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幸福观的演变与“幸福社会”的构建

2013-12-20何桂宏

理论导刊 2013年4期
关键词:幸福观生活发展

何桂宏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2)

幸福观是生活在具体社会情境中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向往。它从来都不是虚幻的,而是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土壤。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改革开放是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是一代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自主探索追求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实践。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也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观、包括幸福观念具体而深刻的演化过程。

一、中国社会转型:人们幸福观演变的历史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这种转型,按照马克思在《1857-1855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主要是指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传统型社会转化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1]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社会现象。“当社会生产力提出质向发展的新要求时,历史的实践主体按照确认的发展逻辑对原型社会结构体制进行全面系统的自觉转变,以求实现社会演化的创新。”[2]具体到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这种“社会演化”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三个阶段。

当代中国社会演化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其一是经济体制转轨。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由30多年前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成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近40万亿元人民币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二是社会结构转型。总体趋势是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从开放到封闭,从人治到法治,从伦理型到法理型,从乡土社会到都市社会,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到工业、后工业社会,从主体单一到主体多元,从官本位到以人为本。其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变化发展。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再到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法治文明三个文明同步建设协调发展,再到构建和谐社会。其四是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益多样化。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明显增强。其五是社会自我组织能力日益增强。从政府包揽一切到“小政府大社会”,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民间团体纷纷建立,城乡居民自治能力不断增强。个人设计、自我选择的环境和条件逐步改善。[3]

当然,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演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的,这种以民族复兴为基本表征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走向开放。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体系,在经济发展观上,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取代了以商品为中心的经济发展。第二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基于历史的总结和新的探索,提出了全面发展观的思想。江泽民在第十四届一中全会上发表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囊括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十二大关系。“十五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第三阶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追求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到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更为全面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全面协调也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阶段,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明确了奋斗方向。正是基于中央一贯的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社会转型。生活在当代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人们,观念上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二、人们幸福观念的转变:多元的幸福价值和需求

在传统社会,人们生活在既定的模式之中。既定的文化传统,既定的经济结构,既定的政治意识,规定着人们生活在传统的延续里。即便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文化传统和经济结构依然把中国社会中的人们深刻绑定在传统的马车上。但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结构的转型,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日益深化的政治改革推动,使得生活在当下的人们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到幸福观,集中表现为三大变化特征:

一是幸福观与实现个人价值紧密结合。虽然对于什么是幸福人们有着不同的表述,但是在构成幸福的诸多要素中,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了自我发展的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并得到张扬,人们拥有了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实现自我价值,进而获得幸福。

二是幸福观念趋向世俗化。表现在两点:其一是注重物质生活。注重物质生活是幸福观趋向世俗的表现形态之一。人们通过合法劳动取得相应的物质满足,并不断改善自身物质生活水平,自然能够改善、提升人的幸福感。将幸福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是对幸福的一种合理解释。其二是注重眼前利益。注重眼前利益的现实幸福是幸福观趋向世俗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这是幸福物质化的发展和延伸。

三是幸福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的个体身处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对幸福的理解必然有所差异。即便是同一个人,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在其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幸福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个人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和体验幸福的种种方式,是以个人拥有自主和自由的选择权为前提的。

通过上述诸种特征,不难推断,当代人的幸福观可谓千差万别,但又不是不可捉摸。总体而言,当下人们的幸福观紧密贴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既有传统和历史的积淀,也有“西风”徐来造成的超越、反叛和逆向性。物质与精神并存,东方和西方兼具,传统和现实统一。正是这种时空交错且千差万别的个体差异,造成时下价值观的形形式式,并在多元价值观的操控下形成各具形态的幸福观。在当前的形势下,有几种价值观及其影响下的幸福观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一是个体主义价值观。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主张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强调个人的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经济和宗教势力的控制。

二是享乐主义价值观。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随着资本主义的生长发育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享乐主义有了更强大的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由于世俗化的进程,人们的欲望不断得到释放,享乐主义人生哲学得到更多人的呼应并身体力行。本质上享乐主义是一种物质主义,在幸福观上的价值导向不是崇高和神圣,而是能满足人们欲望和需求的物质财富。

