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信”基础上“更加自觉”地落实“中国梦”

2013-09-16黄剑羽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自信中国梦力量

黄剑羽

摘 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应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深化科学发展观的四个“更加自觉”,“中国梦”的提出,就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自信”和“更加自觉”基础之上,我们要坚定“更加自觉地”以道路自信阐释梦想,“更加自觉地”以理论自信弘扬中国精神,“更加自觉地”以制度自信凝聚力量。

关键词:自信;更加自觉;中国梦;精神;力量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01-02

彰显中国气派蕴含中国风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富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它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又展示了共产党人与时俱进、负重前行的奋斗精神,也是全中国人民美好愿望的集中体现,是历史的、现实的统一。“中国梦”意在不同中探索和呵护共同,在共同中尊重和包容差异,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期望在人民大众的实践中得到认同并一道前行。

一、“更加自觉地”以道路自信阐释梦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强国之路、强军之路、富民之路。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这是道路自信深刻的物质基础。它昭示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是促进当代中国进一步可持续、全面发展的正确途径,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同志说要努力使“中国梦”为中国全体人民所认同、接受,并行动起来。

国家富强,就是仍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谋求更大程度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和进步,争取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为实现既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打下坚实而雄厚的物质基础;民族振兴,是相对于鸦片战争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而言,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引领着全中国人民超越历史上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乃至康乾盛世等诸多盛世,实现从传统向现代文明的成功转型;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结果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目的,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的任务、进程和一般目的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化。共同富裕要求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阶段性目标融合统一,切实关注贫富差距、地区差异等;社会和谐,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扩大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幸福,要求持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大化地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并为此营造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达到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关于权利与义务如何实现公平的核心观点。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来之不易。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提升自主创新意识,深化认识并把握发展规律,破解现实重大难题,增加人民财富积累,时刻提倡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本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始终坚持道路自信。

二、“更加自觉地”以理论自信弘扬中国精神

梦想,是行动的动力,是心中的信念,是美好和希冀。“中国梦”就是我的梦,是我们的梦。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圆梦中国,你我共铸,全心全意。我的“梦”中有国家和平,食品安全;包含媒体清新,法律完善;希望诚信公平,行政廉洁。“中国梦”是梦想,是鼓劲,我的梦从我做起,携手大家,实干兴邦。

“美国梦”“欧洲梦”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建立在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基础上的“中国梦”,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在个人追求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和为国家奋斗的双向度目标的高度统一下,实现历史的、现实的有机结合。“国家”由“国”与“家”融合,“民族”由“民”与“族”组成,“全中国”由“你”、“我”、“他”筑就,国家富强,富国强军,有国才有家;民族复兴,复兴的不仅是经济政治,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复兴,我们将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与世界共享;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是负责任的执政党,走中国道路就是要缩小差距,最终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我们既立足于当下也面向未来,倡导美丽中国与和谐社会,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民幸福,这一梦想没有休止符,和平、安全、健康,人民大众是最朴实、最务实的。这些便是老百姓心中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落实爱国行为,领导者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人民群众坚持把促进个人发展与促进和谐、自由的环境结合发展,以共同意识指导行为。要始终坚持理论自信。

三、“更加自觉地”以制度自信凝聚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科学的、刚性的、长期的制度化安排,并经受了1840年以后第一个一百年时间,经历屈辱—抗争—革命,从1949年以后又一个一百年时间,经历建设—探索—改革,展现了巨大的优越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科学发展第一要义和以人为本核心立场的一种制度化安排,因此必须“更加自觉”,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国梦”更具制度保障。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主集中制等社会主义制度制度充分注重人民意愿,广大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要始终具备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关切人民群众的情绪和需要,关切重大现实问题,“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2013年习近平同志倡导: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如饥似渴地学习,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全社会活动于安定有序的秩序中,全党本领切实提升了,人民生活幸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因此,要始终坚持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周恩来.我的修养要则[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19382947.htm.[1943-03-18].

[3]习近平.勤学善思学以致用提高战略思考和政治决断能力[EB/OL].人民网,[2013-04-28].

[4]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EB/OL].党建网,[2013-03-17].

猜你喜欢

自信中国梦力量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怀疑一切的力量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