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观察

2013-09-20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利巴韦抗病毒

李 宏 何 锐 徐 静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76例PEG-IFNα联合RBV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2009年9月~2011年10月在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和南京解放军第81医院肝病中心住院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6例,男性29例,女性47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3.2±11.7岁。体重52kg~80kg,平均体重66±9.7kg。包括如下一些特殊患者: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4例、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1例、合并肝性糖尿病11例。临床诊断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所有病例HCV RNA>5×102拷贝/毫升,且未进行过抗病毒治疗,总胆红素均低于2倍正常上限值,谷丙转氨酶低于10倍正常上限值。排除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排除合并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及代谢性肝病。

二、治疗方案 将无肝硬化和合并其他疾病的6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予以PEG-IFNα-2a(罗氏公司)180μg/周皮下注射;B组予以 PEG-IFN α-2b(默沙东公司)80μg/周皮下注射。所有患者均联合RBV(对于重于75千克者,给予1000~1200mg/日;轻于75千克者,给予800~1000mg/日)治疗,疗程48周。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数低于0.75×10/L者,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皮下注射,连续3天。4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治疗前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均小于1.0×109/L,血小板均小于50×1012/L,血红蛋白均大于100g/L。在进行脾切除后,其中性粒细胞数均大于1.5×109/L,血小板均大于100×1012/L,使用PEG-IFNα-2a 135μg皮下注射或PEG-INFα-2b50μg皮下注射,联合利巴韦林10.6mg.kg-1.d-1治疗48周;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则给予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鸟氨酸、白蛋白、螺内酯治疗,使腹水消退,白蛋白恢复正常,ALT 55u/L、TBIL 23μmol/l,中性粒细胞数 1.2×109/L,血小板为75×1012/L,血红蛋白为103g/L。经脾切除手术后,中性粒细胞数增加至1.5×109/L,血小板增加至105×1012/L,签署抗病毒知情同意书后,给予PEG-INFα-2b 50μg联合利巴韦林10.6mg.kg-1.d-1治疗24周;11例合并肝性糖尿病患者,经内分泌科会诊后,予以胰岛素20~30U/d治疗,使血糖控制正常后,随即给予PEG-INFα-2a180μg/周皮下注射,或PEG-INFα-2b 80μg/周皮下注射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

三、观察指标 采用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肝炎病毒标志物(北京万泰生物药业公司);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上海科华生物公司试剂盒);常规检测血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细胞计数。

四、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两组疗效的比较 76例患者在疗程结束时,肝功能全部复常,HCV RNA均低于检测下限(<5×102拷贝/毫升)。停药后随访24周,75例患者获得SVR(其中A组1例在治疗4周时无应答,改用PEG-IFNα-2b后获得SVR),B组1例复发(表1)。

表1 两组各指标(±s)变化的比较

表1 两组各指标(±s)变化的比较

HCV RNA(lg拷贝/毫升)A组 治疗前 37205.3±97.420.4±9.540.1±9.16.1±1.6治疗 12周 22.5±4.215.7±3.440.1±4.21.2±1.8治疗 24周 20.4±3.714.9±3.440.3±4.11.0±1.0治疗48周 18.1±3.414.7±3.240.5±4.2 <5.0×102结束后24周 17.9±3.112.7±3.041.2±4.7 <5.0×102 B组 治疗前 39198.9±98.620.7±8.839.8±6.56.7±1.4治疗12周 20.9±5.012.2±3.740.6±4.0 <5.0×102治疗24周 19.7±3.615.1±3.540.7±4.0 <5.0×102治疗48周 17.9±3.514.6±3.341.0±4.1 <5.0×102结束后24周 17.2±3.112.6±3.241.7±4.61.6×103例数ALT(U/L)TBIL(μmol/l)ALB(g/L)

二、安全性情况 在PEG-INF-α治疗过程中,A组出现发热2例,肌肉酸痛2例,脱发32例,消瘦27例;B组出现发热30例,肌肉酸痛31例,脱发28例,消瘦33例。两组患者血细胞计数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血细胞计数(×109/L,±s)的比较

表2 两组血细胞计数(×109/L,±s)的比较

?

