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染废水中Pb2+、Hg2+、Cu2+和Zn2+的微生物吸附研究

2013-10-30臧淑艳李盼盼李笑妍侯雪敏尹利利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黑曲霉单胞菌吸附剂

臧淑艳, 贾 晨, 李盼盼, 李笑妍, 侯雪敏, 尹利利, 马 原, 张 洋

(1.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142;2.解放军65735部队68分队,辽宁丹东 118010;3.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 102249)

重金属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是现代工业特别是矿业的发展使人类对重金属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造成不少重金属进入水和土壤中.例如,Pb2+、Hg2+、Cu2+和 Zn2+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主要来源于仪表厂、食盐电解、贵金属冶炼、化妆品、照明用灯、燃煤、水生生物等.大量留存于环境中的重金属物质以各种化学状态存在,即使浓度小,也会在各级食物链中逐步浓缩,从而造成公害[1-2].

传统处理重金属一般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离子交换、反渗透、氧化还原、电解和膜分离等,这些技术存在的最大缺点在于处理低浓度的重金属废水时,处理的成本高,而且常伴有二次污染[3-5].从一些研究报导来看,各种微生物结构复杂、代谢产物多样,这使其吸附重金属的行为与物理化学吸附行为有较大差异,而微生物法处理重金属污染废水具有独特的优势[6-8].连宾等[9-11]报道了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对多种重金属废水的絮凝作用,证明其在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重金属的微生物吸附技术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尤其是在低质量浓度下(1~100 mg/L),微生物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费用低、对重金属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吸附设备简单、易操作等优点[12-14].因此,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十分必要.

本研究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的技术,首次将黑曲霉真菌和假单胞菌联合,以其发酵液为吸附剂,探讨它们对模拟污染废水中Pb2+、Hg2+、Cu2+和 Zn2+的吸附性能,阐述它们联合对重金属吸附所起协同还是拮抗作用,以便为环境部门处理废水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假单胞菌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黑曲霉真菌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友情提供.

1.2 主要仪器

SG-921型双光数显测汞仪,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自动手提式灭菌器(YXQ-LS-18SI型),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原子荧光光谱仪(SK2003AZ型),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数显电热恒温培养箱(JS061型)、数显双层气浴振荡器(ZD-85型),金坛市杰瑞电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JA203N型),上海海康电子仪器厂.

1.3 培养基

1.3.1 黑曲霉和假单胞菌扩大生长培养液

基本组成(1/L):200 g土豆浸出液,20 g葡萄糖,pH自然;假单胞菌的营养琼脂配方:NaCl 5 g/L,牛肉浸粉 3 g/L,蛋白胨10 g/L,纯净水1 000 mL,pH值为7.2~7.4.

1.3.2 制备吸附剂

取出4℃斜面保存的菌种,放置使其达到室温.无菌条件下接种在液体生长培养基中,放入摇床,29℃、150 r/min条件下培养24 h,4℃冷藏备用.

1.4 实验方法

1.4.1 菌体对重金属的吸附实验

菌体的称量:对于真菌采用直接称重的方法;对于细菌,将培养12 h的菌悬液在590 nm下测定OD值,每次使用相同体积、相同OD值的菌悬液,OD值高的用无菌水逐级稀释.

重金属的吸附实验:取一定浓度一定体积的金属离子(Pb2+、Hg2+、Cu2+和 Zn2+)液体,将上述真菌和细菌菌体分别按质量和体积加入实验溶液中,29℃、150 r/min摇瓶培养.取样后8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b2+、Cu2+和 Zn2+)和测汞仪(Hg2+)分别测定残余离子浓度.以相同操作但不加菌体的重金属离子溶液作为对照,每个样品重复4次.吸附率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qex是吸附率(mg/g),c0、c分别为对照溶液金属离子浓度和实验样品金属离子浓度,V为溶液体积,n为稀释倍数,m为菌体质量(g).

