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脂血对Sysmex 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
2013-10-15姚玉轩
李 劲,姚玉轩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已进入全自动化和白细胞五分类时代,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工作效率,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级医院实验室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尤其是日本希森美康公司生产的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凭借着其卓越的检测性能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深受各级医院检验科的青睐和好评,历年来在同类产品中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基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的特殊性,有很多因素影响了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为了更深入了解重度脂血对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各项参数的检测影响,我们对本院2012年5月~8月期间门诊及住院的22例高脂血症患者全血细胞测定校正前后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院2012年5月~8月门诊及住院经检查患有高脂血症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 ,年龄38~71岁。血清甘油三酯为(11.80±1.20)mmol/L,胆固醇为(6.60±0.80)mmol/L。
1.2 方法 (1)仪器和试剂:SYSMEX XT-2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效期内使用,质控品由厂家提供。血脂分析测定使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安徽中科中佳生产的SC-04低速离心机。(2)实验前准备:用乙二胺四乙酸钾(EDTA-K2)2.0 mg/ml抗凝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集患者静脉血2 ml,分2次进行测定,其中第1次做校正前检测,第2次做校正后检测,标本在2 h内进行全血细胞分析。(3)校正前测定:我们将标本混匀后直接上仪器测定,分别记录每份标本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和RBC的各项参数值并将结果归为校正前组。(4)校正后测定:将经校正前测定的标本1000 r/min离心10 min,吸掉上层脂浊血浆部分,用仪器配套血细胞稀释液进行等量替换,混匀后再次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并记录相应的参数值,将测得结果归为校正后组[2]。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检测结果以±s表示,校正前组与校正后组比较作配对t检验。
2 结果
校正前组的PLT、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值均明显高于校正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1),其它参数值与校正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表1 重度脂血标本校正前后检测结果(n=22,±s)
表1 重度脂血标本校正前后检测结果(n=22,±s)
注:与校正后组比较,△P >0.05,**P ﹤0.01。
组别 WBC(×109/L)RBC(×1012/L) Hb(g/L) MCV(fL) MCH(pg) MCHC(g/L) PLT(×109/L)校正前组 4.8±0.20△ 4.62 ±0.12△ 158.1±4.20** 90.2±2.2△ 36.5±1.60** 395.2 ±18.30** 252±20**校正后组 4.7 ±0.30 4.60 ±0.11 133.0 ±4.30 90.4 ±2.1 30.5±1.40 340.6 ±15.60 135 ±18
3 讨论
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原理采用的是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结合核酸荧光染色技术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同时运用鞘流电阻原理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检测[3]。在重度脂血标本检测中,血浆中高浓度的乳糜微粒使大分子增加,聚集性增强,使脂蛋白颗粒增大,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孔时的电脉冲值增大,从而影响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的测定。但是这种影响对RBC和WBC的检测并不明显,因为仪器在测定RBC时,测定液稀释倍数为50 000倍,乳糜微粒经过高倍数的稀释后几乎不对RBC测定造成影响;WBC测定运用的是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不再是三分类血球仪采用的电阻抗原理,因此其测定值也不受影响。由于在PLT测定时预稀释只有500倍,乳糜微粒在通过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微孔时被误认为是血小板,造成结果增高。高血脂对Hb的影响是因其血浆浊度大,而Hb的测定是通过比色法实现的,这必然使Hb测定结果增高[4]。
本资料实验结果显示,重度脂血对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多项参数有一定影响,在检测之前,我们应将所有待测标本进行仔细检查,可以通过将标本室温静置数分钟以发现重度脂血标本,然后针对重度脂血标本行低速离心分离出浑浊血浆后,用等量血细胞稀释液替代浑浊血浆再进行测定以消除或减少其给检测结果带来的误差,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实验数据。
[1]熊立凡,李树仁.临床检验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51.
[2]徐龙强,隋 静,于维林,等.高脂血和高白细胞因素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干扰校正分析[J].检验医学,2008,23(5):489.
[3]伍柏青,傅新文.当代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技术原理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4):391-392.
[4]张时民.五分类法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原理和散点图特征[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8,14(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