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尼西亚2012年回顾与未来展望:进展与局限

2013-09-22胡潇文

东南亚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维和印尼经济

刘 鹏 胡潇文 唐 翀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广州510630;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 昆明650034;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广州510630)

本文将结合外部的量化衡量指标,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来对2012年印尼经济、政治与外交情况进行回顾。文章除了沿用传统的指标分析印尼2012年的发展变化外,还引入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经济论坛、清廉国际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指标和排名体系,试图更为全面分析印尼2012年的综合情况,并对2013年印尼有关方面的情况进行预测。

一 2012年印尼的经济发展、评估和2013年展望

(一)2012年印尼的经济发展

按当前市场价计算,2012年印尼 GDP为8241.9万亿盾 (约合8995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6.23%[1],GDP总量居世界第16位,增速较2011年6.5%的速度略有下降,但略高于2012年亚洲GDP 6.1%的增长速度。印尼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10年保持了5%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已由2003年的2348亿美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8995亿美元,10年之内GDP几乎翻了两番;其人均GDP也由2011年的3498美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3562美元,增长1.83%[2]。近10年的高速发展表明印尼已经走出了199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没有受到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太大冲击。整体而言,印尼2012年的经济呈现以下特点:

1.进口增长快,出口增长缓慢,首次出现贸易逆差

2012年印尼进口额为2127.5万亿盾 (约合2321.9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14.9%;而同期印尼的出口额为1999.4万亿盾 (约合2182.1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2.2%。2012年印尼贸易逆差为128.1万亿盾 (约合138.9亿美元),这是自1984年以来,印尼贸易首次出现逆差[3]。造成2012年印尼出口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印尼政府在2012年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出口的新政策。2012年上半年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联合财政部出台规定,决定自当年5月6日起限制原矿出口,并对包括镍矿、铝土矿、铁矿在内的14种金属原矿的出口征收20%的出口税。规定还要求印尼所有的矿产品出口必须得到部长的推荐信,获得推荐信的前提是必须计划修建冶金厂或同其它冶金公司合作。2012年7月,印尼矿能部副部长卢迪强调称,印尼政府将于2014年全面禁止未经加工的原矿出口。同期,印尼政府还出台法律禁止出口未经加工的部分原材料。

2.国内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与外需增长较慢形成对比的是,2012年印尼的国内消费保持了较快的增长,较上年增长10.9%,印尼国内消费对印尼GDP的贡献率达到了63%[4]。随着印尼经济增长而出现的中产阶级人数约为1.2亿,这部分人口的强大消费构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以耐用消费品汽车为例,2012年1-8月,印尼的汽车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5%,8月的汽车销量为7.6万辆,预计全年的汽车销量将达到100万辆[5]。

3.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大增

2012年,印尼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2%,达2733.2万亿盾 (约合2982.9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93.3亿美元,是自2008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印尼逐步改善的宏观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和印度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是导致印尼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印尼经济和政治的稳定环境和较低的税率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2012年印尼外商直接投资达23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1%[6]。

4.宏观经济指数良好

相较于其他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印尼2012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保持良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低于2%,外汇储备超过1000亿美元,债务占GDP比例低于30%[7]。食品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使印尼的通货膨胀压力降低。2012年印尼全年的通货膨胀率为4.3%,消费品价格指数 (CPI)和批发商品价格指数 (WPI)都保持在4%左右的可控水平[8]。

5.失业率依然高企

经济的发展使印尼的失业率有所降低,失业率已由2008年的8.4%降低到2012年的6.3%,但依然处在较高的水平。而且,由于印尼庞大的人口基数,绝对失业人数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印尼严格的劳动法,特别是解雇成本较高是导致企业用工谨慎的原因之一。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印尼解雇员工的成本高于中国,是印度解雇员工成本的2倍,需支付约相当于被解雇员工2年工资的赔偿[9]。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小企业的破产成本低于解雇员工的成本,所以宁愿选择破产。此外,印尼地方政府有权规定最低工资,政府为争取选票倾向于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这导致了印尼较高的失业率。

(二)经济指数显示出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

从印尼的经济数据来看,印尼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些数据并没有反映印尼经济的全部,本文将引入三个指标,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来综合衡量印尼的经济发展。

1.经济国际竞争力①经济国际竞争力排名是由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 (WEF)发布的年度报告,国际竞争力指数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旨在衡量一国中长期取得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

