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园到戏院:晚清至民国时期天津戏曲观演空间的现代变革
2013-12-12王志强
王志强
戏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间,是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方式。天津虽然没有土生土长的戏剧品种,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繁荣,到天津来寻求发展的华北和南方地区的农民及客商,将各种自己原来家乡的戏曲艺术传播到天津。“对天津来说,最具影响的是京剧的发展与兴盛,京剧在天津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娱乐形式”,[1]京剧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北京,由于地理上的便捷优势,京剧在北京形成后不久就传入了天津,并广受欢迎。进入民国后,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京剧界各派名演员竞相来天津演出,他们都把“过天津关”看成检验自己水平高低的标志。因此,戏剧界流传着“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钱”的说法,称天津为京剧的第二发祥地,正说明天津在京剧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
天津在1860年开埠前已经是京畿要地,商业中心、南粮北运的中转站。为满足官僚、商人等富裕阶层日常娱乐消费的需求,在天津这个商业城市,文化娱乐业更是自然便随之发展兴旺,相应的娱乐场所应运而生,特别是传统戏剧演出行业已初具规模,清道光四年(1825年)有诗云:“戏园七处赛京城,纨绔逢场各有情。若问儿家住何处,家家门外有堂名。”[2]这里所说的戏园实际上是重视品茶不重听戏的茶园,可见茶园是达官贵人和纨绔子弟钟情的场所。戏曲这种传统的娱乐消费样式在天津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听戏是天津人一直厚爱的消遣方式之一。一方面演出场所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从早期的茶园到新式的戏剧演出场所的变革升级也鲜明地反映了不同消费阶层的需求和所对应的消费空间的格局及其演化过程。
这个时期的茶园是将观众座位和舞台并置在一个完整空间的建筑体内的室内剧场。戏台一面为背景,另外三面敞开面向观众,是为演员的舞台。观众都围着八仙桌相对而坐,侧着脸看戏。茶园虽然设有舞台提供戏曲演出服务,但实际来茶园消费的人多是以喝茶为主,听戏在其次。观众进茶园不收听戏的费用,只收取茶水资费。如此,当时的茶园主要是人们谈生意的地方。当时没有现代照明设备,茶园的戏曲演出一般在白天进行,晚上结束。冬天白天相对时间比较短,如果白天演出的戏曲还没有终场天就黑了,茶园便在舞台两侧燃烧油松等材料来照明,舞台上总是光线昏暗,满是烟雾,这也是当时重听不重看的由来。此时期的茶园因为不注重演出,消费重心没有在戏曲表演的消费上,演出的舞台设计比较简单。
1870年后,伴随着天津城市建设的发展,天津市区铺设了主要道路,另外北京和天津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娱乐消费的增长,伴以大量戏曲人才涌现,这些因素都大大促进了天津早期茶园的发展。这期间的茶园“主要分布在侯家后、钞关一带,最著名的是被称之为‘四大名园’的金声茶园、庆芳茶园、协盛茶园和裘胜茶园”。[3]6此时的观众,变成听戏为主、喝茶为辅了。
据记载,“四大名园”中“金声茶园”“园内的舞台及后台都是比较窄小的,其中楼下正面全是散座,楼上两侧则为带隔断的包厢”,而“协盛茶园”观演条件更好些:“园内楼上、楼下正面全为散座,楼上的两侧为包厢,楼下的两侧是走廊。于1900年更名为龙海茶园,以舞台规模大而受大众的欢迎”。[3]6由此可见,散座和包厢的设置表现了茶园为了适应观众的不同消费能力而划分了不同的消费区域,观众娱乐消费的需求和消费实力促使了茶园对舞台的改造,这也说明消费空间开始分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伴随着茶园业的不断自我调整更新,茶园陆续有了电灯照明。到清末戏剧内容更加丰富,且借鉴外国形式,大多戏园已普遍使用电灯,电灯在戏曲舞台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观众的视觉审美效果,增强了舞台的演出效果,同样是戏曲舞台现代化的一个明显标志。
茶园是自清朝以来天津民众娱乐消费的场所,到民国初期,传统戏曲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了新的发展,观众对观演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旧有的茶园观演空间、舞台设备及经营模式同样催生了挑战和变革。茶园通过改造来适应新的需求,称谓上也发生了变化,从“茶园”转变为“舞台”、“戏园”乃至“戏院”。具有代表性的戏院多借鉴国外剧院的设计及服务理念,新式“舞台”或者“戏院”的观演空间比旧式的茶园舞台更合理、更具有现代气息。