三、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变化 11例合并糖尿病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PEG-INF-α抗病毒治疗,各阶段空腹血糖变化情况见表3。

表3 11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mmol/L,±s)的变化

表3 11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mmol/L,±s)的变化

?

讨 论

患者感染HCV25~30年后其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25%[2~4],HCV相关肝硬化患者10年后肝功能失代偿发生率为30%,肝细胞癌年发生率为1%~3%[5]。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与生活质量[6]。PEG-INF-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标准方案,约65%患者可取得SVR[7]。我们采用PEG-INF-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疗程结束时,所有患者肝功能皆复常,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所有患者随访24周,PEG-IFN-α2b治疗患者有1例复发,SVR达98.6%,效果明显。我们治疗了一些合并其他疾病的特殊患者,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对于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应遵循“早期、足量、全程”的原则。在治疗过程中要联合利巴韦林[8]。1例40岁女性患者,体重65千克,治疗前HCV RNA为3.1×105拷贝/毫升,初始使用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800mg/日,治疗12周后,HCV RNA为1.13×105拷贝/毫升,随后我们将利巴韦林加量至1000mg/日,继续治疗4周后,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

目前,在国内PEG-INF-α和利巴韦林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基本药物[9、14],但一些患者病情较特殊,如肝硬化并发脾功能亢进症导致中心粒细胞绝对值<1.0×109/L、血小板<50×109/L或者合并肝性糖尿病。对于此类特殊丙型肝炎患者,我们应积极创造条件进行抗病毒治疗。我们建议先行脾切除术,待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后,再行抗病毒治疗,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与张效东等报道一致[9]。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请专科医生会诊,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后也可以进行抗病毒治疗,并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3]。

对于肝功能Child C级者,一般认为属于抗病毒治疗的禁忌证,但我们治疗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告知风险和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给予PEG-IFN-α2b 50μg联合利巴韦林10.6mg.kg-1.d-1治疗24周后,患者HCV RNA转阴,随访超过半年,ALT和ALB正常,TBIL波动于23.5~25.5μmol/l之间,HCV RNA仍低于检测下限,病情较稳定,未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PEG-IFN-α2a和PEG-IFN-α2b两种长效干扰素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别。但两者的不良反应各有所不同,如PEG-IFN-α2a注射后发热和肌肉酸痛发生率较低,而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较明显;PEG-IFN-α2b则相反。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和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56-62.

[2]池肇春.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与对策.医师进修杂志,2005,12(12):1-3.

[3]Ghany MG,Strader DB,Thomas DL,et al.Diagnosis,management,and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an updata.Hepatology,2009,49(4):1335-1374.

[4]Seeff LB.Natural history of chronic hepatitis C.Hepatology,2002,36:S35-46.

[5]Fattovich G,Giustina G,Degos F,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compensated cirrhosis type C:a ret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 of 384 patients.Gastroenterology,1997,112:463-472.

[6]John-Baptiste AA,Tomlinson G,Hsu PC,et al.Suatained responders have better quality of life and productivity compared with treatment of hepatitis C:an update.Hepatology,2009,49:1335-1374.

[7]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9,5(1):59-63.

[8]霍霏霏.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9,5(1):55-57.

[9]张效东.丙肝抗病毒治疗前脾切除纠正血小板减少症.肝胆外科杂志,2009,10(5):348-351.

[10]李发武.不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观察.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3):185-187.

[11]丙型肝炎防治指南.实用肝脏病杂志,2005,8(6):416-420.

[12]谢尧.慢性丙型肝炎标准抗病毒治疗的新时代.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5):384-386.

[13]许佳平.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合并糖尿病26例临床观察. 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12(1):47-48.

[14]卢雪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68例临床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2012,6(6):74-75.

[15]王鑫.慢性丙型肝炎的个体化抗病毒治疗进展.广州医药,2012,5(10):1516-1518.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利巴韦抗病毒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对抗病毒之歌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