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祁红香螺加工新工艺研究

2013-12-24陆国富丁寅寅韦玲冬

茶业通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祁门鲜叶传统工艺

徐 乾,陆国富,苟 林,丁寅寅,韦玲冬

(1.祁红祥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祁门 245600;2.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6)

祁门红茶自1875年创制以来[1],就以其似花似果似蜜的独特的“祁门香”享誉国内外,更荣获过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2],深受国际市场欢迎。随着国内红茶市场逐渐复苏,消费者对红茶外形的偏好不一,除了规格较一致的条形精制茶传统的祁门工夫红茶,更有祁红香螺、祁红金针[3]等。其中红香螺外形卷曲成螺、色泽乌润,满披金毫,自投放市场以来就深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更是有产品供不应求的趋势。

传统“红香螺”的加工工艺流程为复式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初烘→足烘。复式萎凋为自然萎凋,耗时较长,一般需19h左右;发酵温湿度分别为 28℃,85%~90%,时间 2.5h;做形锅温为50~60℃,时间 30min,毛火温度 90℃,烘至七成干后摊凉40min;足火为低温慢烘,一般温度在60℃烘至足干[4]。此加工工艺加工时间长,造型时温度低,存在叶底发暗,生产效率低,金毫显露不明显,碎茶率高等缺点。

本研究采用新工艺加工祁红香螺,并与传统工艺进行比较。以期能够通过祁红香螺加工工艺的改进,为提高红香螺的生产效率和成茶率,降低生产成本奠定一定技术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鲜叶的质量要求:鲜叶原料均采摘自国家级茶树良种祁门“槠叶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以一芽一叶为主,占鲜叶原料的比例约为80%左右。要求芽叶新鲜完整匀齐,无挤、压、折等损伤,无对夹叶、病虫叶、紫芽叶等。

加工机械:晒垫、木质萎凋槽、65型揉捻机、电炒锅、6CTH-6提香机、6CHB-3烘干机。

1.2 方法

红茶加工工艺流程:鲜叶→萎调→揉捻→发酵→做形→干燥→感官审评。

1.2.1 萎凋

鲜叶的萎凋方式分为自然萎凋与萎凋槽萎凋,各自的处理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萎凋方式

萎凋程度掌握在鲜叶部分青草气消失并散发出一定的清香;叶质柔软,嫩茎梗折之不断为宜[5]。为揉捻时的便于成形以及在后续工序中金毫显露,萎凋程度可适度偏老,使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失去光泽,芽叶失去紧张状态;含水量控制在55%~58%。春茶晴天时整个萎凋过程中:自然萎凋约 12~19h;萎凋槽萎凋约 4~8h。萎凋后吹风除去鱼叶、鳞片、老叶、黄片、杂质灰分等。

1.2.2 做形

做形是红香螺成形的关键工序。做形方法中高温抛炒阶段应适当抛闷结合,闷是为了使发酵叶叶温快速升至80℃左右立即终止酶活,以防止发酵过度而导致的叶底发暗。搓团显毫亦是做形的关键步骤。当茶叶含水率为 35%~45%时是提毫成形的关键,此时茶叶有一定的干度但叶质仍较为柔软,“金毫”在搓制中易显露,茶叶易成形且不易断碎,碎茶率不高。茶叶含水率 25%~30%时搓团,切忌用力过大,防止断碎,使茶叶内部相互摩擦以进一步显露“金毫”; 含水率为15%~25%左右起锅。表2是传统做形方式与改进后做形方式的比较。

表2 做形方式

1.2.3 干燥

茶叶干燥是形成茶叶品质的重要过程之一。改进的干燥方式,提香机干燥,使茶叶受热更均匀、失水一致;随着水份的散失,叶绿素逐渐趋于稳定,叶温升高,更有利于香气的形成。以下表3是传统烘干方式与改进后的烘干方式的比较。

表3 烘干方式

1.2.6 感官品评

审评根据国标《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进行密码审评。

2 结果与讨论

审评后样品的干茶、汤色、叶底图与感官审评结果如图1~图3所示。

图1 样品干茶

图2 样品茶汤

图3 样品叶底

审评结果表明,改进工艺加工的香螺较之传统工艺加工的香螺,外形条索更为紧结,卷曲成螺,碎茶量少。这是由于萎凋程度偏老,揉捻时的便于成形。

较于传统工艺制得的红香螺,改进工艺制得红香螺色泽乌黑油润,满披金毫。说明揉捻叶的细胞破碎率良好。祁门红茶具有蜜糖香混合花果香主要由于香叶醇,苯甲醇、等[6-8]香气物质的存在。新工艺制成的香螺香气甜香、花果香浓郁高长,继承了传统祁红香气特点。

降低碎茶率的关键在于做形工艺。与传统工艺相比改进工艺中将做形的时间适当提早,在茶叶较为柔软时做形,增加了整团定形这一步骤而不是一搓到底,从而使茶叶条索紧细成螺的同时降低了茶叶的断碎,提高了成茶率。

表4 茶样感官审评结果表

3 结论

(1)与传统工艺相比改进工艺制得的祁红香螺,外形条索紧结,卷曲成螺,色泽乌黑油润,满披金毫,甜香、花果香浓郁高长,汤色红亮(由于鲜叶原料较为细嫩且未精制,较之传统祁门工夫红茶茶汤色泽稍浅),滋味鲜爽甜醇,回甘明显,叶底红匀明亮,叶质柔软细嫩显芽。

(2)较之传统工艺,改进工艺中改进了萎凋方式,并在萎凋结束后吹出黄片、鱼叶便于发酵均匀,萎凋程度掌握适度偏老;提高了做形时的锅温,避免了成茶叶底发暗;改进了做形的工艺降低碎茶率,提高成茶率。

(3)改进后的祁红香螺既具有祁红传统的香气和滋味等品质特点,同时提高了制茶率,降低成本,应适时推广此加工工艺,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鲜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1] 汪德滋.农业考古[J].茶中英豪——“祁红”古今谈[J].农业考古,1991,(2):182~185,165.

[2] 胡益坚.祁红百年发展史[J].祁门志苑, 1984,1.

[3] 周坚,廖万有,丁勇,等.祁红针形茶加工技术研究[J].茶业通报,2006,28(2):72~73.

[4] 高成,周坚,童宗寿,等.“红香螺”等名优茶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1999,27(1):76~77,85.

[5] 安徽农学院.制茶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14.

[6] AISAKA H, KOSUGE M, YAMANISHI T.Comparison of the flavors of Chinese "Keemun" black tea and Ceylon black tea[J].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1978, 42(11): 2157~2159.

[7] Takeo T.Effects of clonal specificity of the monoterpene alcohol composition of tea shoots on black tea aroma profile[J].Japan.Agric.Res.Duart, 1983, 17: 120~124.

[8] Takeo T.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oma constituents found in native china black teas[J].Agric.Biol.Chem, 1983, 47(6):1377~1379.

猜你喜欢

祁门鲜叶传统工艺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祁门红茶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祁门傩舞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基于全民健身视角*
理学、商业与宗族——祁门韩楚二溪汪氏研究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刍议现代工业设计对传统工艺的发展性继承
砖与竹
——印度传统工艺成就的家具系列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族谱撰修与宗祧承继——以祁门高塘王氏为中心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