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收藏节目的传播价值与发展策略
2014-01-17王博
摘 要:本文以电视收藏节目的传播模式分析作为研究起点,在文化知识、媒介、艺术三个层面,提出电视收藏节目有利于培养受众形成利用媒介获取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缩小不同受众群体间的知识沟的传播价值。
关键词:电视收藏节目;传播价值;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王博(1988-),男,汉族,山西太原人,艺术学硕士在读,学校: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数字媒体影像。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01
一、电视收藏节目的传播模式分析
(一)我国电视收藏节目的发展概况
电视收藏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開始大量出现并快速发展可以追溯到2003年,在此后的十年间,收藏节目已经成为了我国电视文化娱乐节目中的一个重要样式。
2006年到2008年,是我国电视收藏节目进入快速发展的三年。2006年初的文化收藏节目《盛世收藏》。2006年5月《华豫之门》收藏版。2007年初《天下收藏》,2010年推出了《收藏马未都》,2011年推出《一锤定音》。
(二)我国电视收藏节目的多元样式
我国电视收藏节目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多种组织形式的收藏节目以不同的姿态活跃在我国电视收藏节目市场中。
收藏节目也同时具有多样性,下面通过对比,分析节目的价值定位、节目特色上的差异,大致勾勒出我国电视收藏节目主要的几种样式(见表1)。
二、电视收藏节目传播价值
(一)文化历史价值:受众的文化培育,小众知识的大众分享
电视收藏节目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其核心是依托节目中的藏品,传播藏品中所承载的艺术与文化知识。收藏节目以一种集中的姿态将文物和艺术品中所蕴含的文化传输给电视观众,并将这种文化转换成对文化价值的认同,重新塑造为被公众接受的时代精神。
(二)媒介价值:娱乐媒介的文化转向
电视的这种娱乐媒介的属性,决定了其节目的组织形式除了少数以宣传目的为宗旨的节目外,都或多或少的指向了收视率的。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大量的娱乐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幕,而娱乐化的观看方式也成了受众接触电视媒介的习惯。
(三)艺术价值:突出艺术品的与众不同
文物、艺术品、收藏,这样的词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一个属于小众群体的词汇,而收藏知识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精英化的知识。文物艺术品的高昂价值和稀少存量,都使得普通民众除了参观博物馆外缺乏与之接触的机会。
三、电视收藏节目发展策略
(一)受众中心的发展定位
我国电视收藏节目在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是以传者中心的模式不断变革和创新。
从电视收藏节目对受众运用媒介能力的培养来看,将传者中心转化为受者中心,更有利于提高节目的文化信息传播效果,也能够更有效的巩固节目的收视群体。
(二)教育引导的发展方针
电视收藏节目的文化属性与娱乐属性,在为节目本身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使得节目的定位处在一个娱乐与文化的矛盾体中。加之电视收藏节目的商业因素,节目内容的发展方针,就面临一个相对模糊并且难以统筹的问题。从长期效果来看,电视收藏节目应当秉承其文化追求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价值的实现上,坚持以教育引导为主的发展方针。将节目的文化价值与文化信息,传递给受众,并起到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而节目的娱乐属性与商业属性,则应该作为其文化属性的附属,作为其教育引导意义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三)电视收藏节目的发展利弊
在我国电视收藏节目不长的发展历史中,电视是收藏节目已经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和弊端,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收藏节目的进一步发展。
(四)电视收藏节目未来的发展
从电视收藏节目的发展中不难发现,收藏节目在繁荣发展的过程中,却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临界点。而这个临界点,也就成了未来收藏节目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平衡点。
四、结语
电视收藏节目热潮作为我国近年来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和社会文化现象,反映出了当今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民众对文化信息的渴求。我国电视收藏节目在注重文化价值与娱乐表现的同时,也在受众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其媒介教育意义在文化价值、媒介价值、知识价值三个不同层面的体现。而电视收藏节目,在其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也应当在继承现有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将受众教育和社会责任作为衡量自身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制定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赵建国.传播学教程[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2]单纯.“知识沟”理论的演变及其社会意义[J].社会科学,1993(8):70-73.
[3]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米莉.传播仪式视野下的中国鉴宝节目——以《天下收藏》节目为例[J].传媒观察,2009(1):53-54.
[5]杨状振,李翔.电视收藏鉴宝:体验经济下的节目传播模式及其批评[J].中国电视,2009(12):32-34.
[6]王炎龙,张平平. 娱乐化趋势与品牌化生存——收藏类节目的现状与转型策略[J].中国电视,2008(7):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