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心雕龙·原道》篇的哲学思想

2013-12-12丁雪松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年6期
关键词:原道玄学刘勰

丁雪松

一、刘勰所处时代的思想背景以及身世遭际

(一)思想背景

刘勰所处的宋齐梁时代,豪门世族过着淫靡的生活,当时淫文破典的浮靡文风正是世族奢靡生活的反映。宋齐两代的君主都出身素族,他们取得政权后,既要依靠豪门世族的支持,又要依靠儒家的礼制来进行统治。魏晋时期的儒、道、佛并存,它们之间是相互矛盾的,也是相互融合的。

从思想史的发展来说,刘勰所处的齐梁时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强调三教合流,从东汉末年起,儒教开始衰落。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的正统观点已经被佛、道等思想所冲破,是玄学(道家学说的变种)和佛教的鼎盛时期。士族阶层崇尚虚无,消极避世,以清淡高妙的玄理点缀风雅,炫耀才华,掩饰其精神上的空虚。然而儒学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学说和统治思想,虽然这一时期比较萧条,但仍然是有势力的。它不可能被统治阶级完全抛弃。到了刘宋时期,儒学开始复兴,在刘勰所处的齐永明年间,儒学开始兴盛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文学自觉的时代。

(二)身世遭际

《梁书·刘勰传》①记:

“刘勰,字彦合,东莞人。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刘勰在佛寺研习佛经十余年,深受佛家的思想影响。他撰写的《灭惑论》提供了明证,其中有“妙法真境,本固无二。佛之至也,则空玄无形,而万象并应;寂灭无心,而玄智弥照。幽数潜会,莫见其极”等理论。

又据《梁书·刘勰传》:“天监初,起家奉朝请,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迁车骑仓曹参军,出为太末令。政有清绩,除仁南康王记宝,兼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其青年时代的寺庙生活并没有磨灭其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而且在 《文心雕龙·序志》:“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所以,在思想上,刘勰是积极的儒家信徒。

二、《原道》篇蕴含的儒家哲学思想

《说文解字》②对“儒”的解释是:“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儒”。儒家哲学的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 (前551~前 479)。春秋末期,“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儒家即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学派。儒家内部,不论政治观点和哲学观点,都有差别和对立。但是,作为一个学派,儒家有其共同的思想特征:宗师孔子,视其言行为最高准则;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德,以为行为准则;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常,以为人伦日常。

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篇中蕴含了儒家哲学思想,依据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阐释。

(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基本观点,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离。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董仲舒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原道》篇中便有此种思想的继承。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行:盖此道之文也。”

《周易·坤·文言》:“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玄黄”是天地的颜色。又《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韩康伯注:“刚柔交错,玄黄相杂。”正义:“言万物递相错杂,若玄黄相间,故谓之文也。”文章从天地中来,与自然相结合。《易·离》:“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觳草木丽乎土。”正义:“丽为附著也。《易·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论语·泰伯》:“焕乎其有文章。”日月的形态、山川的纹理都是文章的源泉。《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正义:“天有悬象而成文章,故称文也;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此已有明证。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儒家哲学从先秦开始,便从两条路线——义理之天和自然之天,推进着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和天命以及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

“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资;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赍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而。”

《易》:“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又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毛西河《仲氏易》引王湘卿云:“虎文疏而著曰炳,豹纹密而理曰蔚。”正义:“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然亦润色鸿业,如豹纹之蔚缛,故曰:‘君子豹变’也。”文章的优劣,与是否来自于自然有关,这正是继承了儒家的“自然之天”的思想。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而乾坤两位,独制《文言》。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

《易·贲》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李翔《杂说》:“日月星辰经乎天;天之文也;山川草木罗乎地,地之文也;志气言语发乎人,人之文也。”《易·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正义:“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太极太初也。”《易·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易·系辞下》:“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正义:“谓卦为万物象者,法像万物,犹若乾卦之象法像于天也。”“《乾》卦为天而高,《坤》卦为地而卑,二者有固定部位,故曰:‘两位’。”《易·复》彖辞:“复其见天地之心乎。”王弼注:“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正义:“天地养万物以静为心……寂然不动,此天地之心也。”这里说《乾》、《坤》两卦所以独制《文言》,是因为言语在文饰,是天地之本心,意思是说人之有言语,而言语又有文饰,是自然本有的特点。

(二)贬恶扬善的人性论

人性论是人类对自我本质的认识,是人生哲学与伦理道德学说的理论基础,因而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家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也就是说,人的道德观念是天赋的、先验的、与生俱来的。以义理之天或道德之天为基础,《大学》说“明明德”,《中庸》说“自诚明”,都以“明”言道德天赋。刘勰的《文心雕龙·原道》篇中,也有关于人性观点的体现。

