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能力群体间差异与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改进研究——北京交通大学在校研究生问卷调查分析

2013-10-21李德娟

河北科技图苑 2013年3期
关键词:被访者研究生素质教育

李德娟

(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 北京 100044)

1 导言

信息素质教育是在当今信息环境快速变化的条件下,通过课堂教育、专题培训和网上教学等形式,提高人们信息素质的过程。我国相当多的高校,都已开设信息素质教育相关课程,学生的信息搜集和获取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但高校图书馆对学生的信息行为特征、信息能力差异和信息教育需求倾向关注不够,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尚未能很好满足学生的需求[1]。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应大力加强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实现创新,这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共识[2]。

对于如何改进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有关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王爱霞提出应通过强化信息意识宣传和加强文献信息检索教学等途径改进信息素质教育[3]。李春光认为应通过加强高校图书馆合作、改革文献检索课程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来改进信息素质教育[4]。王美琴认为应充分应用Web2.0 常见技术和工具来提高教学效果[5]。李琴强调应通过实时咨询和网络资源进一步发挥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6]。这些研究对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学界对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群体差异性的研究非常不够。

高校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如文理科之间和不同年级之间,在信息能力和信息诉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应该在准确把握不同学生群体之间信息能力和信息诉求差异性的基础上,对课程设置、讲授内容和教育形式等进行改革,以实现因人施教、因需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信息素质教育的效果。为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群体信息能力差异,并就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改进提出针对性建议,我们于2011年10月对北京交通大学在校一二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因为三年级研究生处在找工作和撰写学位论文阶段,故没有调查这些研究生。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利用全校研究生院全体研究生名册,根据各院系在校研究生数量的相对比例,随机抽取400位研究生进行调查。经检查核对,最后共获得有效问卷350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5%。全部被调查者中,理工专业学生234人,占66.9%;人文社科专业学生116人,占33.1%;一年级研究生177 人,占50.6%;二年级研究生173 人,占49.4%;男 性201 人,占57.4%,女 性149 人,占42.6%。本文拟通过对350名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对学生信息能力群体间差异以及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改进进行研究。

2 不同群体学生信息行为现状

2.1 对各类信息资源使用情况不同

调查表明,高校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中,使用的信息资源来源以图书馆专业资源为主,并呈现多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特征。从表1中可以看出69.1%的被访者以图书馆资源为主配合使用网络搜索引擎,显示出高校图书馆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信息提供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28.6%的被访者以网络搜索引擎为主,配合使用图书馆资源;30%左右的被访者使用专业论坛和免费性综合性网站或政府网站;12.9%的人使用专家学者的博客网站信息。需要指出,仍有28.9%的人使用纸本书和期刊,显示传统的资源提供方式仍在信息资源的提供中占重要地位。从专业比较来看,理工专业学生对图书馆资源和专业性网络信息的使用率较高,而人文社科专业对一般网络信息和免费网站及纸本信息资源的依赖度较高,表明这两类学生在信息资源使用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表1 学生学习研究中各类信息资源使用情况(%)

2.2 接受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较大差异

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是高校学生提高学习研究能力和效率的重要途径。由表2 可知,大部分被访者都使用过高校图书馆的借还书服务(83.7%)和电子数据库检索服务(66.9%),反映出这两项服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职能中的重要地位。也有近一半的学生使用过书刊阅览服务,有36.6%的人使用学术资源门户服务。但学生们对图书馆的一些新兴服务项目,如文献传递、信息咨询和馆际互借等信息服务的利用率不高,只有10%至20%左右的人利用过这些重要的信息服务方式。从专业差异来看,理工专业学生对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和新兴服务项目利用率较高,而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则比较低,表明这两类学生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使用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表2 学生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使用情况(%)

2.3 利用外文信息资源存在差距

熟悉和充分利用本专业外文数据库,是在校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调查表明,高校研究生对专业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只有33.7%的被访者经常使用外文专业数据库,有60%以上的人都不经常使用,更有7.4%左右的人从来不使用。当问到不经常使用的原因时,大部分人是因为不熟悉外文数据库,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因为外文水平不够。从专业比较来看,理工专业学生对专业外文数据库的利用情况要远远好于人文专业学生。从表3 可以看出,理工专业被访者中有41.0%的人经常使用外文专业数据库,而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这一比例只有19.0%(见表3)。

表3 学生使用专业外文数据库情况(%)

3 不同群体学生信息能力差异

信息素质教育对高校学生信息能力提升有重要影响。我国高校图书馆从上世纪80年起就开始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教育过程以文献检索课为核心。后来,教育部大力提倡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在内的素质教育,文献检索课改为信息检索课。除文献检索课外,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还包括网上课程、在线培训和图书馆导游等多种形式。信息素质教育对提升高校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调查显示,有62.6%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过信息检索或类似课程,有61.5%的研究生参加过信息素养方面的讲座。而且,学习过信息检索或类似课程的学生,其各项信息能力要明显高于未学习过的学生;参加过有关信息素养讲座的学生,其各项信息能力也明显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见表4)。