2007年以来,印尼的经济国际竞争力排名和得分有所提高 (见表1),从2007年的第54名提高到了2012年的第50名,但印尼仍然处于要素驱动型②经济国际竞争力指标包括了12大要素:体制、基础设施、宏观经济环境、健康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培训、商品市场效率、劳动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技术成熟度、市场容量、商业成熟性、技术革新。世界经济论坛根据12个要素在经济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将一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要素驱动型 (人均GDP低于2000美元)、转型期 (从要素驱动型转型到效率驱动型,人均GDP 2000-2999美元)、效率驱动型 (人均GDP 3000-8999美元)、转型期 (从效率驱动型转型到创新驱动型,人均GDP 9000-17000美元)、创新驱动型 (人均GDP大于17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与本地区其他国家相比,2012年印尼的经济国际竞争力落后于新加坡 (全球第2名)、马来西亚 (全球第25名)和泰国(全球第38名),但高于东南亚其他国家。在国际竞争力指数的十二项指标中,印尼排名最前的两大指标分别是市场容量 (全球第16位)和宏观经济环境 (全球第25位)[10]。印尼排名最后的五个指标分别是:劳动市场效率 (全球第120名)、技术成熟度 (全球第85名)、基础设施 (全球第78名)、高等教育与培训 (全球第73名)、体制 (全球第70名)。因此,可以说印尼虽然近年来经济有所发展,但国际竞争力并没有根本性的提高。

表1 2007—2012年印尼经济国际竞争力排名

2.经济自由指数③经济自由指数是衡量一国市场经济完善程度的参考指标,由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共同研究开发。该指标从4个维度共10个指标衡量一国的经济自由度,其中四个维度分别为:法治、有限政府、管理效率和开放市场;10个指标分别是法治维度的私有产权、杜绝腐败 (法治);有限政府维度的金融自由、政府支出;管理效率维度的商业自由、劳动力自由、货币自由;开放市场维度的贸易自由、投资自由、财政自由。

2007—2012年,印尼经济自由指数的排名由原来的110名提高到115名,提高了6%;得分由原来的55.08提高到了56.4,提高了2.3%(见表2)。从经济自由指数排名来看,尽管近年来印尼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法治不健全、腐败盛行和政府对私营经济的过度干预仍然影响着印尼经济的发展。印尼的经济自由指数56.4仍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9.5和东南亚地区平均水平的57.5(见图1)。

表2 2007—2012年印尼经济自由指数排名

图1 2012年印尼经济自由指数及其比较

3.经济繁荣指数①经济繁荣指数由英国智库列格坦研究所研发,包括了8个维度共89个变量。这8个维度包括经济、创业与机会、治理、教育、健康、安全、个人自由和社会资本。关于这些指标的详细说明请参见The Legatum Institute,The Legatum Prosperity Index 2012,pp.38-50,http://www.prosperity.com/

从2009—2012年印尼的整体排名情况来看,印尼经济繁荣指数在不断提高,其全球排名从第85位上升到第63位 (见表3)。

但从地区比较的角度看,印尼在东南亚地区的排名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 (见表4)。在8个维度的排名中,印尼的社会资本排名靠前,而健康、创业与机会、教育排名靠后,这表明虽然印尼的经济繁荣指数在不断提高,但支持其繁荣的持续推动力仍有待加强。

表3 2009—2012年印尼经济繁荣指数排名

表4 2012年东南亚地区经济繁荣指数及8个维度排名比较

单纯从GDP发展速度来看,印尼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良好,但通过对印尼的国际竞争力指数、经济自由指数和经济繁荣指数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印尼近年来经济情况在逐步改善,但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制约印尼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如竞争力不高、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教育落后等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三)印尼2013年经济展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3年印尼经济增长将达6.6%[11]。印尼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巨大的国内市场、对国外市场的依赖较小、群岛国家港口众多所带来的便捷的交通等,但印尼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经济繁荣指数所体现出来的印尼健康、教育、创业环境、创新活动和机会平等程度较差,经济自由指数所体现出来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都是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反映。较高的青年失业率和较低的入学率一旦遇到经济恶化或突发事件很容易造成社会动荡。有两个重要因素将影响2013年印尼的经济发展。

1.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和地区差距

2012年印尼官方公布的贫困人口比率为12%,较2011年下降了0.5%;但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印尼有40%的人生活水平高于贫困线但却低于每天12,400盾 (约1.5美元,约为当地贫困线的1.5倍)。也就是说印尼除了有12%的人口属于贫困人口,还有40%的人口是属于刚刚脱贫的人口,而一旦发生经济波动,这40%的人口就会很快返贫。与此同时,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也在不断提高,2011年印尼基尼系数已由2009年的0.35上升到0.41,预计还将进一步升高。