“文之为德也大矣。”“德”,文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即文的形、声、情。像天地的颜色形状,是“道”的表现形式(周振甫《文心雕龙译注》)。刘勰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文学的本质是:道是其内在实质,而文是其表现形式。“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这种道德应该是最高的了。所以刘勰倡导的“道”要有中庸之德。“德”是“道”的运动表现形式。③

“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只有人和天地相配,孕育灵性,这叫做“三才”。《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畫而成卦。”人要与天地结合,而且要具备阴阳相交、刚柔并济、仁义结合,而“仁义”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唐虞文章,则焕乎始盛。”唐尧、虞舜时代的文章,文采焕发兴盛起来。《论语·泰伯》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为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焕”,鲜明。孔子认为,尧真是了不得,真高大,只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尧能够学习天。他的恩惠实在是广博,老百姓真不知该怎样称赞他。他的功绩实在太崇高了,他的礼仪制度也真够美好了。孔子推行尧舜时代的礼仪,也是他政治主张的主要观点,刘勰也推崇那时期的文章。

“逮及商周,文胜其质,《雅》、《颂》所披,英华日新”。文王作繇辞在商代,雅、颂是周时诗,可以说明商周文胜。④《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三)社会本位的道德理想

社会相对个人而言。社会本位指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决定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必须以社会价值为转移。也就是说,儒家伦理的最终价值取向不是个人,而是社会。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这是儒家哲学最突出的特征。

“光采玄圣,炳耀仁孝”,道的精义既使伟大的圣人显示了光彩,又宣扬光大了仁义忠孝。《论语·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悌是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可以看出,刘勰的“道”,是发扬“仁孝”的途径。

三、《原道》篇蕴含的道家思想

(一)道法自然

道,浑沌而成,先天地生,是效法自然而形成的宇宙本体和规律法则,道一而生天地阴阳二气,阴阳交合而生成和谐之气,阴、阳、和三气生成万物,因此,道是“天地之母”、“万物之宗”,是一切事物产生的动力和最后的归宿。⑤

“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与天地一块产生的是什么东西呢?是谓“道”。《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不分离,合而为一的思想。“人”是“道”的直接执行者,既然人与自然并生,道法自然。

“至如林籁结乡,调如竽瑟;泉石激韻,和若球鍠。故形立则章成矣,生发则文生矣。夫以无识之物,郁然有彩,有心之器,其无文欤?”至如风吹林木发出声响,协调得像是吹竽弹瑟;泉水激石形成声韵,和谐得犹如击磬敲钟。所以事物有了形体,文采自然就形成了,声音发出来韵律也就随之而产生了。那些无意识的物类,都有丰郁的文采,而有心灵的人,怎么能没有自己之“文”呢?《庄子·齐物论》:“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地籁,是众窍孔发出的风声;人籁,则是竹箫所吹出的乐声。刘勰所追求的是天籁,应该遵从自然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道效法自然。

(二)虚其心

道,空虚不盈,清静无为,永远存在,顺应自然,实际上又无所不为,永不穷尽,养育万物,除旧更新。万物依靠道而生,道养育万物而成。虽然如此,道无私无欲,不推辞,不占有,不主宰,不自大;既可称为小,又可称为大。因为不自大,反而成就了道的伟大。

“为无行之秀气,实天地之心生,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人是五行之秀气的凝聚,实为天地之心而生。心灵产生了而语言得以确立,语言确立了文采得以表现,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老庄《庄子·知北游》:“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道”作为庄子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既是代表宇宙自然天地万物本体的最高范畴,亦是代表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本源。但庄子论“道”的主要目的,却不是探讨宇宙如何生成、如何存在,而是为他的人生追求提供形而上学的宇宙本体论依据。从根本上说,它不是宇宙论概念,而是人生论概念。庄子将宇宙看做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生命从整体而言就是“天”,就是“道”。所谓“道法自然”、“法天贵真”,就是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与自然无为的宇宙生命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庄子一方面认为,“道”、“生天生地”为宇宙之本原;另一方面又认为,“道”“有情有信”,它内化于天地万物之中,并通过他们的生命运动表现出来。⑥

“文之为德也大矣”。“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二十一》),大德的模样,唯有跟随着道而变化。正因为道是万物的本原和归宿,永远存在,所以,可以追溯万物的初始。