表4 信息素质教育经历与信息能力

3.1 信息获取能力存在差异

信息获取能力是信息能力的首要方面。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对于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而言,信息获取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否熟练利用专业数据库而非一般搜索引擎来检索文献,能否知晓和通过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和引证咨询等深层次信息服务获得附加值更高的稀缺信息的能力等[7]。我们在调查中,从专业数据库检索、网络搜索引擎应用、文献传递使用、信息咨询服务、馆际互借、书刊阅览、专业论坛和专家博客利用等八个方面,来衡量被访者的信息获取能力。有过上述某种方式获取过信息,则记为1分,否则为0分;在权重设计上,电子数据库检索、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的相对权重为2,其余项目相对权重为1。这样,我们便得到取值在0到1之间的信息获取能力指数。结果发现,理工专业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指数为0.39,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为0.36;一年级研究生信息获取能力指数为0.37,二年级研究生为0.40(见图1)。这反映出人文社科专业、低年级学生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弱。

图1 不同群体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差异

3.2 信息判断能力存在差异

对信息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进行准确判断,是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信息能力的重要要求。在调查中,我们对信息判断能力设置了一个四刻度量表进行测度。“不能”对所浏览信息的权威性做出判断记0分,“不好说”记1分,“能大概判断”记2分,“能准确判断”记3分。然后对被访者这一得分进行标准化,即让其除以3,便得到取值为0至1的信息判断能力指数。结果表明,人文专业学生信息判断能力指数为0.56,显著低于理工专业的学生(0.67);一年级研究生信息判断能力指数为0.61,显著低于二年级研究生(0.69)(见图2)。

图2 不同群体学生的信息判断能力差异

3.3 信息管理能力存在差异

高校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不仅要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到相关信息,更要有效地利用和管理信息。能否利用现代文献信息管理工具,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和研究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8]。在调查中,我们主要通过文献电子化管理能力和开源软件使用能力,来衡量被访者的信息管理能力。首先,调查被访者使用NoteExpress、Endnote、Refwork和Zotero的情况,每使用过一项就得1 分,然后用此得分除以4,得到取值在0到1之间的文献电子化管理能力指数。另外,我们询问被访者使用RSS、鲜果或有道等阅读器,Delicious、火狐浏览器,博客和微博这些开源软件的情况,每使用过一项就得1分,然后用此得分除以6,得到取值在0到1之间的开源软件使用能力指数。结果发现,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文献电子化管理能力和开源软件的使用能力方面,均明显低于理工专业者;低年级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均明显低于高年级学生(见图3)。

图3 不同群体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差异

4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改进措施

4.1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教育内容比较单一,除了信息检索选修课外,信息素养的相关课程很少见,即使是信息检索课也面临边缘化的境地[9];教育方式以上大课为主,缺乏有效地引导与交流机制,往往造成“教师台上主动讲,学生台下随意听”的尴尬局面;信息检索课过多注重于检索技术等理论,不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等[10]。

我们的调查也揭示出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虽然大部分被访者都接受过相关信息素质教育,但仍有40%左右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信息检索之类的课程,目前也没有参加过信息素养的相关讲座。显然,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质教育仍需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二是信息素质教育未能有效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区别对待,因为人文社科专业和低年级学生的信息能力明显较弱,对这类学生群体显然要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信息素质教育。三是学生外文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较为薄弱,需要在信息素质教育授课中增加对外文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文献来源的讲授。

4.2 改进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首先,信息素质教育要根据专业类别区别对待。要适当增加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的课时和投入,拓展其信息搜集和检索的知识面,提高其信息能力。

其次,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应及时更新。大幅增加对大型专业数据库的介绍、文献电子化管理软件、各类开源软件的使用等;大力提高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信息获取和管理的专业化、电子化和网络化水平。

第三,高校图书馆要大力强化外文数据库使用的教育和培训。据调查分析表明,将近七成的在校研究生不经常或从不使用外文数据库。其他高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有56%的研究生对使用外文数据库都有一定障碍,有15% 的研究生“障碍极大”[11]。

第四,在教育方式上,要相对减少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增加主题讲座等形式的比重。调查表明,当问到“你现在希望通过哪种方式接受信息素质教育”时,47.2%的被访者回答希望通过主题讲座的方式,而回答通过上课讲授方式的只有20.2%。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考虑增加在线信息素质课程和远程信息素质教育的提供。

第五,信息素质教育的实施宜早不宜晚,高校图书馆应该在本专科低年级阶段就开始对其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调查表明,在大学阶段接受过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生其各项信息能力均明显优于未接受信息素质教育者。而且,低年级学生更具有学习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热情和渴望,往往也明显高于高年级学生。

[1]陈晓波.研究生信息素质状况及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79-81.

[2]黄晓斌.美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及其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4):65-67,92.

[3]王爱霞,王鸿信.从三所高校问卷调查看我国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8,(4):65-68.

[4]李春光.从美国信息素质标准谈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改革[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4):91-92.

[5]王美琴.Web2.0在研究生信息素养教学中的应用[J].情报探索,2008,(11):13-15.

[6]李琴.发挥图书馆在研究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41-42.

[7]韩欣,熊才发.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初探[J].理论月刊,2009,(11):183-185.

[8]李志勤,陆勤虎.天津大学研究生信息素质状况研究[J].情报探索.2010,(8):46-48.

[9]沈鸥.高校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探讨[J].医学信息,2008,(11):2005-2006.

[10]桂秀梅.中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4):377-380.

[11]项琳.河北高校研究生信息素质的调查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0,(3):88-91.

猜你喜欢

被访者研究生素质教育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人物新闻采访报道应用情感引导的策略分析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一个保洁员的生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