“大舞台”的出现标志着天津旧有的茶园向现代化戏院的转变和过渡。天津北郊宜兴埠的温世霖出资于1915年建成的大舞台,位于荣吉大街西口,是当时南市规模最大的戏院。大舞台建成后投入使用,开业初期,堪称是天津一流的戏院,梅兰芳、候喜瑞、杨小楼等名家均在此登台献艺。大舞台“建筑为砖木结构,转动式舞台。设池座833个,廊座设条凳,楼上包厢共89个,一级28个,二级29个,三级32个,每厢可容8人,共容纳712人”。[3]221另外“楼下池座和两廊设有6排长板凳(后改为木椅),前后约30余排,一边之一侧的边廊还专门设有女坐席。后台很宽敞而明亮,设有男女化妆室,能供给百余人的大戏班子居住”。[3]6可见,仅池座和包厢中的就可以容纳1545人,再加上“30于排”的长凳上可以坐的观众人数,大舞台成为当时南市地区最大的剧场。大舞台取消了茶座和一些旧式茶园设施,设置了包厢、散座,坐席分上下楼。大舞台在舞台和观演空间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戏院的消费定位和不同消费空间的划分。
春和大戏院的建成是天津剧场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变化。春和大戏院由华中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高春和投资建于1927年,位于当时法租界马家口福煦将军路福厚里。春和大戏院基本上摆脱了旧式茶园的窠臼,天津开始出现了现代化的剧场。“春和大戏院舞台为镜框式,建筑为钢筋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座位1021个。”[3]224舞台所借鉴的镜框式设计是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完善起来的舞台形式,适应了时代潮流。另外戏院舞台设备精良,可以用自有电台在演出时实况对外直播。在提升剧场硬件措施的基础上,春和大戏院也加强了管理措施,例如在制度上取消了杂役人员打“手巾把儿”、索要小费的落后习俗,并制定了预先售票、对号入座的措施。这些改革为戏院创造了良好的演出环境和秩序。
1936年,超大型剧院——“中国大戏院”在法租界建成,戏院开幕的广告自称“冠绝华北,唯我独尊”。[4]1931年周信芳来津在北洋戏院演出,深感剧场设备落后,空间狭小,非常影响演出效果。周信芳向经营惠中饭店的朋友孟少臣指出北洋戏院的不足,认为“北方戏院普遍存在着场地小、座位少、设备老化,而且票价昂贵的弊端,不能平民化,难以维持长久”,[3]6表示愿出资与孟合作并由孟少臣出面在天津建一座现代化剧场,于是,孟少臣多方奔走,并征得梨园界著名艺术家的大力支持,筹集资金20万元,开始创办一座现代化的大戏院。
投资者聘请法国工程师进行设计,1934年开始施工,1936年戏院正式落成。初时起名 “天津大戏院”,后改为中国大戏院。“这是一座钢筋混凝土五层建筑,占地面积2700平方米,拥有2200余座位,楼下分为前、中、后排;二楼正面设30个包厢,东西两侧设特别座,包厢背后为前后排;三楼设散座。剧场内没有一根顶梁主柱,不影响观众视线,而且音响效果很好,演员不需要话筒,坐在三楼最后一排的观众仍能听得很清晰。场内屋顶和二楼墙壁上装有磨砂玻璃灯,光线柔和,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愉悦。其建筑之完美,设备之考究,堪称华北一流。”[3]6戏院有一套管理严格和完善的服务体系。设有两部供观众上下楼用的电梯,电梯旁有电话室,观众可随便使用。观众凭票入场后,服务员按号为观众引座,观众坐定后有茶房为他们倒茶。“开幕首期,马连良的扶风社连演18天,场场爆满,戏院净得纯利2万余元,可谓开市大吉。第二期是梅兰芳剧团演出24天,同样是场场客满,戏院得利7万余元。戏院还清外债后,在剧场东西两侧又建造了配房,从此奠定了基础。”[3]6戏院先进的舞台设计、完善的管理服务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要,同时也给演出场所带来了收益。
以欣赏戏曲特别是京剧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茶园为了适应新的社会消费市场的兴起而转变成为具有西洋剧场设计理念的“舞台”、“戏园”、“戏院”,这标志着中国传统戏曲娱乐被观众一直推崇和喜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近代天津所兴起的现代娱乐形式的竞争与影响下,通过变革升级自身的观演空间来巩固和提升传统娱乐消费市场的竞争实力。
[1]周俊旗.民国天津社会生活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03.
[2](清)崔 旭.念 堂 竹 枝 词[A]//雷 梦 水,等.中 华 竹 枝 词[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450.
[3]周利成,周雅楠.天津老戏园[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4]尚克强,刘海岩.天津租界社会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25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