1.4.2 金属离子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将一定浓度的金属离子(Pb2+、Hg2+、Cu2+和Zn2+)溶液加蒸馏水稀释成不同浓度梯度,将它们的pH值调为5.0~6.0,然后取50 mL,加入10%(体积分数)菌体,28℃、150 r/min摇瓶培养24 h后取样,测定上清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残留量.

1.4.3 吸附剂用量对模拟废水中Pb2+、Hg2+、Cu2+和Zn2+去除的影响

模拟废水是由 Pb2+、Hg2+、Cu2+和 Zn2+4种金属离子组成.设计5组实验,每组加菌总量(黑曲霉真菌和假单胞菌)是样品溶液的0%、2%、6%、10%、14%(体积分数),黑曲霉真菌和假单胞菌的体积比例是1∶1.其他条件选用上述实验的最佳值,实验方法同上.

1.4.4 金属离子吸附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将含4种元素的重金属溶液50 mL装入250 mL三角瓶中,加入5 mL的吸附剂,在25℃、150 r/min条件下,于振荡器中振荡,吸附不同时间:0、20、40、60、480、960、1 440 min.离心,取上清液,测量吸附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每个样品4个平行.

1.4.5 有机物对模拟废水中金属离子吸附率的影响

选择3种多环芳烃(菲、芘、苯并芘),在模拟废水中分别加入60 mg/L,吸附一定时间,然后去除菌体,分别测定上清液中重金属离子.其他条件和计算方法同1.4.1.

1.4.6 温度对金属吸附率的影响

实验分成4组,每组金属离子吸附实验的温度分别为25、30、35、40℃,其他选用上述实验的最佳条件,实验方法同上.

2 结果与讨论

2.1 金属离子质量浓度选择

金属离子质量浓度对吸附率有很大影响.由图1可以看出:在一定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0~80 mg/L),随着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黑曲霉真菌和假单胞菌对 Pb2+、Hg2+、Cu2+和Zn2+的吸附率都随之增加,基本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行为[12].但是当质量浓度大于80 mg/L时,2株菌对4种金属离子的吸附率逐渐降低.60~80 mg/L对此4种金属离子是最佳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在同一质量浓度情况下,4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大小为:Zn2+>Pb2+>Cu2+>Hg2+.

图1 浓度对几种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Fig.1 Influence of concentration of several metal ion on biosorption

2.2 加菌量对 Pb2+、Hg2+、Cu2+和Zn2+吸附率的影响

吸附剂越多可以提供越多的吸附位点,从而提高金属离子去除率,但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造成浪费.相反,如果吸附剂量偏低则提供的吸附位点较少,金属离子去除率必然降低.因此,合适的微生物剂量至关重要.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加菌量的增加(0% ~10%),几种金属吸附总量显著上升;当吸附剂总量从10% ~14%时,金属离子的吸附率提升缓慢.从能源节约的角度考虑,以下实验加菌总量定为10%(体积分数),即黑曲霉真菌和假单胞菌分别为5%(体积分数).

图2 加菌量对金属吸附率的影响Fig.2 Influence of biosorption dose on metal ion biosorption

2.3 最佳吸附时间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范围内,金属离子去除率随金属离子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吸附时间超过一定范围,金属离子可能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去除率增长缓慢,或者负增长(解吸速率可能大于吸附速率);并且吸附时间增长,会造成能源上的浪费.由图3可以看出:20 min到1 440 min时间范围内,金属去除率整体上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是变化不是很大(除了Cu2+).去除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被吸附的金属离子逐渐增加,微生物吸附剂的表面吸附位点逐渐充分利用;另一方面某些金属离子通过微生物自身代谢从溶液中去除,从而加大了金属离子的去除率.综合考虑,以下实验吸附时间均采用20 min.

图3 吸附时间对金属吸附的影响Fig.3 Effect of sampling time on adsorption

2.4 有机物对模拟废水中金属离子吸附率的影响

现在的多数重金属污染废水中往往污染的种类表现为复合污染,即既有重金属也有有机污染物.所以在通过微生物吸附去除重金属的试验中,有机物的影响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持久有机污染物则是重点考虑的对象.菲、芘、苯并(a)芘属于多环芳烃类,是典型的持久有机污染物,自然环境下难于降解.