除了贫富差距外,2012年印尼的地区差距也进一步扩大。2012年仅爪哇岛的GDP就占印尼全国GDP的57.63%,印尼第一产业产值的25.8%、第二产业产值的65.94%、第三产业产值的66.15%都在爪哇岛[12]。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和巨大的贫困人口将是影响印尼经济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

2.经济政策的民粹化倾向可能因大选临近而加剧

2014年印尼将迎来大选,而如何赢得选民将是印尼2013年政治经济政策的主题,而为了迎合民众的需求,政府的短期行为可能增多。2012年,印尼政府为顺应民意,先后实施了禁止部分未经加工的农产品出口、限制原材料出口、对部分出口矿产品征收20%的出口关税政策,以提高政府税收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应部分组织和学者的要求,印尼宪法法院判决撤销印尼油气上游管理局。2012年11月,印尼首都雅加达政府应工会要求将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44%[13],提高最低工资表面上保护了工人的利益,但高达44%的涨幅将进一步恶化当地的用工环境。印尼政府通过的2013年预算案也再次体现了政府为赢得选举而采取的短期行为。2013年的印尼政府预算案不但没有削减能源补贴,反而将能源补贴提高到了200亿美元,占政府预算的20%,而用于社会救助和扶贫的财政预算仅占政府预算的3%。2013年的印尼经济可能会因政府为赢得选举采取的短期行为而受到负面影响。

二 2012年印尼政治安全形势回顾与未来展望

(一)2012年印尼政治形势回顾

1.腐败问题仍然是年度关键词

提振经济和反腐是苏西洛竞选的口号,腐败问题似乎仍然是印尼2012年政治的主题词之一。总统苏西洛2012年8月在国会演讲时警告称,印尼腐败现象呈上升势头,以至牵涉国会议员,威胁经济增长。“我必须承认,现在仍有不少腐败分子,甚至在政府、国会、地方议员和执法人员中。”[14]2012年印尼肃贪委年终报告称:“今年共有16名国会议员和地方议会议员被绳之以法,另有15名私企人员,部门及机构的7名一级、二级和三级官员,其中3名市长和县长也被绳之以法。”[15]印尼最高检察官称2012年最高检察署共拘捕了50名通缉犯,其中38名涉及贪污案[16]。

2012年4月,印尼执政党民主党前财政部长纳如德 (Nazaruddin)因东南亚运动会腐败案被判入狱4年10个月。在受审期间,他曾暗示很多党内高层,包括党主席等人都涉及腐败问题,他指控民主党主席2010年曾花费700万美元贿选以赢得党主席宝座。2012年12月,印尼执政党民主党监事会秘书、原青年与体育部长安迪因汉巴朗体育培训中心工程贪污案而辞职,该党主席阿纳斯也于2013年2月被列为嫌犯并辞职。2012年9月6日,原民主党副秘书长兼国会预算委员会成员安琪丽娜以贪腐案被告身份开始在雅加达贪腐刑事法院受审。2005年,安琪丽娜靓丽的形象曾出现在反贪广告上,要求人们“向贪污腐败说不”。如今,同样的人正坐在贪污刑事法院的被告席上,让人深思[17]。同时,2008年以来的印尼世纪银行贪腐案继续发酵,到目前案情依旧扑朔迷离,印尼现执政党前任主席阿纳斯、前财政部长穆燕妮可能涉案。

清廉国际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①清廉国际是由世界银行前区域总监Peter Eigen倡议,于1993年5月作为非牟利组织成立的。清廉国际由约100个国家分会共同组成,国际秘书处位于德国柏林。发布的清廉指数 (CPI,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是反映一国腐败问题的量化指标之一。从清廉国际公布的数据来看 (见表5),2003—2011年,印尼的腐败情况正在好转,全球排名提升了40%多,分值也提高了50%多。但从地区比较来看,印尼2012年全球排名第118位,清廉指数低于新加坡(全球第5)、马来西亚 (全球第54)和泰国 (全球第88)[18]。腐败问题的根深蒂固、腐败与印尼权贵集团的交叉使印尼的腐败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表5 2003—2012印尼清廉指数排名

2.印尼宪法法院作用凸显

2012年印尼宪法法院在选举、政府结构、经济事务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2012年印尼政治的新气象之一。

