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肩胛骨垂直切口治疗肩胛盂关节内骨折

2014-01-23郑旭欣徐建武章友忠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肩胛骨肩胛移位

郑旭欣,徐建武,章友忠

肩胛骨垂直切口治疗肩胛盂关节内骨折

郑旭欣,徐建武,章友忠

肩胛盂骨折;内固定;手术切口

肩胛盂骨折临床上比较少见,约占肩胛骨骨折的1%。由于肩胛骨被周围强大的前后肌群呈“夹板式”包绕,结构比较稳固且血液供应充分,绝大部分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但肩胛盂关节内移位性骨折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明显的效果[1],文献多采用Judet肩胛骨倒“L”形后侧入路。自2010年3月—2013年9月,我们采用肩胛骨垂直切口手术治疗肩胛盂关节内骨折17例,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4~59岁,平均35岁。坠落伤5例,重物砸伤2例,车祸伤10例。合并肋骨骨折8例、锁骨骨折3例、四肢骨折3例、脑外伤2例,伴有糖尿病3例。按Ideberg分型,IB型8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2例,V型2例。骨折至手术时间4~7 d。

1.2 治疗方法 全麻,侧卧位,伤肢朝上。沿肩峰后角至肩胛下角做一垂直切口,长约10~15 cm。深筋膜面剥离,暴露整个冈下窝,其下方为三角肌、冈下肌,外侧缘为小圆肌、大圆肌。沿肩胛冈切断三角肌且向外翻,沿冈下肌、小圆肌间隙钝性分离,切开骨膜。骨膜下剥离充分,暴露肩胛骨外侧缘、肩胛颈盂、肩关节囊后侧。注意保护由肩胛上切迹向后延伸的肩胛上神经,在剥离肩胛颈外缘时,注意勿损伤走行于四边孔内的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为清晰显露肩胛盂部的复杂骨折,对冈下肌进一步剥离牵开,切开肩关节囊,暴露肩关节。清除掉骨折端及关节内瘀血块,准确复位肩胛颈及肩胛盂骨折。术中出血50~100 mL。

克氏针临时固定盂、颈部和体部外侧缘,运用一枚或多枚螺钉或空心钉固定累及关节面骨折的肩胛盂。将重建钢板预弯塑形,以适应不规则的骨嵴。钻孔上螺钉,钢板固定。在准确解剖复位及内固定后,用电钻在肩胛冈上钻孔,用可吸收缝线将剥离的三角肌肉缝合。

术后用悬吊带或三角巾悬吊保护伤肢1~2周,开始做摆臂锻炼。术后3周逐渐增加辅助锻炼,并开始主动锻炼。

2 结果

1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X线片示肩胛骨骨性愈合良好,复位关节面平整未发生明显移位,内固定物无松动滑出及关节脱位现象。与健侧肩关节相比,患肩功能恢复,患肢肌力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恢复。2例有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按照Hardegger等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肩关节活动无受限,肩周无疼痛,外展肌力Ⅴ级。良2例,肩关节活动略受限,肩周有轻度疼痛,外展肌力Ⅳ级。

3 讨论

肩胛骨为一扁宽形不规则骨,呈不规整三角形,分二面三缘,前面微凸,与胸后上壁相适应。不仅有保护胸腔的作用,还有固定上肢的作用。在上臂上举整个过程中,2/3的活动发生在肩关节,1/3的活动发生于肩胛胸壁之间。肩胛胸壁之间虽不具备典型的关节结构的解剖特点,但却提供相当于关节的功能活动。颈盂部骨折多由肱骨传导来的间接暴力所致,该处骨折多为嵌插性和粉碎性,而发生明显骨折移位。

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肩胛盂骨折,临床保守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手术治疗的指证包括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和关节盂的关节周围骨折,这种骨折容易发生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或功能损失,减少关节部同一性,保持肱骨头位于关节盂的中心可获得早期恢复,阻止创伤后关节炎,为功能恢复提供最佳机会。对于下列情况的肩胛盂关节内骨折建议手术治疗:⑴骨折间隙≥4 mm;⑵关节面台阶≥4 mm;⑶肩胛颈骨折角≥40°;⑷伴肩关节悬吊复合体骨折或浮动肩等[2]。

