床,临证多从奇经立论,探讨奇经用药规律,指导药物取舍,标志着奇经辨治体系的建立。
8 小 结
《难经》的经络学理论主要涉及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和奇经八脉三个方面,是在全面继承《内经》的基础上有新的阐发,特别是在奇经理论上,创新学术,对后世经络学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启发我们应该重视学习中医古典医籍,整理发掘其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实践。
[1]郭文娟.论《难经》独取寸口法的学术内涵[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7):1834-1835.
[2]烟建华.《难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5-106.
[3]张登本.《难经》研究述要(续一)[J].陕西中医函授,2000,5(5):1-5.
[4]柴铁劬.《难经》对针灸学的贡献[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287-289.
[5]洪亚群.《奇经八脉考》辨证论治思想浅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