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开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2014-01-21杨华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列式粉笔例题

杨华

放开手,并不是让学生任其发展,而是使之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自由地发展。下面通过对三位教师关于五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不同教学,来谈谈我的点滴思考。

[片段一(A教师)]师(出示题目):学校买来白粉笔48箱,彩色粉笔8箱,白粉笔的箱数是彩色粉笔的几倍?(48÷8=6)

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吗?

生1:因为这里要求的是“48是8的几倍”,也就是求“48里面有多少个8”,所以要用除法48÷8来解答。

师:非常好!(在多媒体上出示例题:学校买来白粉笔5箱,彩色粉笔8箱,白粉笔的箱数是彩色粉笔的几分之几?)(这时候,班上出现少有的冷场……)

师:我来给大家讲讲好吗?例题中,问题是“白粉笔的箱数是彩色粉笔的几分之几”,很显然,这是属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它与之前我们学习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属于同一种类型的问题,因此也要用除法来解答。谁来试一试啊?

生2:8÷5=……(有学生小声说:错了吧?)

生3:5÷8=5/8。

师:正确!用除法做时一定要先定好除数和被除数。那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到底要用哪个数来做除数,又用哪一个数来做被除数呢?

生4:我发现,如果是求几分之几的话,就要用小数5去除以那个大数8。如果是求几倍的话,就要用那个大数8来除以小数5。是这样的么?

师:哈哈!这位同学,你太会思考了,一定会成为一个大思想家……

反思:在以上教学中,教师始终没有以“导”的姿态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对算理形成的体验过程,一味地把方法强加给学生,学生所能得到的,只有知识结果,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荡然无存,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片段二(B教师)】师(出示题目):学校买来白粉笔5箱,彩色粉笔8箱,白粉笔的箱数是彩色粉笔的几分之几?(学生跃跃欲试)我们先不要急于列式。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昨天我们才学过的分数意义想一想,白粉笔的箱数是彩色粉笔的几分之几?

生1:5/8。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把彩色粉笔的“8箱”看作单位“1”,如果平均分成8份,那么1箱就是这个整体的八分之一,那么5箱就是八分之五,因此白粉笔的箱数就是彩色粉笔的八分之五。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再联系昨天刚刚学习过的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同桌之间也可讨论一下,然后思考“在这里如果要表示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2:5÷8。

师:那么,“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到底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呢?

生3:用两个数相除来计算……

反思:在上面的片段中,教师认真研读了教材,不急于让学生直接解答,而是先让学生从分数意义的角度出发,也就是从旧知去思考出问题的答案,再由果探因,逐步引导学生得出算理。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但是,该教师所采用的问答式方法,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变成了少部分学生与教师的对话,更多的学生却缺失了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依旧处于“要我学”的被动地位。

【片段三(C教师)】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68页的练习题“每对电池(2节)是这板电池(8节)的几分之几?”昨天,同学们已经会用分数意义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大家再用才学过的除法与分数的关系来进一步进行研究。想一想,这个问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学生互说)你能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请小组代表汇报)

生1:把它看作2除以8的商,也就是“2÷8”。我的根据是除法与分数的关系。

生2:我发现凡是遇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也可以用除法来解答。

生3:昨天我们只能用分数的意义直接想出问题的答案,那是因为还没有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今天我们刚刚学习了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直接用除法来解决了。

师:非常好!其实在以后解决问题时,可以用你自己觉得好的方法去做。(教师用课件出示复习题和例题,全班学生尝试练习)请大家总结一下,刚才讨论的问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生4:凡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两种问题都用除法来做。

生5:这两种问题都必须要用两个数相除。

生6:如果两数相除商大于1的话,结果就是几倍;如果两数相除商小于1的话,结果就是几分之几……

反思:这位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并充分创设条件让学生去主动求知,在自主学习中去发现规律,掌握知识,增长才干,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所有新知都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得,教师仅仅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学生成为整个学习活动的真正的主人。

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机会和表现机会,给学生足够的愉悦情感和成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放开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责编 金 铃)endprint

猜你喜欢

列式粉笔例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粉笔怎么来的
每筐多装多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的“粉笔头”
粉笔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