2012年8月29日,印尼宪法法院裁定,要参加2014年大选的政党,无论是2009年验证过关或不过关的政党以及新政党,都必须接受普选委员会的验证程序。此前,印尼公布的2012年第8号法令第8条第2款载明,在上一届选举中得票率不过关的政党以及新政党,必须满足特定条件才能参加下一届选举。宪法法院的裁定实际上推翻了该条款,使所有政党在2014年大选前都要接受同样的审查。10月21日,印尼宪法法院院长玛弗德(Mahfud MD)在公开演讲中称总统苏西洛赦免毒枭的做法是不正确的。2012年1月印尼总统苏西洛先是将判处死刑的毒贩改为终身监禁,2012年9月又赦免了另外一名毒贩。玛弗德认为总统赦免尽管从法律上来讲是不违法的,但却是政治上不正确的。

宪法法院的另一大举措是撤销印尼油气上游管理局 (BPMigas)。2012年11月13日印尼宪法法院应印尼第二大穆斯林组织“伊斯兰联合会”等42个社会团体和多名学者的要求,判决撤销印尼油气上游管理局。此举在印尼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认为判决将增加印尼油气领域投资法律不确定性。印尼经济统筹部长哈达在获悉判决后表示,政府将尽快出台新条例以保证印尼油气上游管理局的职能将由矿能部履行。印尼油气上游管理局负责人普里约诺则表示,法院判决将导致许多油气项目面临停顿局面,也将阻碍印尼天然气出口。

3.华人参政取得进展,首位雅加达华人副省长当选

在2012年9月举行的雅加达省长选举中佐科维—钟万学组合击败印尼执政党民主党支持的法乌兹—纳罗威组合当选雅加达省省长和副省长。这对于印尼政治的意义不容低估,因为它意味着华裔参政的扩大并逐步摆脱边缘身份,进入主流社会。作为华裔和基督徒的钟万学的当选也反映了印尼社会更为包容。此前,已有华裔余世甘、冯慧兰在印尼现政府中担任国企部长和旅游与经济创意部部长。

(二)印尼国内安全形势

1.印尼国内2012年的安全形势

虽然印尼的整体安全形势在改善,但在保护宗教少数派权利方面却出现了新的问题。伊斯兰和其他教派以及伊斯兰教派之间的冲突在增加,有些已经演变成暴力冲突。据统计,针对宗教少数派的暴力事件从2010年的200起增加到2011年的244起,较上年增加22%[19]。当前影响印尼国内安全主要有三个问题,分别是穆斯林艾哈麦地亚派(Ahmadiyya)和激进的逊尼派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冲突、巴布亚解放运动与印尼政府之间的冲突、伊斯兰武装组织与印尼政府之间的冲突。

穆斯林艾哈麦地亚派和激进的逊尼派穆斯林之间的宗教冲突始于1980年,近年来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1980年印尼伊斯兰学者理事会 (IUC)颁布教令要求政府禁止信仰穆斯林艾哈麦地亚派,信仰该教派的成员不断遭到暴力骚扰。2010年12月,印尼当局关闭了西爪哇省的两座艾哈麦地亚派教堂。2011年2月1500余名穆斯林对万丹省一个艾哈麦地亚派聚集地点发动攻击,造成3名艾哈麦地亚派人员死亡、9人受伤。2011年8月,东爪哇省、西爪哇省和南苏拉威西省禁止在公众场合练习艾哈麦地亚派的宗教仪式[20]。穆斯林教派之间的冲突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发展成为暴力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巴布亚解放运动与印尼政府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围绕着争取巴布亚独立而进行。这一冲突始于1961年,2011—2012年,巴布亚省先后发生多次游行,并最终演化为暴力冲突事件。根据德国海德尔堡国际冲突研究所的统计,在这些暴力冲突事件中先后有100余人死亡,其中包括约10多名被暗杀的军官和警察[21]。存在于印尼境内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如基地组织亚齐分支、伊斯兰祈祷团 (JI)、伊斯兰组织 (JAT)也是威胁印尼安全和稳定的力量。由于涉及到教派冲突,预计消除冲突的根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2012年印尼“失败国家”①关于“失败国家”这一提法国内是存在争论的,一是认为“失败国家”是一个当代现象,但它应该与“国家失败”区分开来。“国家失败”表示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面临的不断受挫的正常过程,而“失败国家”则表示一种耻辱的身份。另一种看法是失败国家是美国新干涉主义的产物,是在为美国干涉他国内政辩护。但自从冷战结束后,不断出现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特别是非洲等地多次出现的大屠杀、索马里的无政府状态等事件表明,“失败国家”虽然可能是由美国提出并带有为自己证明的色彩,但无疑是客观存在的。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可参看甘均先《国家失败与失败国家——关于“失败国家”现象的一些批判性思考》,载《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指数的变化

