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3-氨基奎宁二盐酸盐的制备及拆分

2013-10-30可成友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羟胺盐酸盐奎宁

李 波, 可成友

(沈阳化工大学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00142)

(S)-3-氨基奎宁二盐酸盐化学名为(S)-1-氮杂环[2.2.2]辛-3-胺二盐酸盐,是合成帕诺洛司琼、阿扎司琼等消化系统药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国内该化合物的制备需要用到手性胺,而且生成亚胺后,用催化氢化还原,需要用到铂等贵重金属催化,成本较高.本文所用反应试剂便宜易得,操作简便,产率高,品质好.其合成方法是:以3-奎宁酮盐酸盐为原料,由3-奎宁酮与盐酸羟胺作用,生成3-奎宁酮肟后,在醇溶液中用金属钠还原,从而得到外消旋的3-奎宁胺,再用L-酒石酸在甲醇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拆分,并对L-酒石酸进行了回收.

具体合成路线[1-2]如下:

其中,3-奎宁酮盐酸盐可根据相关文献[3-4]自行合成.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药品

3-奎宁酮盐酸盐,ABCR Gmbh& Co.kgin Schlehert;盐酸羟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厂;金属钠,上海振兴化工厂;熔点仪,RY-1型,天津市分析仪器厂;数字式自动旋光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化学纯或分析纯.

1.2 样品制备

1.2.1 3-奎宁酮的制备

将适量的8 mol/L的碳酸钠溶液加入到3-奎宁酮盐酸盐(15.5 g,96 mmol)中,至pH值到10左右.用乙酸乙酯(80 mL)提取5次,合并的有机相转入加有MgSO4的锥形瓶中,干燥过夜.然后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白色粉末固体3-奎宁酮8.6 g,收率:71.2%,mp:138~139℃(文献值:140℃).

1.2.2 3-奎宁酮肟的制备

向250 mL的单口瓶中加入16.2 g(0.1 mol)化合物1(3-奎宁酮盐酸盐),再依次加入无水乙醇、无水乙酸钠、蒸馏水2~3 mL、盐酸羟胺,玻璃棒搅拌,之后将溶液倒入25 mL恒压滴液漏斗中,自然降温到25℃,用玻璃棒研磨三口瓶底,可见溶液中随即有白色固体析出.静置30 min,抽滤,滤饼用5 mL水洗3次,滤饼干燥后得到13.5 g白色固体,产率为80%.

1.2.3 3-氨基奎宁消旋体的制备

向250 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2.2 g(13.6 mmol)3-奎宁酮肟、正丙醇,磁力搅拌10 min,配上冷凝管且上接油鼓泡器,隔绝空气回流.取金属钠分次加入,反应剧烈,回流明显,投料后继续回流,TLC跟踪反应.待反应液冷却后加入乙醇,继续反应1 h,淬灭反应,加入100 mL正丙醇稀释.将反应液缓慢倒入烧杯中或降温至室温,缓慢加入醋酸中和至中性,过滤得醋酸钠.之后将母液浓缩至干,加入10 mL丙酮溶解,过滤除去残留的醋酸钠,母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固体用丙酮洗涤,将白色固体真空干燥得产品1.9 g,产率为80%.

1.2.4 S-(3)-氨基奎宁二盐酸盐的制备

向单口瓶中加入用碳酸钾解析后的盐酸盐2.0 g,用移液管移取10 mL甲醇、10 mL乙醇,混合后加入到单口瓶中,磁力搅拌5 min后,加入L-酒石酸,油浴加热使之回流,完全溶解后,继续回流30 min,自然冷却至室温,有大量黄白色固体析出,静置约12 h,抽滤,滤饼用2 mL的乙醇洗涤2次,干燥之后得到4 g黄白色固体,在甲醇溶液中重结晶之后用碳酸钾解析,过滤,母液减压浓缩至干后再用甲醇溶解,再过滤,向滤液中通入氯化氢气体,重结晶后得产品0.8 g(=24.1°(C=1,H2O),文献值=24.2(C=1,H2O)).mp:313~315℃.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碱解析对肟产率的影响

原料1(3-奎宁酮盐酸盐)的投料量为10 mmol,盐酸羟胺的投料量为12 mmol,碱的投料量为12 mmol,其中碳酸钾以6 mmol计.溶剂为乙醇和水,反应温度为90~100℃.TLC跟踪至原料1点消失为止.反应中用不同的碱解析对产率有一定的影响(见表1),其中以弱碱醋酸钠的影响最大.醋酸钠的价格便宜,储存方便,因此,理想的解析碱为醋酸钠.

表1 不同碱解析对产率的影响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alkali types to the yield

2.2 不同碱用量对肟产率的影响

原料1(3-奎宁酮盐酸盐)的投料量为10 mmol,盐酸羟胺的投料量为12 mmol,溶剂为乙醇和水,反应温度为90~100℃,改变碱的用量,其对反应的影响如表2所示.TLC跟踪反应至原料1点消失为止.由表2可以看出:相对于酮的摩尔量为1.2倍量的碱,可以完全解析盐酸羟胺,而且反应产率较高,是理想的投料比.

