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2014-01-20杨春晖
杨春晖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一批批功能各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脱颖而出。尤其是新型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问世,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直观、便捷的服务。教师应灵活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发挥新型多媒体的优势作用,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数学素养;能力
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想发挥好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必须加强应用培训。运用多媒体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直以来是初中数学教师所讨论的热门话题。
一、巧用多媒体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底蕴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数学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效果创设数学情境,启迪学生数学思维,增进数学过程体验,深刻理解和把握数学概念。例如,在进行“多姿多彩的图形”的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制作动画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系列图形,如长方形、菱形、梯形、扇形等,并通过动态信息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概念。为强化学生的认知效果,我让学生利用电子白板画出相应的图形,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说出图形种类,另一个学生在白板上绘画图形,全体学生做评委,让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体验多彩的数学。通过互动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培养了初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揭示数学知识本质,体现数学学科本位
数学是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过程信息的再现让学生理解数学本质,体现出数学知识的本位思想。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利用电磁笔制作源数据表,在白板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在白板上的直角坐标系里逐一描点,最终描出反比例函数图像。之后,教师再次利用白板软件平台呈现绘图的全过程,直观、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本质。
三、巧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许多教师对多媒体过多依赖,只顾技术操作,忽视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与互动性。教师长时间依赖课件,只注重它的教学过程花样多,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华而不实。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自主训练的积极性,使课堂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使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做到分类推进,逐级提高,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进行“等腰三角形”的教学时,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探究小组,让学生在白板上绘制一个等腰三角形,再用白板上的测量工具按钮测出三角形的边长以及内角度数,通过数量关系探究边、角的关系,从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特点,进而轻松解决数学疑难,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巧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感知,突破数学教学疑难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问题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光、声、影、色等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会使课堂教学过程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学习疲劳,突破教学疑难问题,将看似静止的、孤立的知识活动起来,使学生容易找出事物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两圆半径与圆心距在不同位置下的关系”,把两圆设置成黄、蓝两种颜色,为学生打造鲜明的视频效果,再把大、小圆两个设置为定圆和动圆。演示两圆外离,在小圆向大圆运动时,运用音效插入“我来了,我来了”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演示两圆有一个或者两个公共点时,分别插入一声或者两声响亮的风铃声;当小圆进入大圆时,插入“喂,喂!我进来啦。”运用动画拖动圆心使圆移动,显示两圆半径、圆心距的动态变化。学生观看课件可以知道两圆由远到近的位置变化和公共点的多少,很容易理解R-r 总之,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模式需要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多媒体的帮助。因此,数学教师必须把多媒体与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不断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全面落实数学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胡志成,《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整合探究》,《中小学电教》,2009.6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