失败国家是国家发展的对立面,也是衡量一国政治安全的另一个维度。“失败国家”指数报告由美国和平基金会发布,该指数由两大类 (社会经济指标和政治军事指标)共12个指标构成①其中社会经济指标,包括6项分指标:人口压力 (自然灾害、营养不良、疾病、缺水、环境、人口增长、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死亡率等)、难民和流离失所者、经济发展不平衡 (基尼系数、城乡服务差距、收入差距、平民窟人数等)、群体差异 (歧视、大规模犯罪、宗教暴力、宗族暴力、种族暴力)、人口流动和人才流失 (移出数、移入数、人力资本、教育)、贫困和经济衰退 (财政赤字、购买力、外债、人均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GDP增长);政治军事指标也包括6项分指标:国家合法性 (腐败、民主、政府效率、政治参与、权力斗争、游行示威、毒品贸易等)、公共服务 (维护治安、健康医疗、打击犯罪、通信、教育、网络、文盲率、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人权和法制 (媒体自由、宗教迫害、公民自由、酷刑、政治犯、人口贩卖等)、安全 (国内冲突、军事政变、武器扩散、动乱等)、精英的派系斗争 (权利斗争、政治竞争、叛逃、选举舞弊)、外部干涉 (外援、外部军事干预、维和部署、制裁等)。关于这些指标的详细说明可参见《2012年失败国家指数报告》,http://www.fundforpeace.org/global/,2012-09-16。。

整体而言,印尼的排名和得分都在不断优化②失败国家指数排名中各国排名和得分越低,国家越稳定。(见表6),2005—2012年排名从全球第46名降低到63名,下降9.6%,得分从87分降低到80.6分,下降6.4%。但印尼国家状态一直处于“严重警告”③《失败国家指数报告》根据各国排名将“失败”程度分为11 个层次,分别为极度危险( Very High Alert,第1 - 2 名) 、高度危险( High Alert,第3 - 14 名) 、警戒( Alert,第15 - 33 名) 、严重警告( Very High Warning,第35 - 67 名) 、郑重警告( High Warning,第68- 107 名) 、警告( Warning,第108 - 125 名) 、基本稳定( Less Stable,第126 - 138 名) 、稳定( Stable,第139 - 154 名) 、非常稳定( Very Stable,第155 - 164 名)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第168 - 176 名) 、高可持续发展( Very Sustainable,第177 名) 。这一类型,表明情况在改善但还没有根本性好转。

从2012年各个具体项目得分来看,人口压力、人口流动和人才流失、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内部不稳定是印尼当前的主要问题 (见表7)。在十二项指标中,有两项指标的得分较往年有所下降,即群体差异、人权和法制。这也反映出近年来印尼经济高速发展中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印尼政府在保护少数民族和制止有组织的群体之间的暴力冲突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改善[22]。这是印尼长期发展的隐忧。

表6 2005—2012年印尼“失败国家指数”变化

表7 2012年印尼“失败国家”指数各项得分

(三)印尼政治安全形势展望

1.即将到来的2014年大选

印尼将于2014年4月迎来议会大选,2014年7月迎来总统选举,尽管离大选还有一年多,但印尼国内的竞选活动已经开始。目前已经有三位知名人士宣布参加2014年大选,分别是印尼前总统苏哈托的女婿、前陆军战略司令部司令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和印尼最知名商人、印尼专业集团党 (Golkar Party)主席阿布力扎 (Aburizal Bakrie)。现任总统苏西洛是第二任期,已不能再次连任。这三个候选人都是多年的政坛老人,政治新人尚未出现。梅加瓦蒂2001—2004年任印尼总统,是印尼独立之父苏加诺的女儿。普拉伯沃作为前陆军司令,一直被认为在1998年暴乱中试图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并在1998年动乱中绑架和暗杀了多名民主人士。阿布力扎在1998年金融危机中也表现抢眼,其所在集团曾得到政府12亿美元的救助[23]。目前很难预测2014年大选结果,但这些老面孔的再次出现一定程度上表明印尼权力结构的僵化。印尼大选的结果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后的政党组合,但现在看来竞选主张中带有民族主义色彩政策如保护性贸易政策的候选人在民调中表现良好。阿布力扎主张在能源行业实行国有化;普拉伯沃在2012年8月访问新加坡时称在国家经济转型期必须坚持国家中心。这种言论尽管耸人听闻,但似乎迎合了选民的需要。2012年最新的民调显示,普拉伯沃领先于其他候选人[24]。民调中居于第二位的梅加瓦蒂也是一个民族主义者。2014年的总统选举似乎将为印尼带来一个更具民族主义色彩的总统。