由图4可以看出:菲、芘、苯并(a)芘对上述试验中的4种重金属的去除均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大小顺序如下:菲>芘>苯并(a)芘.这可能和这几种有机物的分子大小有关.

图4 有机物对4种金属离子吸附的影响Fig.4 Influence of organic compounds on adsorption

2.5 温度对模拟废水中 Pb2+、Hg2+、Cu2+和Zn2+去除的影响

温度对金属吸附试验很重要,温度稍高,离子活动较快,几种金属离子能够快速占据微生物吸附剂的吸附位点,同时温度过高也会加快解吸的速度.因此,适宜的吸附实验温度范围很关键.

由图5可以看出:当实验温度从25~35℃,Pb2+、Hg2+、Cu2+和 Zn2+吸附率缓慢上升,但是变化幅度较小;当温度高于35℃时,Pb2+、Hg2+、Cu2+和Zn2+的吸附率略有降低.考虑能源与吸附率的综合结果,以后实验的温度采用室温25℃.

图5 温度对金属吸附的影响Fig.5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adsorption

3 结论

探讨了黑曲霉真菌和假单胞菌对模拟废水中Pb2+、Hg2+、Cu2+和 Zn2+的吸附.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最佳吸附浓度范围是60~80 mg/L;在同一浓度情况下,4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大小为Zn2+>Pb2+>Cu2+>Hg2+;最适合的加菌总量为10%;吸附时间为20 min;菲、芘、苯并(a)芘对Pb2+、Hg2+、Cu2+和 Zn2+的去除均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大小顺序为菲>芘>苯并(a)芘;最适合的实验温度是25℃.

[1] 张汉波,王力,沙涛,等.从铅锌矿渣中分离的微生物对重金属吸附特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4,24(5):34-37.

[2] 张建民,王转斌.重金属离子对酵母影响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9,26(1):73-83.

[3] 王翠苹,常颖,孙红文,等.电气石和微生物对水溶液中铅吸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34(7):12-16.

[4] 石杰,刘晓岚.用固定生物材料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98(6):30-31.

[5] Morel F M M,Kraepiel A M L,Amyot M.The Chemical Cycle and Bioaccumulation of Mercury[J].Annu.Rev.Ecol.Syst.,1998,29:543-566.

[6] 蔡佳亮,黄艺,郑维爽.生物吸附剂对废水重金属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和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27(4):1297-1305.

[7] 赵美萍,劭敏.环境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40-244.

[8] 连宾,莫彬彬.胶质芽孢杆菌吸附汞离子的机理及吸附平衡参数的定量关系研究:中国,CN201210017215[P].2012-11-24.

[9] Lian Bin,Chen Ye,Yuan Sheng,et al.Study on the Flocculability of Metal Ions by Bacillus mucilaginosus GY03 Strain[J].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4,23(4):380-386.

[10] Chen Ye,Lian Bin.Ability of Bacillus Mucilaginosus GY03 Strain to Adsorb Chromium Ions[J].Pedosphere,2005,15(2):225-231.

[11] Lian B,Chen Y,Zhao J,et al.Microbial Flocculation by Silicate Bacterium Bacillus Mucilaginosus:Applications and Mechanisms[J].Bioresource Technol,2008,99(11):4825-4831.

[12]刘刚,李清彪.重金属生物吸附的基础和过程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2,28(1):17-21.

[13]王亚雄,郭瑾珑,刘瑞霞.微生物吸附剂对重金属的吸附特性[J].环境科学,2001,22(6):72-75.

[14]曹姝文,袁启顺,梅作汉,等.重金属废水治理试验[J].水处理技术,2002,28(1):52-54.

猜你喜欢

黑曲霉单胞菌吸附剂
固体吸附剂脱除烟气中SOx/NOx的研究进展
用于空气CO2捕集的变湿再生吸附剂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复合诱变选育耐高温高产葡萄糖酸盐的黑曲霉菌株
黑曲霉产纤维素酶混合发酵条件的研究
酶法制备黑曲霉原生质体的条件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茶籽壳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