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行为主体的语用研究

2013-12-24卜杰民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行为主体人称第一人称

卜杰民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阳322100)

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哲学家J.Austin。Austin根据不同的语言功能将话语分为陈述性话语(constatives)与行事性话语(performatives)两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三分说: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为(post locutionary act)(Austin 1962)。美国语言哲学家Searl继承并发展了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言语交际的最小单位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单词或者句子等单位,而是言语行为,言语交际过称是一个接一个的言语行为过程,每个言语行为都体现了说话人的意图,是说话人根据一定的规则实施自己想要实施的言语行为。Searl对言语行为进行了分类,对言语行为的不同类型和范畴以理论上的说明,奠定了言语行为理论在语用学中的重要地位(Searl 1969,1975)。

Searl的言语行为理论解决了如何以言行事的问题,但是没有提及谁行事的问题和行事主体对言语行为功能的制约作用,既言语行为主体的语用功能问题。言语行为主体是指能够实施和完成言语行为的社会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离开了言语行为主体,言语便不存在,语言将化为乌有。离开了使用语言的人,一味去研究语言内部的构造和部件,既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们使用语言的实际问题,也难以将语言内部构造搞清楚。因此,对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语行为主体的研究,既有助于完善言语行为理论,也有利于得体地使用语言,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文献还不多见。本文拟从语用的角度,对言语行为主体的范畴、语言形式、语用角色与人称的匹配和语用影响进行探讨。

1.言语行为主体的范畴

语言学家Sassure在研究语言的符号体系时,已经开始关注言语行为主体这个概念。在Sassure的思想中,言语活动是一个“声音/思想一思想/声音”的过程:声波由说话人之口传到听话人之耳;当声波经听话人之耳进入大脑后便借助其与说话人所共有的语言知识,还原成相对应的思想。如说话人再要表达思想,则再重复上述过程,从而构成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模式,言语活动得以继续进行。Sassure把言语活动视为一种心理感应过程,注意到言语活动牵涉不止一个行为主体,而是两个行为主体的往复作用。但是,在索绪尔的言语活动循环模式中,过分强调思想与声音的转换关系,实际上并未有效地开展对于信息传递不同主体互动关系的研究(索绪尔 1996)。

美国信息学家Shannon&Weaver认为,信息的活动是一种“信源——编码——信道(噪声)——解码——信宿”的线性传递过程。在这一模式中,Shannon&Weaver既有效地解释了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同主体的作用,也解释了信道以及噪声与信息传递的关系。他们的信息传递主体更多的是一种机械性的装置而非社会性言语行为主体的存在(沃纳·赛佛林 2000)。

图1 Leech言语交际示意图

英国著名语用学家Leech(Leech 1983)则从人类言语交际的角度从三个层次揭示了言语活动中言语行为主体的作用关系及其作用过程。他认为,在言语活动中,第一层次首先是交际双方的人际关系,包括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它们制约着双方在交际时候的内容选择、语码选择、语言形式的选择,以及制约着双方在编码解码过程中所依赖的语用规则;第二层次是交际双方的信息交流,包括言语意图、听者推理反应等。它们主要依据双方的语言知识和社会知识;第三层次即交际双方的语篇实现,也就是双方沟通的语言符号(Leech 1983)。Leech认为语言在交际时按照说话人的编码—听话人的解码顺序进行的,1—2—3是说话人(作者)的编码过程,4—5—6是听话人(读者)的解码过程。1-6表示人际关系,2-5表示信息交流,3-4表示语篇实现,如下图所示:

Leech的言语交际框架把言语行为主体视为社会人,勾画出了在言语交际中的言语行为主体的信息处理过程。但是言语行为所牵涉的言语行为主体是否就只是限于交际双方?言语行为主体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关系是怎样的?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对言语行为语言选择的语用影响是如何的?本文拟以日常语言作为研究语料,从言语行为主体的语言形式、言语行为主体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关系、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语言选择的语用影响三个方面对言语行为主体的语用问题进行探讨。