2.影响未来印尼政治安全的因素

尽管印尼已经经历了2004年和2009年两次平稳的大选,1998年的动乱也已过去十多年,但目前还不能说印尼的情况已经得到根本的好转。影响印尼未来政治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贫困和失业

尽管印尼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但印尼仍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而且财富的分配非常不均。印尼的基尼系数①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从1999年的0.311上升到了2011年的0.41,表明印尼的贫富差距在逐步拉大。此外,2012年印尼官方公布的失业率为9.1%[25],虽然失业率较往年有所降低,但就业人口中的70%是非全职工作人员[26]。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20年印尼的城市化水平将由2010年的54%提高到63%[27],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将使印尼城市更为拥挤。贫困和失业往往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之一。

(2)人口结构、民族多元和恐怖主义

目前印尼的生育率是2.2,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偏低,全国约44%人口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28]。这一方面意味着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旦这些年轻人大量失业,就很容易发展成为伊斯兰恐怖组织等,造成社会的动荡。

印尼是一个民族宗教多元的国家。主体民族爪哇人占总人口的40.6%,第二和第三大民族巽他人和马都拉人各占15%和3.3%。全国86%的人口是穆斯林,10%的人口信奉基督教。苏哈托倒台之际,印尼发生了针对华族的大规模迫害事件;苏哈托倒台之后,在龙目岛等地发生了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的暴力冲突;同时在东帝汶、亚齐、巴布亚等地也存在着分离主义运动,只有东帝汶在1999年实现了独立。民族冲突将是今后印尼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虽然印尼整体而言还是一个宗教宽容的国家,但伊斯兰恐怖主义仍将长期存在。2002年的巴厘岛恐怖袭击虽然已经过去,但即使是一小部分的穆斯林极端势力的存在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印尼民族宗教冲突、分离主义运动和穆斯林恐怖主义将是影响印尼政治和安全的长期因素。

三 印尼对外关系

2011年印尼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导和推动了多次重要国际多边和双边会议,2012年的印尼外交虽然无法与2011年的“大放异彩”相比,但仍旧保持了在外交舞台上的高调姿态,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继续维持和扩大在东盟的影响

东盟依旧是印尼外交的核心问题。苏西洛2012年4月明确表示,印尼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是东盟国家。东盟目前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印尼的战略重心不断向东盟转移,其通过东盟的合作模式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合作,成功重塑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赢得了东南亚邻国的信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问题研究院东南亚问题高级研究员扬·拉扎立·卡西姆分析认为,东盟越是紧密合作、不断发展,印尼在东盟中的重要性就越是突出;印尼不断发展成为区域大国,也更需要借助于东盟的整体力量作为其和平发展的保障[29]。

在这样的外交考量下,印尼继续加大对东盟的关注和影响。2012年7月13日闭幕的东盟外长会议因成员国在南海争端问题上所持立场存在分歧,45年来首次未能发表闭幕联合公报。东盟外长会议结束后,印尼外长马蒂表示,东盟似乎出现了分裂的迹象,一个不能统一立场的东盟是不能发挥其地区主导角色的。印尼总统苏西洛在听取马蒂的汇报后强调,不论多么复杂的问题,总会存在解决的突破口,而在复杂问题中寻找共同立场是东盟对外关系的传统和政治文化,也就是被外界广为认同的“东盟方式”。按照苏西洛的指示,扮演调停者角色的印尼外长马蒂于当月18日启程赶赴相关东盟成员国进行访问,寻求弥合东盟内部在南海问题上出现的分歧。在36个小时的“旋风式”访问中,马蒂先后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柬埔寨五国外长举行了会谈[30]。

印尼的另一项努力是推动东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 (RCEP)的建立。2012年11月底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的东亚峰会上,东盟十国与六个对话伙伴国中、日、韩、印、澳、新共同决定启动东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框架 (RCEP)的谈判[31],象征着东盟在区域合作的领头者地位进一步明确。