肩胛骨的大部分骨质均较薄弱,但肩胛颈外缘骨质构造较坚强,极适用于安置内固定物。简单的累及关节盂颈部骨折可用螺钉内固定,盂颈部嵌插性和粉碎性骨折,骨折碎片摘除后,单用螺钉固定势必会造成颈部变短,骨折难以良好对位。故肩胛骨外侧缘钢板可起到对骨折拉拢或支撑作用,若肩胛盂颈上部也有骨折,还可以在颈肩胛冈处放置短钢板。因肩胛骨前后均有肌肉包绕,骨折内固定后不存在前后移位问题,重建钢板可以在各方向折弯以适应肩胛骨不平整的骨嵴,钢板符贴后易于垂直钻孔及上螺钉。

传统的Judet肩胛骨倒“L”形后侧入路是在皮肤上做一弯曲切口,起自肩峰后缘,沿肩胛冈和肩胛骨内缘,呈弧形至肩胛骨下角。常因出血干扰手术视野,延长手术时间。肩胛冈及肩胛体骨质菲薄,不能放置内固定物,只有沿肩胛骨外侧缘骨嵴放置内固定物。因而没有必要将整个肩胛骨暴露出来,采用沿肩峰后角至肩胛下角垂直切口入路,同样能够充分显露肩关节盂颈及肩关节周围,不影响对肩胛骨累及关节盂的关节内骨折的手术固定,切口仅暴露出肩关节及肩胛骨外侧缘骨嵴,分离三角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外侧部,而没必要暴露出冈下肌和小圆肌的内侧部、大圆肌、肩胛骨的内侧和下部,使手术操作简单化,减少周围的血管神经损伤,减少了不必要的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因手术分离造成的组织粘连及术后疼痛,加快术后功能恢复。手术中要注意:⑴肩胛盂关节内骨折应尽量解剖复位,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的发生。⑵术中牵拉肌肉时应注意方向和力度,避免神经及血管损伤。⑶肩胛盂骨折通过切开的关节囊复位内固定时,注意螺钉的长度和方向,避免进入关节腔。⑷经过塑型良好的重建钢板与骨质较硬处符贴固定,必要时和螺钉联合应用。⑸加强肩上方悬吊复合体的修复,促进肩胛盂正常解剖结构的恢复。术后主张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1]Clifford B,Jones MD,Debra L,et a1.Analysis of Operative versus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Scapular Fracture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1,469(12):3379-3389.

[2]Mayo KA,Benirschke SK,Mast JW.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glenoid fossa.Results of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J]. Clin Orhtop Relat Res,1998,347(2):122-130.

(收稿:2013-12-10 修回:2014-04-12)

(责任编辑 马信龙)

·作者须知·

数字的具体要求

表示特定起点与终点定界的时间段时,起点与终点之间以一字线即“—”为分隔符,而不再用波纹线即“~”表示,如2008—2011年(不再用2008~2011年)。除上述时间段之外的其他计数、计量范围的表示,仍然用波纹线“~”,如2~6 kg。表示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时,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50.2±0.6)%不能写成50.2±0.6%,37℃± 1℃不能写成37±1℃。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不能写成4×3×5 cm3。幂次相同的参数范围,前一个参数的幂次不能省略,如3×109~5×109不能写成3~5×109,但可写成(3~5)×109。数字的有效位数一般按标准差的1/3来确定,如(3.6±0.42)kg,标准差的1/3为0.14,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1位,故应取小数点后1位,即(3.6±0.4)kg;又如(8.61±0.27)cm,标准差的1/3为0.09,有效位数在小数点后2位,故应取小数点后2位,即(8.61±0.27)cm。百分数的有效位数要以分母确定:分母<10,不用百分数表示,宜用分数表示,如5/7;分母10~99,百分数到个位,如57%;分母100~999,百分数到数点后1位,如57.0%,其余以此类推。

R683.41

A

1007-6948(2014)04-0438-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4.04.040

浙江省兰溪市中医院骨伤科(兰溪 321100)

猜你喜欢

肩胛骨肩胛移位
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胛骨切迹
先天性高肩胛症1例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正常成年人肩胛动脉网的高频超声检查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关节镜下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的研究进展
肩胛骨骨折手术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