2.言语行为主体的语言形式

日常语言作为语料资源,构成了分析言语行为的语言资源,因而也构成了分析言语行为主体的语言资源。所谓的日常语言,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语言,从小孩到老人都使用的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语言蕴含着表达言语行为主体的语言,这是因为自然语言在满足人类交际言语行为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类交际的需要。人类交际行为是言语行为主体通过言语进行的,即言语行为主体以言行事,是实施言语行为和接受言语行为的统一。实施言语行为的人、目标接受言语行为的人和非目标接受言语行为的人都是言语行为主体,它们分别对应的是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人称代词系统是自然语言中关于言语行为主体身份的最直接而最概括的表示。换言之,自然语言的人称代词系统是言语行为主体的语言形式明白而有效的揭示。

自然语言的人称代词系统包括:我、你、他(她)、我们、你们、他(她)们、我自己、你自己、他(她)自己、我们自己、你们自己、他(她)们自己。自然语言人称代词系统蕴含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第一人称、第二人称还是第三人称。(2)单数还是复数。(3)自指、对指、他指还是反身自指。

自然语言人称代词的单数是言语行为主体的基本语言形式。人称代词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和第三人称“他”在言语行为中的最基本的语用功能是什么呢?由基本的语用功能派生的基本角色定位又是什么呢?

2.1 第一人称“我”既是言语行为的实施主体,又是言语行为的驱动主体。

第一人称“我”是自然语言人称代词系统最基本的人称,言语行为也是以第一人称“我”作为参照系组织的。在直言言语行为中,我不仅是说者,而且也是说的信息的提供者;我不仅是说的实施者,也是说的驱动者。俗话说“我写我所思”、“我思我所行”就很好地说明了我不仅是说的内容的提供者,而且也是做的行为的驱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一人称“我”是言语行为实施主体和驱动主体的统一。但是在转述行为和代言行为中,问题就发生了变化。在转述行为中,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 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转述句则为: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代言行为则是依靠说话人自身凝聚的魅力、能力、社会地位,进而通过情感迁移转述第三者的交际意图。例如:“我代表我的同事向你表示感谢”。在这两种言语行为中言语行为实施主体和言语行为驱动主体是分离的,说话人是第一人称“我”,驱动者是“我的同事”,既第三人称“他/她”。

任何言语行为主体都是多种社会身份的复合体,第一人称“我”也是如此。在对第一人称“我”的认知方面,会出现以下的情况:“我”是虚拟的还是真实的?“我”是直言人还是代言人/转述人?“我”是单一身份还是复合身份?如果是复合身份,“我”的第一身份与第二身份的关系如何?“我”的社会身份是否得到听话人的社会认同。对这些情况的认知,影响言语行为的语用效果。如果是老板在工作场所对他的一位员工说“如果你再迟到的话,我将解雇你”,这位员工就会遵守制度,不再迟到;如果是老板在大街上对同一个员工说这句话,这位员工就会丈二和尚摸不作头脑,不之所云。在这两种情况下,“我”和“你”身份关系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老板-员工”关系,话语会产生工作职权的语用效果,后者 “我”和“你”的关系则是“同事-同事”关系,不会产生这种工作职权的语用效果。因此,言语行为主体的身份定位和身份认同是理解言语行为语用效果必须考虑的因素。

2.2 第二人称“你”既是言语行为的行为受体,也是言语行为的接受主体。

任何言语行为都有听话人。有谁说的问题,就有对谁说的问题,这就是言语行为受体“你”的问题。在言语行为中,第一人称“我”说什么,怎么说,要看听话人“你”的身份和“你”的认知。“我”所说的只是交际的半成品,最后的实现则取决于“你”的认知和理解。在言语行为实施中,就言语行为主体中的听话人“你”的预设而言,要考虑以下的因素:“你”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你”是在现场的还是不在现场的?“你”还是“你们”?如果是“你们”,是同类的还是异类的?“你”是单一身份还是复合身份?“你”和“我”的身份地位是如何的关系?