(二)继续加强在全球问题中的参与度

维和行动是印尼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维持国际地位的重要工具[32]。2011年12月19日,印尼在茂物建立了维和中心,希望通过建立维和中心能够使印尼维和官兵的语言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更多的维和后备力量,提升快速部署能力。印尼总统苏西洛多次声明,维和行动是印尼“独立积极”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印尼参与了多次冷战前的维和行动①这些维和行动包括刚果共和国维和行动 (1961—1963)、中东维和行动 (1973—1979)、伊拉克维和行动 (1988—1990)、纳米比亚维和行动 (1989)等。。冷战后,印尼参与维和行动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几乎参与了冷战后所有的维和行动,参加次数多达8次②这些维和行动包括科威特维和行动 (1991—2003)、柬埔寨维和行动 (1992—1993)、索马里维和行动 (1992—1995)、波黑维和行动 (1993—2002)、塞拉利昂维和行动 (1999—2005)、海地维和行动 (MINUSTAH)、刚果民主共和国维和行动 (2001至今)、联合国打击海盗行动 (UNIFIL)。。通过建立维和中心,印尼力图使本国可以快速部署的维和力量达到4000人次[33]。

此外,印尼还在诸如朝核危机、南海问题、中东问题、气候问题、不结盟运动、G20等地区与全球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积极寻求成为地区与全球、西方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维和者、互信构建者、解决问题者、架桥者”[34]。

(三)2013年印尼外交及其面临的制约因素

2013年印尼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的轮值主席国,并将2013年峰会的主题定为“弹性亚太,全球增长引擎”。印尼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在轮值主席国期间解决三大任务:努力实现茂物目标,取得公平可持续增长,推动区域互联互通,致力于推动亚太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35]。

就地区层面,印尼的主要任务依然是保证东盟的团结。2013年,东盟内部在南海问题和 TPP(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问题上的分歧可能仍将成为影响东盟团结的两大议题,也将成为考验印尼地区外交的标志性事件。

印尼自独立以来一直试图成为国际社会的关键角色。苏西洛执政以来,印尼外交也采取了高调的姿态。尽管如此,印尼仍然不是国际社会的主要力量,也无法在重要国际议程中发挥具体的作用。总体而言,国内政治派别对国家安全的不同认知是阻碍印尼在国际上发挥更大外交影响的重要原因。

印尼多元的宗教和民族问题造成的印尼内部冲突和内部安全成为抵消印尼外交成效的因素。由于面临较多的内部威胁和历史上印尼军方 (TNI)的强势地位,因此印尼军方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印尼的外交。印尼军方认为印尼内部冲突是威胁国家稳定和主权统一的主要来源,也是现在和将来印尼的战略和安全核心[36]。印尼大学对1945—2004年印尼军方和警方的249次行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67%的行动是针对内部威胁展开的[37]。因此军方的不安全感和对内部稳定的忧虑是其战略决策的首要考虑。军方扩大在国内的地理布局就是这一考虑的反映。这种心态使军方在应对内部威胁时采取的是“进攻性”的姿态,而在应对外部威胁时采取的是“防守性”姿态。印尼2008年发布的新《国家防卫指针》 (State Defense Doctrine)有很大的篇幅在强调非军事威胁,如意识形态、政治、社会经济问题,这使得这种心态进一步确立[38]。这种内部的不安全和不安全感以及对内部冲突采取的“进攻性”姿态将使印尼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国际影响受到制约,印尼试图通过占领国际道德高地而成为国际社会重要一员的努力也会因此而更为艰难。

结语

印尼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主化转型使印尼的前景显得更为乐观,但印尼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腐败和司法公正仍然是印尼政治和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印尼在清廉国际的清廉指数中的排名在不断提高,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打击腐败的措施,但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中腐败问题仍然被认为是印尼主要的问题。打击腐败中的司法公正尤其应该得到特殊的重视,因为这是重建社会信任体系的最后保障力量,一旦司法不公普遍蔓延,印尼有可能再次诉诸暴力手段寻求问题的解决。

国家伊斯兰化和宗教宽容问题也是印尼政治与安全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尽管整体而言,印尼是一个世俗的伊斯兰国家,但外部伊斯兰世界的变化和伊斯兰世界高度的“传染性”很容易将伊斯兰世界其他国家的问题传导到印尼内部。近年来印尼已经出现了伊斯兰教徒与基督教徒之间、伊斯兰不同教派之间的冲突,有些冲突甚至演变成暴力冲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一旦宗教宽容无法保证,其影响将是巨大的。

贫困和贫富差距、教育和医疗不足是印尼宏观经济增长中还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印尼经济高速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剧增,但印尼光明的经济前景并不能掩盖印尼经济发展面临的长期问题。印尼在失败国家指数、经济繁荣指数中反映出来的贫困问题、分配不均和医疗教育供给的不足都将成为制约印尼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

高调的外交姿态与国内政治派别相互矛盾的安全观念也使得印尼在塑造大国形象的进程中力不从心。如何平衡安全政策背后的政治分歧可能将是印尼未来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注 释】

[1][3][4][25]Statistics Indonesia,Statistical Yearbook 2012,http://www.bps.go.id/eng/index.php,2013 -02-05,p.1,p.479,p.1,p.2.