表2 碱的用量对反应的影响Table 2 The influence of alkali dosage to the yield

2.3 盐酸羟胺用量对肟产率的影响

原料1(3-奎宁酮盐酸盐)的投料量为10 mmol,醋酸钠解析,用量与盐酸羟胺相同,溶剂为乙醇与水,反应温度为90~100℃.TLC跟踪反应至原料1点消失为止.由表3可以看出:1.2倍量的盐酸羟胺的用量可以使原料完全反应,并且反应产率较高,是理想的投料比.

表3 盐酸羟胺用量对反应的影响Table 3 The influence of hydroxylamine hydrochloride dosage to the yield

2.4 溶剂配比对肟产率的影响

原料1(3-氨基奎宁盐酸盐)的投料量为10 mmol,盐酸羟胺的投料量为12 mmol,醋酸钠解析,投料量为12 mmol,溶剂配比是原料1的5倍,如1 g原料1加入5 mL乙醇、2.5 mL水,为V(乙醇)∶V(水)=2∶1,依此类推,反应温度为90~100℃.TLC跟踪反应至原料1点消失为止.溶剂配比对反应的影响如表4所示.

表4 溶剂配比对反应的影响Table 4 The influence of solvent ratio to the yield

由表4可以看出:乙醇与水的配比为2∶1和4∶3时,反应产率较高.为了在反应中尽量减少溶剂,控制成本,选择乙醇与水的配比为2∶1作为理想的溶剂配比.

2.5 还原剂的选择

由于金属复氢化合物还原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及产率高的优点,其是广泛使用的还原剂.考察硼氢化钠、四氢铝锂、硼氢化钾等不同复氢化合物还原剂及金属钠、金属铁还原剂(由肟到胺常用),结果见表5.由表5可以看出:四氢铝锂、硼氢化钠、硼氢化钾并非是此反应的良好还原剂,金属铁也不能还原,在上述还原反应中,TLC跟踪显示,并没有其它重排等主要的副产物生成,金属钠还原,产率较高,是理想的还原剂.

表5 还原剂的选择Table 5 The choice of reductant

2.6 消旋体的拆分

利用手性酸与3-氨基奎宁成盐,由于两种构型的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得到了单构型的盐.用L-酒石酸拆分3-氨基奎宁,溶剂为5倍量,V(甲醇)∶V(乙醇)=1∶1,回流后,缓慢降温至5 ~8℃,得到S-3-氨基奎宁,产率40%.并对拆分剂L-酒石酸的回收也进行了研究:向水层中依次加入适量 HCl、BaCl2、H2SO4,硫酸钡白色沉淀析出,酒石酸溶于水,抽滤后冰冻,有大量酒石酸晶体析出,达到了回收的目的.气相分析每一个样品,需要时间为35 min左右,出峰时间在29.5 min,EE值99%,两种构型可以完全分开.消旋体、S-构型GC图谱如图1、图2所示.L-酒石酸拆分后,重结晶后解析,衍生进针.

图1 消旋体GC图谱Fig.1 The GC of racemate

图2 S-构型GC图谱Fig.2 The GC of S-configuration

3 结论

(1)优化了(S)-3-氨基奎宁二盐酸盐的合成工艺,以3-奎宁酮盐酸盐为原料,与1.2倍量盐酸羟胺反应,乙酸钠解析盐酸羟胺,5倍量V(乙醇)∶V(水)=2∶1 为溶剂,生成中间体 3-奎宁酮肟,之后在正丙醇中用金属钠还原,得到3-氨基奎宁,与盐酸成盐后,提纯,总产率95%.

(2)肟易吸潮,浓缩至干后尽快使用;胺化反应,注意试剂的干燥,水分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3)采用可回收的拆分剂替代昂贵的金属催化[5]反应,节省资源的同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 Kalpana Bhandan,Shipra Sivastava,Ginja Shankar.Synthesis of Tetrahydronapthyl Thioureas as Potent Appetite Suppressants[J].Bio.Med.Chem,2004,12(15):4189-4196.

[2] John T Colyer,Neil G Anderson,Jason S Tedrow.Reversal of Diastereofacial Selectivity in Hydride Reductions of N-tert-butanesulfinyl Imines[J].J.Org.Chem,2006,71:6859-6862.

[3] Christopher J Swain,Eileen M Sewad.Identification of a Series of 3-(Benzyloxy)-1-azabicyclo[2.2.2]octane Human NH1Antagonists[J].J.Med.Chem,1995,38:4793-4805.

[4] Antonio Morreale,Enrique Galvez-Ruano,Isabel Iriepa Canalda.Arylpiperazines with Serotonin-3-antagonist Activity[J].J.Med.Chem,1998,41:2029-2039.

[5] 刘玉海,王德才.S-3-氨基奎宁二盐酸盐的合成[J].化工时刊,2005,19(2):12-13.

猜你喜欢

羟胺盐酸盐奎宁
微波辅助羟胺降解全氟辛酸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羟胺阻聚剂的筛选与应用
盐酸羟胺的合成与生产方法
基于LC-MS/MS的咖啡酰奎宁酸异构体鉴别方法研究
光学纯(R)-3-奎宁醇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环己酮肟水解法合成硫酸羟胺的反应新工艺
HPLC法测定4硝基苯丙胺盐酸盐中有关物质2硝基苯丙胺盐酸盐的含量
1,4-硫氮杂庚烷盐酸盐的简便合成
半胱胺盐酸盐对奶牛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聚六亚甲基胍基盐酸盐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