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训练治疗婴儿斜颈147 例
2014-01-23张雪艳付杰娜
张雪艳,付杰娜,李 华
(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450053)
斜颈一般指先天性肌性斜颈,由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造成头向一侧偏斜的病症[1]。本病的直接原因是胸锁乳突肌的纤维化引起挛缩与变短,但引起此肌纤维化的真正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小儿斜颈多见于宫内姿势不良或出生后习惯性一侧抱姿、睡姿等,表现为头向患侧偏斜,下颌转向对侧,伴或不伴胸锁乳突肌内肿块或条索状物,无触痛。患儿头和面部因不正常的位置可产生继发性畸形,如面部的不对称等。2011 年5 月—2013 年5 月,笔者采用低频脉冲电联合推拿康复训练治疗婴儿斜颈147 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康复门诊斜颈患儿147 例,其中男89 例,女58 例;年龄1~12 个月;左侧斜颈者63 例,右侧斜颈者84 例,有颈部肿块或条索状物者46 例,颈部未触及肿块者101 例,斜颈伴颜面部不对称者21 例;病程最短10 d,最长3~6 个月。
2 诊断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2]标准。①出生后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上有软骨样的椭圆形包块,肌肉变短,失去弹性;②头向患侧偏斜,下颌骨指向健侧;③严重时面部发育不对称,患侧面部和颅骨均较健侧为小,双眼裂水平不对称。
3 治疗方法
①低频脉冲电治疗。采用北京耀洋康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KX-3B 型痉挛肌治疗仪(低频脉冲物理治疗仪)。治疗时将A 路的2 个电极放在患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的肌腱处,B 路的2 个电极放在对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的肌腹处,脉冲宽度选择0.3~0.5 ms,脉冲周期选择1.0~1.5 s,延时时间选择0.1 s,输出强度以引起肌肉明显的收缩反应为好,定时时间为20 min,每日1 次。
②推拿。患儿取仰卧位,医生坐于患儿头侧或患侧,在施术部位涂上婴儿爽身粉或滑石粉。揉摩法:先以拇指指面按揉肩井、风池、风府3 穴,再沿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进行治疗、有包块者,拇指按压在包块中心点,顺逆时针交替进行揉摩。拿捏法:以拇、食、中指指腹捏拿患侧胸锁乳突肌,稍向上提,停片刻后,让肌肤逐渐从手指间滑出。弹拨理筋法:以拇指端着力,余指附着在胸锁乳突肌处,将着力的指端按于肌膜缝隙之间,由轻到重,频率均匀地弹而拨之。侧扳法:医者一手扶肩,另一手持下颌并轻柔地将患儿头部推向健侧,重复数下。牵引法:医者左手拇、食指固定于后颈,右手放于枕下(风府穴),左手向下按向肩部,右手向上稍用力牵拉头部,重复数次。推拿依据患儿耐受程度每日1~2 次,每次30 min。15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3~8 个疗程。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颈部位置正常,转动自如,颈部包块全部吸收,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消失,弹性同健侧。好转:患儿头部偏斜程度有很大改善,但仍有少许偏斜,转动轻度受限,颈部包块缩小,胸锁乳突肌弹性较健侧稍差。无效:头部仍偏斜,症状改善不明显。
5 结 果
痊愈68 例,好转79 例,无效1 例,有效率为99.3%。治疗中发现:治疗越早疗效越好。
6 讨 论
先天性肌性斜颈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产伤出血学说已基本被否定[4]。多数学者认为:胸锁乳突肌静脉回流受阻是肌性斜颈的发病原因[5]。低频脉冲电治疗可通过交互刺激等使痉挛的肌肉得到放松,减低痉挛肌的肌张力;同时,低频脉冲电治疗对神经肌肉组织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使肌肉产生被动的节律收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保留肌肉中结缔组织的正常功能,防止肌肉、结缔组织的弹性和韧性变差、挛缩和束间凝集[6]。其原理是静息膜电位的存在,使得肌肉细胞对电刺激具备可兴奋性,电刺激作用在肌肉细胞膜上,是细胞膜电位的突变及其传导,引起了肌肉的兴奋与收缩,因为每次电刺激后细胞膜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重新恢复其兴奋性,期间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电位变化,这就是选择变化较慢的低频脉冲来刺激肌肉兴奋的原因。
中医学认为:小儿斜颈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产中又逢损伤造成局部气血运行逆乱、瘀血停滞所致[7],属“筋缩”“痉症”范畴。治宜舒筋活血,软坚消肿。推拿治疗小儿斜颈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经济方便,无副作用,疗效显著,具有疏经通络、缓解痉挛、行气活血,解除粘连、消炎止痛、矫正畸形、恢复肢体功能的效果。低频脉冲电治疗与推拿的协同运用,是现代物理医学和中医理论基础的结合,可增强临床效果,缩短病程。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小儿皮肤娇嫩,
容易破皮,故治疗中一定要使用介质。②矫正头位,应从日常生活中做起。③应家庭与医院治疗相结合,家属平时可用揉法按揉患侧颈部。④孕母应注意坐姿,加强孕期检查,纠正不良胎位。⑤产后注意有无斜颈,以便及时治疗。⑥小儿不宜过早直抱,防止发生姿势性斜颈。另外,对于婴儿期患儿,一般不能预知其肌内肿块能否自行消失及斜颈能否避免[8],故早期积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1]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54.
[2]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7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18.
[4]杨克勤,过邦辅.矫形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85.
[5]汤晓英.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92.
[6]吴立红,周潇,沈良册,等.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结合抗痉挛康复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肌痉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0):948.
[7]洪学斌.图解婴童按摩[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47.
[8]黄家驷,吴阶平.外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