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护措施对雷达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

2013-09-14胡海翔宋晓琳丁浩浩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电轴微波心电图

胡海翔,于 欣,宋晓琳,丁浩浩,孙 静

随着微波技术在雷达、通讯、导航等领域的应用,微波辐射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1-4]。研究显示心脏是受微波辐射影响的敏感器官之一[5],目前研究集中在辐射所引起的心脏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以及心电的改变[6]。本文通过观察采取防护措施及未采取防护措施的雷达作业人员的心电图变化,探讨微波辐射对雷达作业人员心电图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某军区有雷达防护措施(防护组)和无防护措施(暴露组)的基层雷达部队各1支。每支部队随机选择30名男性战士,防护组入伍时间1~2(1.5±0.3)年,年龄18~23(20.4 ±3.3)岁;暴露组入伍时间1~2(1.5±0.5)年,年龄18~24(21.2±2.4)岁。两组均身体健康,手机使用情况一致,无其他特殊病史及手术史,无物理及化学制剂接触史。两组人员在从业时间、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选择从事心电图专业3年以上、经验丰富的技师2名,按照规定方法操作,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12导心电图检查,检测仪器使用GE公司生产的MAC1200ST心电图记录仪以及北京西冷医疗公司生产的心电图工作站。

1.3 雷达微波场强测量 ①测量仪器:H-2A全向智能宽带电场磁场场强仪(湖北武汉),频率0.3~10 000 MHz,量程 0.1 ~ 1999 μW/cm2。②测量地点:分别测量两组宿舍(100 m)、阵地下(50 m)、阵地岗哨(20 m)、场站一层(0 m)、场站二层(0 m);宿舍一层阴面(100 m)、宿舍二层阳面(100 m)、宿舍二层阴面(100 m)、操场岗哨(50 m)、雷达方舱(0 m)。③测量方法:测量探头距地面2 m左右,避开金属构筑物,每个读数测量时间>15 s,连续测量5次,读取稳定状态下最大值。

1.4 防护措施 新型屏蔽材料对官兵宿舍、办公、机房及公共活动房间的门窗与墙体无缝连接处理。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理论频数<1时,用Fisher确切概率法),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心电图改变 防护组心电图异常率为53.3%(16/30),无防护组为 66.7%(20/30),防护组心电图异常率低于无防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心电图改变中以电轴偏移、心律不齐两组检查项目异常为主,其中电轴偏移项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微波辐射对2组雷达作业人员心电图影响的比较(n=30)

2.2 作业环境监测结果 防护组的雷达辐射强度均低于国家标准7.5 v/m,暴露组的雷达辐射强度均高于国家标准(《微波辐射伤害与防护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GB10436-89),防护组与暴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近年来,高强度的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已经被公认[7-8],但是长期接触低强度微波辐射会对人体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9]。军事作业环境里的电磁辐射种类繁多,对其操作人员造成的健康隐患也逐步体现。本次调查显示,在心电图各项改变中,窦性心律过缓者18例,占异常比重30%,其次是电轴偏转13例,占总异常率的21.7%。在以往的报道中,微波作业人员的心电图改变以窦性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10],这与本次调查结果是相符合的。但本次调查防护组和无防护组的心电图改变(P>0.05),在统计学上两者无差异。检出异常率比较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①虽然在微波辐射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工作,危害有所减轻,但由于被检者军龄较长,接触雷达时间长;②本次试验所采集的样本量过小,诊断的可靠性有一定的缺陷。为了保障广大雷达官兵的身心健康、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总后勤部先后进行了防护改造试点建设,采取了在基层部队营房区安装雷达微波辐射电磁屏蔽等防护措施。

本次调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是在电轴偏移方面,无防护组较防护组数值明显增高。在心电图诊断中,心电轴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11],有文献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电轴由右偏转向左偏是心脏由右室优势向左室优势过度的表现[12],且临床上心电轴偏移除病理因素影响外,也受年龄、体型、呼吸、体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次调查发现微波辐射对心电图的影响,可导致无防护组心电轴偏移率增高出现异常,进而影响身体机能,提示应在雷达作业环境中建立相应防护措施[13-15],加强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以提高雷达官兵的健康保障。

[1]胡韶华,彭瑞云.微波辐射致学习和记忆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52-154.

[2]董静,胡海翔.微波辐射环境下雷达人员中医体质分类特征[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3,27(2):96-97.

[3]邱长生,周瑢.长期接触低剂量微波辐射对男性生殖力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7):151.

[4]胡海翔,魏利召.微波辐射对雷达作业人员精液参数和生殖激素的影响[J].中国男科学杂志,2011,25(12):19-22.

[5]毕雁寒,肖联峰.微波辐射接触者心电图观察[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15(5):370.

[6]徐少强,胡海翔.微波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及量效关系研究进展[J].空军医学杂志,2012,28(12):216-219.

[7]刘文魁,蔡荣泰.物理因素职业卫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311-320.

[8]王培民,吴龙.强电磁辐射对暴露人群健康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30(6):409-411.

[9]张静.微波对人体神经心血管及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3(6):7-8.

[10]王晖,李卓敏.微波作业人员88名心电图分析[J].现代康复,1999,3(4):483.

[11]王平基,王新荣.额面平均心电图的临床意义[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8,16(11):72-73.

[12]乔燕燕,董燕妮,汪吉红.正常变异心电图[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18(3):209-210.

[13]罗穆夏,张普.电磁辐射与电磁保护[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2009,17(5):26-30.

[14]王春燕,郝述霞.微波辐射对大鼠细胞因子活力的影响及安多霖的防护作用[J].中国职业医学,2009,36(1):48-50.

[15]文静,徐天昊.微波辐射损伤及防护研究进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9,33(4):385-387.

猜你喜欢

电轴微波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Ⅰ和aVF导联联合Ⅱ导联法与传统Ⅰ和Ⅲ导联法判断QRS平均心电轴的比较
China e Iberoamérica
P波电轴研究进展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
动态心电图的心电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