对这些问题的选择,也会影响言语行为的语用效果。例如在某超市入口处的告示“本超市装有摄像头,请保持微笑”。该告示注意到了接受者的异类性。对普通购物顾客来说是礼貌的请求,对图谋偷窃者是一种警告。有如:“本超市与110联网”,对普通购物顾客可能会熟视无睹,对失窃需要帮助的人来说,提供了一种帮助,对意欲行窃者是一种威慑。

2.3 第三人称“他”既是言语行为的旁听主体,也是言语行为的核查主体。

在言语行为中,第一人称“我”和第二人称“你”是说话人和听话人,是言语交谈情景的参与者。除听话人和说话人以外的第三方则是旁听人。任何言语行为一旦实施,除了要面对说话人希望面对的接受者(目标接受者)以外,还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还有一个(群)说话人不希望面对的接受者(非目标接受者),非目标接受者对言语交际起着旁听、监督和核查的作用。俗话说“隔墙有耳”,正是提示言语行为中第三方的存在以及对于言语行为的影响。

以广告语言为例。广告语言的目标接受者自然是消费者,广告还会受到非目标接受者如工商行政部门和社会的监督,以避免广告商作出有损社会和消费者权益的不良广告。例如555牌香烟广告语“超凡脱俗,醇和自然”能够吸引吸烟者,但是广告词与吸烟有损健康的事实不符,自然要受到工商行政部门的处罚和社会舆论的非议。比如男科广告语“专业品牌男科,成就健康男人”,工商行政可能会核查医院的资质,看是否有不实之词。

因为有第三方的存在,整个言语行为的核查主体会有所调整,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兼有核查者身份。例如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说:“我发现拍马屁跟谈恋爱一样,不容许有第三者冷眼旁观。我们以后恭维人起来,得小心旁边没有其它人。”方鸿渐的话暗示着隔墙有耳,我们(包括“我”和“你”)以后说起话来要格外小心。

2.4 言语行为主体的听话人“你”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形的。

在言语行为中,听话人可以是交谈现场的“你”,也可以是交谈现场以外的第三方,是另有其人——“他”。换句话说,某些言语行为中的说话人分裂了听话人“你”和“他”,“指桑骂槐”“隔墙有耳”就属于这类。例如:“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表达了“指鸡骂狗、旁敲侧击、借题发挥”的意思。有如“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管仲《管子·君臣下》),表达了“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的意思,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对言语行为主体的语言形式的分析回答了第一个研究问题,既一个言语行为所牵涉的言语行为主体并不只限于交际双方“你”和“我”,还包括交际双方以外的第三方——“他”。一般话语的言语行为主体是一个包括“我”“你”“他”的有机整体,分别履行说话人、听话人和旁听/核查人的语用角色。 问题是特殊话语,它们是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呢?有没有角色换位的现象发生?下面就来探讨言语行为主体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匹配关系。

3.言语行为主体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匹配关系

言语行为主体人称与其语用角色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语用学的说话人经济原则与听话人经济原则,任何言语行为总是愿意用最小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交际效果。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如果没有特殊需要,言语行为主体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关系是无标记匹配;如果有特殊需要,则言语行为主体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关系为有标记匹配。

3.1 无标记匹配

在普通的言语行为中,第一人称“我”既是是言语行为的实施主体,又是言语行为的驱动主体,即是说话人和驱动人;第二人称“你”既是是言语行为的行为受体,又是言语行为的接受主体,即是听话人;第三人称“他”既是言语行为的旁听主体,也是言语行为的核查主体,即是旁听人/核查人。言语行为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关系如表1所示。

