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足三里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2013-10-11贾剑南唐艳萍
贾剑南,唐艳萍
(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19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慢性胃炎其中一种,是指病理活检示胃固有腺体萎缩[1],可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及炎症反应,临床上以上腹饱胀、恶心、呕吐、反酸、上腹痛为主要症状。内镜下可见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粘膜血管显露,粘膜呈颗粒或结节状等基本表现。该病病程长,易反复且具有癌变倾向,慢性萎缩性胃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差,易反复。笔者从2010年11月~2012年1月采用针刺足三里加西药治疗萎缩性胃炎,并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对其作用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2例萎缩性胃炎(胃窦部)患者均为2010年11月~2012年1月天津市南开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其中男30例,女31例,平均年龄(50.6±11.1)岁,平均病程(18.8±11.4)月。对照组61例,其中男31例,女30例,平均年龄(52.1±12.6)岁,平均病程(14.7±11.6)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要点[2]:①慢性上腹隐痛、饱胀不适、嗳气、反酸、呕吐;②胃镜检查胃黏膜颗粒或结节改变、粘膜变薄;③病理活检粘膜固有腺体萎缩、肠化或异型增生;④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或胃泌素降低。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萎缩性胃炎的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病程3年以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内分泌和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②正在应用其它药品的患者,并且该药品对实验观察有影响。
1.5 病例剔除、脱落和中止实验标准
①晕针患者;②对PPI类药物过敏的患者;③实验过程中出现其它系统严重疾患的患者;④受试者主动退出。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操作:患者取坐位或者平卧位,采用华佗牌0.3 mm×40 mm毫针,用75%的酒精常规消毒。揣穴30 s,使穴位处气血流畅,患者有轻微的酸胀感,直刺,进针10~30 mm,行提插捻转针法,平补平泻,操作1 min。将针尖提至皮下候气,然后斜刺向下肢近端,进针10~30 mm,捻转操作,平补平泻,针刺过程中以患者有感觉舒适的酸、麻、重、胀感为宜,留针30 min。于出针时急扪针孔,每日1次,8周为一疗程。三餐前口服粘膜保护剂吉法酯50 mg(生产企业:日本生晃荣养药品株式会社,产品批号:GF-z509)。
2.2 对照组
单纯药物治疗:三餐前口服粘膜保护剂吉法酯50 mg。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评估、胃镜检查以及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比较疗效差异。
3.2 疗效判断指标
3.2.1 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评定标准[3]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提示粘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达轻度,病理复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显效:主要的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粘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病理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减轻2个级度;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粘膜病变范围缩小1/2以上,炎症有所减轻,病理复查证实慢性炎症减轻1个级度以上,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无效:达不到有效标准或病情恶化。
3.2.2 症候疗效评定标准 症候积分的评定:因症状的轻重具有主观性,因人而异,故采用患者自主评分法。根据患者病例主诉分析,反酸、腹痛、腹胀、早饱、恶心等症状为共有症状。以上症状最重为10分,最轻为1分。对每个症状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打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候积分减少≥ 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候积分减少不足30%。
3.3 统计方法
数据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4 治疗结果
治疗后8周两组CAG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见表1,胃镜疗效比较见表2,病理疗效比较见表3。
表1 两组CAG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例,n=61)
由表1可见,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表2 两组CAG患者胃镜疗效比较 (例,n=61)
由表2可见,治疗后两组胃镜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表3 两组CAG患者病理疗效比较 (例,n=61)
由表3可见,治疗后两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4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考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相关。其发病过程是胃黏膜损伤与修复的慢性过程。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固有腺体(幽门腺或泌酸腺)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粘膜肌增厚,严重者胃粘膜变薄。萎缩常伴有肠化生,表现为胃固有腺体为肠腺样腺体所替代。中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述有很多,如“胃脘痛”、“腹痛”“痞满”、“嘈杂”、“胃胀”等。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气机壅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基本病理机制[4]。患者素体脾胃亏虚或饮食失调或情志失调或误诊误治或病延日久,致脾阳虚衰,脾失健运,不能化气,故见腹胀;不能行水,水湿停滞于中焦,气机不畅,故见恶心呕吐;气机壅阻,故见纳差、乏力;脾不升清,水湿内聚,故腹泻便溏。该病若日久不愈可导致血行不畅,脉络瘀滞,血络损伤,发生吐血、黑便,甚至积聚(如胃癌)等变证。
本临床观察中,治疗组针刺足三里采取平补平泻法,在针刺之前揣穴是为了探明穴位,减轻进针时的疼痛,控制针感的走向,针刺先直刺后斜刺,直刺入里激发经络之气和脏腑之气,斜刺向胃脘部引导气血至脾胃,濡养中焦,留针候气30 min,出针时急扪针孔,为补法。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经络之气由此入里与脏腑之气结合之处,针刺该穴既能激发经络之气,又能调动胃腑之气,起到健脾和胃、扶正固本、降逆止呕及强身健体的效果。有实验针灸学证实足三里穴神经传入节段与胃肠的传入神经节段在形态学上有重叠交汇,因此神经通路对胃的结构和功能起到良性调整作用,对胃动力起到双向调整作用。
现代医学治疗萎缩性胃炎一般根据患者症状采用PPI、H2受体拮抗剂、制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动力药、消化酶制剂、微生态活菌制剂等。联合用药造成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增加了肝肾代谢的压力,并且疗效不稳定,症状容易复发。而如果在最小的西药剂量上采取祖国医学针灸疗法联合治疗萎缩性胃炎,既经济又安全有效。一方面能够缩短病程节省时间和金钱,另一方面,这种自然疗法更符合近年来患者的就医心理,避免或减少了药物对人体的损伤。
本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加口服粘膜保护剂吉法酯治疗萎缩性胃炎无论是中医症候、胃镜疗效还是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足三里对治疗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廉,不会出现西药引起的毒副作用及药物过敏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1]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中国消化疾病诊治指南与共识意见汇编[M].2011:5-16
[2] 张亚历.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11-119
[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2):172-175
[4] 柴一峰.温针灸加穴位埋线治疗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20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