[2]数据整理自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和 Statistics Indonesia,Statistical Yearbook 2012,http://www.bps.go.id/eng/index.php,2013-02-05

[5]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Country Report:Indonesia,May 2012.p.6.

[6][7][13]Ganeshan Wignaraja,“Indonesia:faltering growth and a hint of protectionism?”,East Asia Forum,http://www.eastasiaforum.org/2013/02/27/indonesia-faltering-growth-and-a-hint-of-protectionism/,2013-02-27.

[8]Statistics Indonesia,Consumer Price Index 2012,http://www.bps.go.id/eng/index.php,2013-02-01.

[9][23][28]Business Monitor International Ltd.,Indonesia Business Forecast Report:No Escaping External Malaise,p.24,http://www.businessmonitor.com/,2012-10-20.

[10]The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2—2013,pp.200 -201,http://reports.weforum.org/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2-2013,2012-12-20.

[11]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 2013,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2/02/index.htm,2012-10-30.

[12]数据整理自Statistics Indonesia,Consumer Price Index 2012,http://www.bps.go.id/eng/index.php,2013-02-01.

[14]《印尼总统称腐败危及经济增长》,http://cn.reuters.com/article/asiaNews/idCNSB172939220120816,2012-11-01。

[15]《肃贪委年终报告称:贪污犯多为议员》,http://qiandaoribao.com/news/22078,2013-01-20.

[16]《今年最高检署297人员受纪律处分》,http://qiandaoribao.com/news/22002,2013-01-20.

[17]《“印尼小姐”的错位人生》,http://qiandaoribao.com/news/15740,2012-11-01.

[18]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nnual Report 2012,p.5,http://www.transparency.org/,2012-12-05.

[19]“Indonesia:A Bad Year for Religious Rights”,Jakarta Globe,26 December 2011.

[20][21]The Heidelberg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earch(HIK),Conflict Barometer 2011,http://www.hiik.de/en/index.html,2012-10-20.

[22]B.Herry-Priyono,“Insight:The 2012 Failed States Index tells of a foregone conclusion”,The Jakarta Post,http://www.thejakartapost.com/news/2012/06/26/insight-the-2012-failed-states-index-tells-a-foregone-conclusion.html,2012-10-20.

[24][26][27]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ndonesia:Selected Issues, IMF Country Report No.11/310, Oct 2011,p.25,p.28,p.29.

[29]张慧中、韩硕:《印尼外交呈现积极进取之势》,《人民日报》2012年5月2日03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2-05/02/nw.D110000renmrb_20120 502_5-03.htm,2012-10-25.

[30]常思聪: 《印尼出手挽救东盟“分裂”危机》,http://news.sina.com.cn/o/2012-07-20/111424812585.shtml,2012-10-25.

[31]《亚细安同六个伙伴国启动区域贸易协定谈商》,《联合早报》,http://www.zaobao.com/yx/yx121121_001.shtml,2012-11-21.

[32][33]Yayan G.H.Mulyana,“Peacekeeping operations and Indonesian foreign policy”,The Jakarta Post,http://www.thejakartapost.com/news/2012/01/03/peacekeeping-operations-and-indonesian-foreign-policy.html,2012-11-01.

[34]Susilo Bambang Yudhoyono,“Revisiting our foreign policy”,The Jakarta Post,25 May 2005.

[35]庄雪雅:《印尼担任APEC轮值主席国将力促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105/c1002-20100034.html,2013-01-05.

[36]EVAN A.LAKSMANA,“Indonesia's Rising Regional and Global Profile:Does Size Really Matter?”,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Vol.33,No.2,2011,pp.157 -182.

[37]Andi Widjajanto and Artanti Wardhani,Hubungan Intelijen:Negara 1945—2004,Center for Global Civil Society Studies,University of Indonesia,2008,pp.39 -43.

[38]Andi Widjajanto,“Indonesia's Military Doctrinal Stagnation”,Strategic Review,http://www.sr - indonesia.com/2011-08-09-22-09-10/commentaries/157-indonesias-military-doctrinal-stagnation,2011-08-09.

猜你喜欢

维和印尼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印尼出手
维和亲历记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维和女兵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海外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