四、《原道》篇蕴含的玄学和佛家思想

(一)玄学思想

魏晋玄学兴起,“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文心雕龙·论说》),玄学家几乎无人不谈“自然”。有人把魏晋的时代思潮称为“自然主义”,是有一定道理的。齐梁时期,玄学高潮虽已过去,但在思想界仍有很大的影响,刘勰在《原道篇》中标举“自然之道”不能不说不是受到玄学的启示。⑦刘勰把“道”叫做“自然”、“自然之道”,也吸收了玄学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内涵。《老子》、《庄子》与《周易》被称为“三玄”,是魏晋玄学的理论根源。刘勰杂糅《老子》与《易传》的观点,提出“原道”的观念,应该是和玄学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联的。魏晋时期的玄学家为了论证封建道德、秩序的合理性,把儒家的“名教”说成是合乎“自然”,合乎“道”的。郭象说:“君臣上下,手足内外,乃天理自然,岂真人之所为哉?”他们提出“名教”是“自然”的必然产物,圣人“无为”,德合自然,企图用老庄思想补充儒家思想,建立新的思想统治,以重新巩固封建秩序。

(二)佛家思想

至于佛家中也言“自然”,那是沿袭了道家用语,魏晋时代,佛学与玄学合流,佛理同老庄之道相牵合,道家名词大量掺入佛教著作,佛学之“自然”与玄学之“自然”究竟有什么区别,很难区分。南朝佛学,基本上继承魏晋遗风。

刘勰《原道篇》中的“神理”实际是“自然之道”的同义语。“神理”一词,在《原道篇》中共出现三次:“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研神理而设教”。“道心惟微,神理设教”。《易·观》彖辞:“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正义:“神道者,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所以然而谓之神道。”

刘勰把“道”叫做“神理”,这又把佛教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鬼神观念引入到“道”里,并将它与儒家的天命、天道观念结合起来,使他的“道”既有儒家正统思想的面目,又带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所以黄侃说:“此则道者,犹佛说之‘如’,其运无乎不在,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孰为道之所寄乎?”(《文心雕龙札记》)

五、综述

《序志》篇云:“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按刘勰之意,文章本由自然生,所以篇中数言自然,一则曰:“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二则曰:“夫岂外饰,盖自然而。”三则曰:“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⑧刘勰的“自然之道”的思想是贯穿于《文心雕龙》始末的重要思想。本文也主要论述“道”所蕴含的哲学思想。

学术界关于“道”究竟是什么?对“道”有多种解释。有的认为是老庄的自然之道,有的认为是儒家之道,有的认为是佛道。各有道理,也各失偏颇。

纵观全篇,结合当时的思想背景以及作者的身世经历,其“道”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引下,儒、道、玄、佛多种思想的融合。首先,体现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夫岂外饰,盖自然而”;贬恶扬善的人性论,“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以及社会本位的道德理想,“光采玄圣,炳耀仁孝”。其次,体现道家的道法自然和“虚其心”的哲学思想。最后,《原道篇》中的“道”对玄学、佛家的纯粹哲学观念并没有继承,所蕴含的是在齐梁时期思想的大背景下,玄学、佛家思想对儒道思想的合流。

刘勰高举“自然之道”这面旗帜,目的在于矫正当时盛行的不正之风。正如纪昀所评:“齐梁文藻,日竟雕华。标自然以为宗,是彦和吃紧为人处。”正是指出这一点。

注释

① 梁书·刘勰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② (汉)许慎,撰.说 文解字[M].(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0:162.

③ 文心雕龙[M].王志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2.

④ 文心雕龙译注[M].周振甫,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3.

⑤ 老子[M].饶尚宽,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1.

⑥ 陈德礼.法天贵真:庄子的人生境界论及其美学精神[J].江汉论坛,1997(11):48.

⑦ 蔡钟翔.文心雕龙学刊(第一辑)[M].济南:齐鲁书社,1983:140.

⑧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

[1]张长青,张会恩.文心雕龙诠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310,320.

[2]周汝昌.《文心雕龙·原道》篇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1982.

[3]《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选[C].济南:齐鲁书社,1987:318.

[4]《文心雕龙》义正[M].詹锳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老子[M].饶尚宽,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6]论语译注[M].杨伯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7]庄子[M].陈鼓应,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周易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

[9](汉)许慎,撰.说文解 字[M].(宋)徐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0.

[10]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1]文心雕龙[M].王志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1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原道玄学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探原
——“原道”传统与刘勰的突破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当代玄学报告之“解压”——YY嘛,谁不会啊
《文心雕龙·原道》意旨初探
浅析风水玄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作用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玄学分析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