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学设计的起点
2014-01-21张焕颢
张焕颢
我们常常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学从哪里出发?是从教材、教师出发,还是从学生出发?答案不言而喻,教学当然要从学生出发。无论是教学素材的使用、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教学问题的设置、教学方式的选择等,都要关注学生、基于学生。基于这样的观念,我们来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的教学设计。
一、关注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素材
兴趣可以引发认知需求,激发学习的原动力。“分类与整理”一课,原教材是以气球为学习素材,学生对这个素材到底喜不喜欢、感不感兴趣?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访问了学生:“你们喜欢气球吗?”“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气球?”调查结果发现,不到30%的学生喜欢气球。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多半是喜欢美洋洋气球、喜欢熊大气球、喜欢光头强气球……没有学生说喜欢红色的气球,喜欢心形的气球。也就是说,学生对气球的颜色、形状不感兴趣,而对气球上的角色特别感兴趣。
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我设计“分类与整理”一课教学的引入部分,出示学生最感兴趣的动画片——《熊出没》,把《熊出没》中的动画人物作为分类的素材。学生无论是在引入时听到《熊出没》的音乐,还是看到三个动画人物出现时发出的惊喜声,以及拿到动画人物卡片后爱不释手的表情,都说明以《熊出没》的动画人物作为分类的素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抓住了学生的心。
二、关注学生经验,设计教学活动
儿童擅长借助动手操作进行思考,通过对物体进行触摸、旋转、摆弄等过程,进行入微的观察、深入的思考,从而获得较全面的感知与认识。同时,《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也强调“动手操作是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渠道”。
“分类与整理”一课的教学强调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因此,“分一分”“排一排”是这节操作活动课的核心词。学生在动手分卡片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进行分类,学会了如何进行整理。对分类的认识,学生自己提出了分类的标准:一是按人物角色来分;二是按形状来分。分类的结果呈现出多样化,有的学生将卡片分成一堆堆,有的学生将卡片分成一排排,在两者的对比中,学生自己提出摆成一排排的方案更好。在摆成一排排的方案中,学生又选出不仅竖着对整齐,还要横着对整齐的方案更好。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分类与整理”一课的学习就在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中自然地完成了。这种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经验的形成、积累与增长的过程。
三、关注学生思维,设置教学问题
数学学科的教学一定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任务。有人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那么,数学课就要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分类与整理”一课主要提出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1)想要知道哪种卡片多,哪种卡片少,怎么办?(2)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案更好?说说你的理由。(3)同样是这些卡片,怎么分类与整理的结果不同呢?(4)怎样数树叶,才会不重复、不遗漏呢?(5)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看哪部动画片的问题呢?以问题(2)为例,学生对比几种分卡片的方案后思考:是分成一堆堆好,还是摆成一排排好?是竖着对齐就行,还是要横着也一个对一个?这其中蕴含了“对应”的数学思想,对学生学习数学很重要。在数论中,学生要认识到自然数与偶数一样多,就是靠“对应”的思想来实现的。
继续以问题(4)为例,面对图画中混乱摆放的树叶,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数的时候把树叶的类别弄混;二是出现重复数与漏数的情况;三是数出的结论填错空格。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就是数的时候出现重复与遗漏。对这个错误解决的方法,是由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来的:一是作记号;二是数完一种再数另一种;三是对不同的类别作不同的记号。在不断思考与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四、关注学生未来,变革教学方式
洛克菲勒曾经说过:“与太阳底下所有的能力相比,我将更多关注的是与人交往的能力。”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大多以学生个体的学习为主,强调培养的是个人独立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决策力。但社会需要人具有更好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使得每一个教师都要审视与变革自己的教学方式。
“分类与整理”一课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改革传统“秧田式”的座位方式,采用四人一组“围桌式”的座位方式。其次,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学”的方式。座位方式的改革,促进了生生互动,提高了课堂信息的交换数量与速度;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了学生个体与群体的学,注重教师的适时引导。课堂教学中,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分卡片,自主地进行讨论、调整、对话;在学生个体完成分树叶后,自觉进行相互的提示、纠错、归因。在这个过程中,不用教师下指令,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自动完成,小组内自觉优化方法,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最后,总结一下这节课设计中的几个关键词,即兴趣、经验、思维、未来。如果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能反映出这四个关键词,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生动、健康、活泼的成长。
(责编 蓝 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