三是相对主义价值观。相对主义是20世纪西方世界普遍流行的社会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幸福观有着直接理论关联的是道德相对主义,其主张所有的道德都是相对的,不同的价值之间无所谓善恶或对错,没有普遍的、统一的、客观的标准。道德是个人的“私事”,每个人选择的价值观都具有相同的正当性。因此,人们可以各自信奉不同的道德价值,遵循不同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三、逃离“伪幸福”:躲开的不是不幸,而是文明

正如伊壁鸠鲁所言,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但是人之所以为人,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更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否则,人就真的成为“两腿无毛”的直立动物了。也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人在自然世界才脱颖而出成为会思考、会创造、会推动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的特殊物种。

人类在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极大地改变着自然世界,自然也改变着人类自己。人类在改变自然世界和自我的过程中一方面享受着因改变而带来的更高文明,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自己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文明的急速发展造成相当一部分人或多或少产生了“不适应”甚至厌世的情绪和行为,这是现代文明带给人类的困扰之一。探讨现代人的社会生活,建构健康的社会生活式样,这个问题是不容回避也无法回避的。

1.逃离城市社会的“伪幸福”: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城市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指标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人口的城市化比率逐步攀升。到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率)已经达到46.6%,到“十二五”末我国城市化率将突破50%,也就是说,中国的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将达7亿(届时全国总人口约为13.9亿)。[4]相信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中国人口的城市化还会进一步提高。

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相对于乡村生活,城市生活无疑是美好的,但是生活压力也相对较大。这种压力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其一是生存层次的,如衣食住行和就业。其二是发展保障层面的,如教育和医疗。其三是享受层面的,如生态和旅游等等。在当代社会持续变革的现代化进程中,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与城市建设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无法根本解决,因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相当长时间是基本停滞的。随着现代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相应带来的发展问题不可能在朝夕间改变。但是作为现代化的逻辑结果,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无法回避。2010年底和2011年初,发生在中国大城市所谓白领逃离“北上广”(北京上海广州)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一方面,大城市的生活的确使一部分承受能力较弱的人希望回避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过上相对平和的生活;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和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资源的相对紧缺带给人们的现实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对于前者,生活的大浪淘沙是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必然的规律,特别是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于后者,人们要注意的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中国大众生活的幸福和安康,这也是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内容之上。因此,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

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美好中国城市生活也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兼顾人们的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在现实的社会建设过程中,逐步建立优越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和享受条件三位一体,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相信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和国家对民生工程的逐步推进,中国城市生活会更加美好。

2.逃离信息社会的“伪幸福”:让信息生活更美好。信息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带给人们现实生活的积极影响是人们的视野更开阔,信息更丰富,精神更自由;带给人们的消极影响就是危机感更强,精神焦虑日益突出,工作节奏和压力加大。

信息社会对个体的消极影响表现在三点:一是信息选择困难。当人们生活在传统社会时面临的信息渠道几乎是恒定的,信息量也相对有限。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直面一个信息爆炸和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和知识成几何级数扑面而来,信息的选择性困难是每个生活在其中的人几乎每天都遇到的问题。二是价值观念多元。价值多元是信息社会的另一个特点。在传统社会非主流的价值传播渠道难以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其影响范围非常有限。相对而言,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主流社会认同的价值体系当中,人们的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很强。但是信息的大量传播,特别是主流价值观和非主流价值观和反主流价值观都有了自己传播的便捷渠道,使得人们的价值判断产生困惑甚至障碍,人们的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出现混乱。现代人的心理浮躁和失落感大多源于此。三是传统行为方式受到颠覆性挑战。终生教育是对传统受教育方式的挑战,个人至上是对传统集体主义的挑战,等等。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不再是人们高枕无忧的生活节奏的合理节拍,需要人们随着世界环境、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和个体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适应社会发展。

信息社会的根本说到底是对个体的适应性要求更多地趋向自我选择,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应和积极参与信息社会并融入其中,享受信息社会带给人们的便捷和自由,加强自我修养是不二之途。一方面,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应该旗帜鲜明地得到高扬;另一方面,个体坚持主流价值取向,坚持符合社会潮流的行为方式是个体适应信息社会并在其中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必然选择。逃离和回避是一种消极的应对行为,只会为社会边缘化,最终为社会所抛弃。

