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对骨癌痛模型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的影响

2013-10-11赵文麟赵文树黄洪伟仲丽丽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骨癌内啡肽下丘脑

赵文麟,赵文树,黄洪伟,仲丽丽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上海龙华医院,上海200032;3.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素问·保命全形论》篇载:“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灵枢·刺节真邪》亦谈:“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故对实验用动物采用电针“调气”,即调节机体的气血运行。本实验观察电针攒竹穴对骨癌痛大鼠所引起的下丘脑神经元结构中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含量的改变,说明电针对骨癌痛的影响和调节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重70~80 g雌性Wistar大鼠1只,SD雌性大鼠40只,体重180~200 g,由山东省青岛市派特福德白鼠养殖专业合作社提供。购入后适应饲养1周,清洁饮水,自由摄食,每次行为实验前均进行环境适应性训练,以排除应激干扰。行为学测定时间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按随机数字表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株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提供,10%水合氯醛(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abbit anti-β-EP试剂、DAB显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JL-C2刺激器(与上海嘉龙教仪厂合作改装),0.22 mm×13 mm针灸针(苏州东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YLS-3E电子压痛仪(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设备站),YLS-6B智能热板仪(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韩氏电针仪LD202H(北京华卫公司),Bx-600光学显微镜(上海仪圆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眼科手术器械、针、线、血管钳、镊子等。

1.3 模型制备

将1只重70~80 g雌性Wistar大鼠腹部注射入制备好的0.5 ml乳腺癌walker256细胞悬液(约2×107cells/ml),约6~7天后,大鼠腹部明显膨隆时,抽取大鼠腹水制成2×104cells/ml的大鼠腹水瘤细胞悬液,置于冰上保存。对模型组和电针组SD大鼠左侧胫骨结节下外方与骨面呈45°朝尾侧进针,注入细胞悬液5 ul(1×105cells),用无菌骨蜡封闭针孔。假手术组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空白组不做处理。

1.4 治疗方法

电针组在手术后8天开始治疗,取“攒竹”穴,参照人体穴位骨性标志对大鼠穴位定位,在大鼠的额骨近内眦前1/3处,内眶缘斜面向内眦方向平刺5 mm,以0.22 mm×13 mm的毫针进行针刺,双侧接电刺激器,频率:2/100 Hz,强度:0.3 mA。每次留针 13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天,停1天,再连续治疗6天。

1.5 行为学测定

每日观察大鼠的皮毛、精神状态、步态以及对食物和水的摄入量、体重等是否有改变及改变的程度变化。

1.5.1 机械性痛敏(PWT) 各组于造模前用YLS-3E电子压痛仪测定鼠尾基础机械痛阈,并于造模5天开始隔天1次测量各组大鼠鼠尾机械性痛阈。

1.5.2 热痛敏(PWL) 各组于造模前使用YLS-6B智能热板仪测定基础热痛阈,造模5天开始隔天1次评价大鼠对热刺激的反应。

1.6 免疫组化测定

1.6.1 取材及染色 造模21天行为学测定完毕后,将大鼠断头,冰浴条件下迅速取脑组织后行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常规进行β-EP免疫组化法测定。

1.6.2 图像分析 BX-60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组选10张切片,每张切片选取3个视野,测量大鼠下丘脑β-EP样阳性纤维的光密度和颗粒面积。应用Image-Pro Plus 6.0光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对不同组别下丘脑核团β-EP阳性纤维进行定量分析。

1.7 统计处理

实时定量数据用SPSS18软件进行分析,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ANOVA),以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大鼠于造模8天左右逐渐出现皮毛不亮、喜卧、不喜动,偶尔出现间歇性跛行,食物摄入量较空白组大鼠减少,体重增加幅度减小。

2.1 机械痛敏(PWT)

造模9天起,模型组机械性痛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和电针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大鼠机械性痛敏见图1。

2.2 热痛敏(PWL)

造模11天起,模型组热痛敏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和电针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大鼠热痛敏见图2。

图1 各组大鼠机械性痛敏比较

图2 各组大鼠热痛敏比较

2.3 β-EP免疫组化

图4 各组大鼠β-EP免疫组化结果比较

从封三彩图3及图4可见各组大鼠下丘脑内β-EP阳性纤维的密度有所不同,脑内β-EP阳性纤维假手术组、电针组及模型组含量均高于空白组。空白组含量为0.21 ±0.05;假手术组含量为 0.37 ±0.04;电针组含量为 0.62±0.02;模型组含量为 0.69±0.03。其中模型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电针组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 <0.05)。

3 讨论

本实验所得行为学结果与小鼠骨癌痛时间点有所区别[1]。β -EP 是机体的主要的内源性阿片肽[2],在脑内主要分布在下丘脑、杏仁核等部位。它的主要功能是使机体在应激状态下保持平衡,主要调节疼痛、心血管和免疫功能[3]。β-EP经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进入血液中,参与体内多种生理活动,有疼痛、免疫、应激、抗心肌缺血[4]以及味觉嗜好[5]等。β - 内啡肽的镇痛作用较强,因此与镇痛作用的联系最紧密。

根据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推测电针可能抑制大鼠脑内β-EP的释放,甚至可能抑制β-EP的合成,使脑内的β-EP样阳性纤维的密度减低,从而减少与脑内阿片受体的结合,以减轻癌症骨转移带来的疼痛。

癌症骨转移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机制比较复杂,经研究表明与中枢神经系统的β-EP含量有关。出现骨转移疼痛时机体生理机能降低、微环境稳态失衡,因而出现各系统功能紊乱,β-EP在机体内的生物学效应较为广泛,其主要作用是针对应激时全身各系统的机能协调,起到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通过本实验证明2/100 Hz电针可以抑制大鼠脑内因骨癌痛被激活的β-EP。使其与脑内阿片受体结合产生作用的机会减少,从而减轻β-EP对骨癌痛的作用。

骨癌痛时机体出现功能紊乱,β-EP在机体内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统一应激时全身各系统的机能,它可 以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1] 任炳旭,马正良,靳艳卿,等.身痛逐瘀汤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及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3):381-385

[2] 韩焱晶,代伟伟,彭磊,等.针刺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血浆和下丘脑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1,36(5):341-346

[3] 王世英.阿片肽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生物学通报,2001,36(1):5-7

[4] 涂乾,王华,王亚文,等.电针内关穴后下丘脑室旁核、β-内啡肽及白细胞介素1的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1):126-128

[5] 马隽,刘丽萍,赵毅刚,等.味觉嗜好学习对大鼠下丘脑β-内啡肽表达及运动行为的影响[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4):9-11

猜你喜欢

骨癌内啡肽下丘脑
基于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调控探究华蟾素治疗骨癌痛的机制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我们为什么会“上瘾”
动物体内也产生兴奋剂吗?
乌头汤治疗转移性骨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骨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动态增强MRI评价
P2X受体在骨癌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内啡肽
科学家发现控制衰老开关
中药对下丘脑作用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