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中了解数学价值 在探索中关注数学思维
2014-01-21高永敏
高永敏
对于人民币,一年级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但是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并能解决购物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于是,“付款方式的多样性”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那么,怎样让学生经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呢?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为什么要有人民币——价值再现
爱因斯坦说过:“要使学生对价值有了理解并产生出热烈的情感,那才是最基本的。”那么,怎样让学生理解生活中人民币的重要性,引发认识人民币的需要呢?课始,我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快开学了,动物王国的大象国王要给小动物们发学习用品。但是,小猴想要直尺,小山羊想要铅笔,小狗想要小刀……每个小动物要的东西都不同,大象国王觉得一下子要准备这么多不同的物品太麻烦了,请你帮大象国王解决这个问题吧。”因为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学生自然会想到给每个小动物都发一个红包,里面放同样多的钱,让小动物自己用这些钱去买所需要的东西,由此顺利揭示中国的钱叫做人民币。这样的“开场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你知道哪些人民币——面值感知
对于人民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见识过了,并且能够认出一些面值的人民币。在揭示课题后,我边讲述边出示课件:“你们认识这些人民币吗?人民币有长方形的纸币,有圆圆的硬币,你知道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吗?你怎么能很快记住这些人民币分别是多少?”最后,我重点从数字和文字方面进行归纳并小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但分的人民币现在已经不用了。所有人民币的硬币和纸币上都有一个共同的图案,就是我们的国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现在你能在小组内把自己认识的人民币一一介绍给别人吗?”这样的小结,使学生认识到数字和文字(单位)结合起来就决定了人民币的面值,方法看似简单,却切中了教学的重点,既加深了学生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直观印象,又使他们感悟到了各种面值人民币间的区别(面值的区别和硬纸币的区别)。
三、1元钱可以怎么表示——思维求异
付款方式的多样性,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之一。人民币的不同组合方式,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那么,如何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到数学课堂中来呢?不妨将课始的教学情境延续,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问题:“大象国王发给每个小动物一个红包。小猴打开红包一看, 高兴得跳起来:‘大象国王送给我有好多张钱呢钱。小山羊却委屈地哭了起来, 因为它的红包里只有一张钱。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课件出示:小猴红包里有10 张1角人民币,小山羊的红包里有一张1元人民币。“你准备怎样安慰小山羊?”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些学生已经知道1元等于10角,这部分学生就会回答:“小山羊,你别哭了。小猴虽然有10张人民币,但都是1角的,10张1角就是1元,和你的钱一样多。”就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揭示了1元=10角,我再通过适时的讲解,使学生理解1角=10分。
四、1元钱可以买些什么——梳理整合
学习人民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在生活中用人民币。将购物这一学生熟悉的情景引进数学课堂,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课件出示文具店各种物品的价格:铅笔5角、小刀1元、自动铅笔8角、直尺3角……“小狐狸想买一枝5角钱的铅笔,他带了这么多的钱(课件出示5个1角的硬币、2张2角纸币和1个5角的硬币),可以怎么付钱呢?”学生先小组合作,思考操作,再交流讨论。我再问:“小山羊带了1元钱,它可以买哪些文具呢?如果买一种文具呢?买两种文具呢?可以买到3种不同的文具吗?”最后学生小组内安排好分工,用1元钱模拟购物,我巡视并进行文明购物的指导。在这个环节中,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贯穿始终,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实践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这样求异思维、有序思维的训练中,既丰富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又使他们感悟到要合理消费。
五、人民币一直这样吗——课外拓展
迄今为止,我国的人民币共有五套,现在市面上流通的是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考虑到有的学生家里可能还有旧版的人民币,我进行这样的课外拓展:“小朋友们,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你能认出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吗?”课件依次介绍我国五套人民币,最后我提出质疑:“为什么没有 3、4、6、7、8、9角的人民币,只有1、2、5角的人民币?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结尾的问题旨在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上,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既有组内成员的合作,又有学生个体的独思;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的点拨引导;既有学习方法上的启发,又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责编 杜 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