3.逃离网络社会的“伪幸福”:让人际生活更美好。现代社会的生活离开网络是难以想象的。截至2011年3月底,中国已备案网站数量达到382万个,网民数量达到4.77亿,[5]互联网正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网络带给人们全方位便捷的同时,的确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具有“正义”与“邪恶”两张面孔。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在人民网与网友交流,中国网民关心现实的热情迅速迸发。一时间,各地执法者纷纷效仿,向网民“求计问策”,邀请网民“灌水”、“拍砖”,主动接受网民监督,一直发展到“网络问责”。这是网络正义的面孔。但是网络还存在邪恶的一面,主要是:隐私的破坏,发布虚假信息、传播低俗和淫秽色情信息、传播不良视频等,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网络环境,而“网络水军”、“删帖公司”等非法网络公关行为更是破坏了网络传播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二是网络文化对当代人理性机能的异化。2008年,西方学者尼古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 在《大西洋月刊》撰文,以《Google是否让我们越变越傻》为题,剖析自己和互联网一代的大脑退化历程。作者写道:“我的思想倒没跑掉——到目前为止我还能这么说,它正在改变。我不再用过去的方式思考了。”正是网络社会的过度化和霸权化,使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虽然出于个体经验,但在网络时代却具有普遍的意义。三是网络成瘾。传统的城市病主要表现在居住、交通、卫生、犯罪、毒品等方面。在网络社会,网络成瘾成为困扰人的新病。所谓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的欲望和依恋,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会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等。在当下,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与上网的方便,青少年网络成瘾正成为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

正是网络的“邪恶”面孔使得相当部分的人对网络产生既爱又恨的心理,极端者甚至愿意远离网络生活在“清净”的世界里。这是有失偏颇、因噎废食的举动。网络带给人们的便利和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拒绝使用意味着远离现代文明。关键是怎样从国家到社会再到每个个体怎样建立有效的防护机制和手段,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杜绝邪恶,而不是“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泼掉”。

4.逃离技术社会的“伪幸福”:让技术生活更美好。当下的人们生活在技术持续进步和对技术进步不断提出新要求的循环之中。一方面,新技术的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要求生活其中的人们适应持续进步的技术更新和技术创造,甚至要求人们在享受技术进步的同时,参与技术更新和适应技术更新带来的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新变化。这就给相当一部分人带来了困扰。一是知识更新加速。对参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人而言,知识更新不仅是必须的,而且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明显增强,接受新的教育,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参与社会建设的人们不得不随时面临的课题。二是技术更新和新技术的现实应用对生活其间的人们提出了相应的适应性素质要求。简言之,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想要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哪怕是在使用新技术的过程中不能适应新技术的要求,也是难以想象的。三是技术社会的表现之一就是技术进步和新技术发明的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层出不穷,无形之中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以及享受品质生活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明显。凡此种种,使一部分人对技术进步产生了恐惧。

问题在于,技术进步是技术社会不可阻挡的潮流。更严重的是在技术社会,就连正常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要想回避新技术带来的不断学习要求也是不能实现的。逃离和回避无法实现,这就为社会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社会而言,技术进步和新技术的应用必须把人性化放在首位,否则新技术不仅难以在社会中广为流传,而且违背了新技术是造福人类而非让人成为新技术的奴隶的基本准则。对个体而言,适应和学习是必须的。适应是被动的过程,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在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的技术社会,只有把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结合起来,把技术进步和人们的经济实力结合起来,才能在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畅。

总之,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迅猛的时代,追求幸福和社会发展之间永远存在着矛盾。要想在社会进步和人们的幸福之间寻求平衡,既要社会发展依据以人为本的历史逻辑顺利前行,也要生活在具体情境中的人们奋发图强,把我们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范燕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哲学研究,1997,(1).

[3]刘崇顺.社会转型的历史起点[J].武汉学刊,2008,(4).

[4]程安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第六届代表大会开幕词[EB/OL].(2010-12-02).http://www chi nacity.org.cn/cstj/zxg g/63322.html.

[5]华春雨.中国网民数量2011年3月底已达4.77亿 备案网站382万个[EB/OL].(2011-05-19).http://www.smelzh.gov.cn/xxh/show.php?itemi d=453.

猜你喜欢

幸福观生活发展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评《当代中国青年幸福观及其培育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浅谈高职院校“奋斗幸福观”教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现状、问题及对策
领导干部正确幸福观的着力点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