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课堂中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

2013-09-16骆峰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体育课堂创新思维

骆峰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体育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进行探析,认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法有: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激活教学评价功能和优化教学媒体及改善体育资源等。

关键词:体育课堂;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94-02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动力。学校体育教学应在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专项技战术的水平,激发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实践证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方法多样,能使学生情绪高涨、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能有效地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使他们表现欲望得到更充裕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师们一直维系“师道尊严”,师生关系实际就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教师忽视民主的教学思想,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空间和左右交流的环境;使用单一、老化的教学模式,传授运动项目过窄,导致学生知识浅薄,压制了学生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只重视技术重现和知识再现的评价,而忽视独创思维的评估,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析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以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效率,为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体育学习与创新思维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项简单动作技术传授的活动,同时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特殊的功能。体育课堂的开放性,组织灵活性,让学生身心得到更大的释放;教学内容多样性和方法形式多变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表现欲望、探究和创新的心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体现出超越性,不断地激励学生发挥各种潜力,去挑战自我和超越自我,体育教学的这些特点为培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打下了基础。此外,体育教学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时空。学生在体育活动实践,对大脑中的感性和理性材料进行加工,使人脑左右半球得到平衡发展。19世纪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斯佩里的研究,揭开了大脑两半球的功能,认为左脑具有概念、语言、分析、计算等能力,右脑对美术、音乐、空间与形状的识别,对复杂关系的想象、理解、整体综合能力则优于左脑,而体育教学的活动性和练习性为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多做一些左侧肢体的各种运动,比如左手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球类活动,和左侧单足跳等都具有开发右脑的功能,有效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维就是主体对客体的综合反映,体育教学中的思维过程,即是通过各种直观现象所摄取的感觉材料,通过大脑皮层的分析、比较、综合、处理而形成对整个动作(技术或战术)的相对正确理解,从而找出其本质的,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将掌握和理解动作的进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1]。创新思维是人脑的思维的核心部分,是指人脑在创造活动中选择与调整所需要的各类思维形式与方法,使其达到有效、辩证统一,从而突破旧思路,以渐进或突变的方式对大脑已储备的各类信息重新组合、扩展与升华,最终产生出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的高级思维活动[2]。在动作学习或战术学习中,人脑创新思维可以记忆、分析、模仿整个动作或战术,或把整个技战术分解为几个部分进行分析和表象,同时通过反复领会动作概念、原理,并通过相对比较,不断地认识和完善动作与战术,逐渐地寻找出动作和战术的规律,更是随着感知动作和体会动作的增强,提高动作实践操作能力。总之,创新思维能透过动作或战术的表面现象,通过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深入认识事物(动作或战术)的本质,了解事物的规律,提高动作操作实践能力。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探索性、创造性活动。体育教学过程的一切条件、环境和手段都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直接相关[3]。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针对有创新思维活动、有创新性想象的参与、创新结果具有独特性的特点[4],应用思维过程理论,通过定向、逼近、成型、验证诱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逆向、发散和聚合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获得知识,掌握动作或战术形成规律和有创造性地学习。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尊重学生个性,激发自主精神”的教学理念,创造民主协商、生动活泼和主动探索教学环境,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氛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使从他们独立地进行创新学习或从事创新运动,发现和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潜能,培养他们的个性和自主精神,为学生提供学习技能的方法和方向。学校应该实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给予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学习的空间与时间。创造创新学习环境方法技巧诸多,比如:在体育课堂中,让学生自由提问,师生或生生之间相互探讨,共同解决,尽可能现场解答、示范或展示,真正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全面自由、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地发展。此外,体育教师应有意识使用“情景教学法”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具体场面,以诱发学生一定的情感因子。通过不断创设让学生创新学习的环境,如以实物演示情景,以生活展现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等,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和萌发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好奇心以及创新的情感和行动,提高他们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

2.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

教师备课与教学设计时,应注重体育游戏,倾向竞赛性、趣味性,适当地安排左侧肢体练习内容,注重开发右脑的潜力,奠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例如:在球类运动项目中,左右侧肢体配合要求较高,协调性、灵敏素质强,发展左侧肢体技术。如乒乓球左手推攻球、羽毛球左手击打高远球、篮球的左手运球等。

在动作练习与训练中,增加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训练,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动作,要求学生细化和分解动作,最后概括动作并进行整体练习,可以应用讲解表达或展示方法评价学生思维能力。增加发展学生想象力的内容,如:在羽毛球正手后场击打高远球教学中,可以通过言语讲解引导学生丰富的想象与表象,利用学生形象性思维,达到对动作的反馈,对动作技术的正确掌握。

3.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应科学地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技战术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演示法,教师生动直观地展示技术动作要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提问法,调动学生注意力,启发他们思考,活跃课堂氛围。以及思维联想能力和技能迁移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联想动作的感觉,使他们自然联想以及知识技能迁移,并通过比较法,让他们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动作,成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建立技战术的正确思维,发展他们发散和聚合思维。此外,培养创新思维还有发现法、自编游戏、优化组合、重新排列等。

4.激活教学评价的功能

学生个体差异明显,且他们身心素质发展有快慢,教师在实施评价时,不应仅仅使用终结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而应结合使用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5],关注每位学生学习过程,使用多种形式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手段,激活了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同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期望激励、表扬激励、竞争激励和成功激励,使他们在高期望中,找到创新动机,创设思维能力展现的机会,消除自卑感,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总之,在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激励等环节上和谐建构、互为依托、整体推进。

5.优化教学媒体,改善体育设施

当今是网络信息时代的社会,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例如:CAI课件、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潜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创新,利用网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目前多数中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协调性、灵活性、思维敏捷性提高,室内运动场地的需要,再加之,大多数学生的体能和基本技术、技能偏低、体育知识面偏窄,从而制约这他们创新思维发展。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改造体育设施,鼓励学生自制简易器材,转换思维,开发新功能。就纸球一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发“搓、压、踢、接”等多种方法。例如:跳绳可以做跑蛇绳、绳操等。实心球可以用来打保龄球、标志物等。

三、结语

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这不仅要求学生对周围的事物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顽强的意志力,还要求他们具有综合分析、发散思维能力。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宽松的环境,给予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时空;设计趣味性等科学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开发右脑潜力,培养创新思维的生理机制;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引导他们独立思考,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激活教学评价功能,鼓励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学生自我效能感。总之,应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长河.浅谈积极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2003,(9).

[2]郑会娟,等.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刘仁健,等.试论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5).

[4]李明辉.浅谈体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7).

[5]苏水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体育课堂创新思维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