3.2 有标记匹配

由于有实施特殊的言语行为功能的需要,与无标记匹配相比,有标记言语行为人称的语用角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发生了身份转化和身份重新定位。一些言语行为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有标记匹配如表2所示。

表1 言语行为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无标记匹配

表2 言语行为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有标记匹配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一些特殊的言语行为的言语行为主体人称的语用角色发生了变化。广告语言的“我”是广告商,是说话人,“你”作为广告的目标接受者是广告消费者,是听话人,同时广告还需要适应和满足“你”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你”也是驱动人,工商行政部门和社会舆论作为“他”,要对广告的社会影响进行监督和核查,是核查人。教学语言的“我”是教师,是说话人,同时要对听话人是否真正的理解其言语意义进行核查,所以“我”也是核查人,“你”是教学语言的目标接受者,是学生,是听话人,话语是否适应“你”的知识需求和满足“你”的知识要求,所以“你”也是驱动人。外交发言语言的“我”是发言人,是说话人,“你”是新闻记者,是听话人,国家作为“他”是代表我所说话语的意志和意思,国家要对“我”说的话语进行监督,核查“我”是否代表国家在发言,自然是驱动人和核查人。新闻采访语言的“我”是新闻记者,是说话人,“你”是采访对象,是听话人,“他”是作为大众传媒的听众,我应该根据大众传媒听众-“他”的要求去提问,大众传媒听众则是驱动人。法庭控方/辩方语言的“我”是控方/辩方律师,是说话人,“你”是法官/陪审团成员,是听话人,同时对“我”这个律师的话是否符合事实和法律依据进行核查并对案件进行审判,“你”也是核查人,“他”是“我”所代理的原告/被告,“我”收了“他”的律师服务费,自然为“他”服务,“他”是驱动人。明星代言语言的“我”是说话人,“你”是目标受众群体,是听话人,“他”是我所代言的产品公司,给“我”付了代言费,是“我”代言的驱动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从言语行为实施者-“我”的实施动机来分类,一般话语属于“陈述/叙述性言语行为”,广告语言属于“推销性言语行为”,教学语言、新闻采访语言和外交发言语言属于“职务性言语行为”,法庭控方/辩方语言和明星代言语言属于“购买性言语行为”。对言语行为主体人称和其语用角色关系的分析从语用层面阐释了言语交际主体“我”、“你”、“他”的关系,也就是回答了第二个研究问题:言语行为主体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关系是怎样的?对言语行为实施动机的分类揭示了言语行为的目的性。理解这一点,对于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得体地实施言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4.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对语言选择的语用影响

在了解了言语行为主体人称和语用角色匹配关系以后,我们来回答第三个研究问题,看一下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对语言选择的语用影响。

言语行为的言实际上就是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之气对言语表述对象的渗透与把握,既体现于言语内容,更体现于言之长、短、高、低等的言语形式。这里的气指的是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的动机目的和认识情感。下面从动机目的和认识情感两方面来探讨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对语言选择的语用影响。

4.1 言语行为主体动机目的对言语形式选择的影响

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的动机目的对言语形式的语用影响,可分深层和浅层两个方面。深层方面是指动机目的造成言语对象的“战略性”转移,言语形式并不是依据动机目的直接指向对象,而是绕着圈子走。例如:孟子劝梁惠王要施仁政的时候,孟子和梁惠王有下面的一段对话: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厄有肥肉,屁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呼,此率兽以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

孟子所以教梁惠王者,无非指出梁惠王不该率兽以食人,而要施行仁政。内容虽好,确是金玉良言,但如果不讲究话应该怎么说的言语策略,一开始就和盘托出,梁惠王必定难于接受。 于是孟子采取了战略转移的委曲形式,由浅人深、由粗人细、由外入内、由客人主,渐渐剥出,步步逼近,最后才说出要说的中心。梁惠王先是随着孟子的战略转移而转移,终于落人孟子预设的埋伏,不能不同意他最后的结论。

浅层方面是指动机目的对言语形式的“策略性”影响。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葛朗台说话明明流畅得很,但与商人谈生意时却装出口吃的样子,特别是在报价时结巴得更加厉害,一句话分成几段来说,并尽量延长其间隔的时间,以便利用这点时间察颜观色,随时修改下面的数字。有如《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写鸳鸯的嫂子有“好话儿”要告诉鸳鸯,被鸳鸯好骂一顿。鸳鸯的嫂子“脸上下不来”,因平儿、袭人在场就说道:

“愿意不愿意,你也好说,犯不着捉三征四的。俗语说的好:‘当着矮人,别说矮话。’姑娘骂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姑娘并没有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么过的去?”

鸳鸯的嫂子显然是出于恶意挑拨的目的才从鸳鸯的话中特别拣出“小老婆”来,并以“小老婆长,小老婆短”这一形式加以强调,从而“调唆”平儿、袭人。如果她真要提醒鸳鸯“当着矮人,别说矮话”,就决不会当着“矮人”再提“矮话”,更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重复鸳鸯所说的“矮话”。此例非常典型地说明了比之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更能反映出言语主体说话人的动机目的。

4.2 言语行为主体的思想情感对言语形式选择的影响

言语是人的心灵活动,心在言语中的呈现状况是相当复杂徽妙的,或直接或间接,或自觉有意或情不自禁,纵模交错,千姿百态。从言语形式看,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独特的思想情感是一个主要言语形式选择的制约因素。如小仲马的名剧《私生子》结尾父子俩的对话:“‘当我俩单独在一起时,你一定会允许我叫你儿子的。’‘是,叔叔。’儿子答道。”儿子的答话虽然只有三个普通平常的字,但却极为奇妙独特,在恭敬中深藏不满,在顺从中蕴蓄着对抗。这主要得力于“叔叔”这一称呼,就它在这里所指称的对象而言,与父亲实为一人,但却表现了说话人跟“他”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一为父子,一为叔侄,称“他”为叔叔,同时也就否定了是“他”的儿子,也就是不同意“他”称自己为儿子。如果儿子真的是回答了“是,”,还可以,要是儿子回答了“是,父亲”,那就更好。 然而他却不是这样回答,却有意在“是”之后紧跟了个“叔叔”。 蕴蓄已久、铭心刻骨的气愤、怨恨全都在“叔叔”这个称呼中喷发出来了。而听起来却又那么恭敬温顺。这就是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的思想情感对言语形式的深刻渗透,这就是言语形式对表达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思想情感的巨大威力。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言语行为主体的范畴、语言形式、语用角色、人称与语用角色的匹配和语言选择的语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言语行为主体是能够实施和完成言语行为的社会人;2)日常语言的人称代词系统是言语行为主体的语言表征;3)言语行为主体不只限于交际双方,而是包括我-你-他的言语行为主体系统,言语行为主体中的听话人不仅可以是显性的,而且还可以是隐性的;4)言语行为主体的语用角色说话、听话、旁听、驱动和核查分别由不同的言语行为主体同时在起作用,共同行使言语行为的功能;5)根据言语行为类型,言语行为主体的人称与其语用角色的匹配分为无标记匹配和有标记匹配;6)言语行为主体说话人的语言选择是与其动机目的和思想情感相联系的。本文为研究言语行为主体范畴语法化有借鉴意义,对言语行为理论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Austin,J.(1975).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eech,G.(1983).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Searle,J.R.(1969).Speech Acts: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arle,J.R.(1975).A Taxonomy of Illocutionary Acts[A].In Günderson,K.(ed.)Language,Mind,and Knowledge[C].Minneapolis,Vol.7.

沃纳·赛佛林,詹姆斯·坦卡德 (2000).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M].北京:华夏出版社。

索绪尔 (1996).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人称第一人称
拼图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第一人称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我”最初是古代兵器
人称代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