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释意理论对中国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的启发

2013-09-12

外国语文 2013年1期
关键词:源语口译阶段

朱 珠

(四川外国语大学 翻译学院,重庆 400031)

1.导论

近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难,而同时高素质的英语翻译尤其是口译人才又供不应求。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本科英语专业口译人才成为个高校英语专业或者翻译专业改革和提高就业率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于新型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给口译的教学和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同事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然而,实际经验丰富、实战水平高的口译人才还远远不足,尤其是一些特殊领域所需的口译人才,如:科技英语口译、高端会议口译、专业的同声传译等,更是严重紧缺的人才。在我国,口译教学仍然是一个弱项。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高水平口译人才的培养,也会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带来障碍。

2006年以来,翻译专业开始试点招收本科生,这也使翻译课程和口译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不同理论和研究模式的口译教学模式、口译教学方法探索不断出现,这无疑极大地促进了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为培养符合本专业要求的翻译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教学实践依据,各高校口译水准有了显著提高。

然而,如何有效地运用口译理论指导口译教学,如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口译教材,学生在学习口译时应该遵循怎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等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以释意理论为指导,主要根据口译过程的三个阶段的特点来探讨我国大学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模式和方法,针对口译教学中不同阶段教材的选择、每个阶段的特点及训练重点以及不同阶段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状态等问题。

2.释意理论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968年,达尼卡·塞莱斯基科维奇在她的博士论文《际会议中的口译员——语言和交流的问题国》中对口译的特征和主要任务作出定义。这被认为是释意理论的开端,并且开创了口译研究的先河。

在20世纪70年代,塞莱斯基科维奇和巴黎高翻学院出版了更多关于释意理论的著作。此后,达尼卡和勒代雷联合发表了一本名为《现代翻译——解释性翻译》的书。在这本书中,他们通过对口头翻译和书面翻译进行了一个对比。在此书中,达尼卡强调,翻译是一种活动而非交流的结果。

1994年,勒代雷出版了《现代口译》一书。在这本书中,她全面系统地解释了释意理论,并指出口译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理解(源语)、脱离语言外和重述(目的语言)。

丹尼尔·吉尔在他的著作《口译员和笔译员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式》中,提出了口译过程中语言知识、语言外知识和信息分析等活动的关系。

此外,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口译理论学者,鲍刚出版了名为《口译理论概述》的著作。这是口译理论研究的第一本转本性著作。在其著作中,鲍刚证明了三角模式的正确性,并且证明了“脱离语言外壳”的存在。鲍刚认为,脱离语言外壳的活动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

(1)当口译员的听力达到极限时,他的工作记忆就不能再存储更多的源语,源语中的大部分语言形式会丢失,所以就只剩下负载关键信息的单词或表达。

(2)关键信息的语言载体脱落,意义被进一步处理为非语言代码。

(3)意义完全从语言形式中脱离。

之后,蔡小红提出了交替传译的过程模式和口译能力发展模式。这一模式包括了三个阶段:源语听力理解,信息概念的总结和记忆,以及目标语的重现。蔡小红是在释意理论三角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模式。

最近的研究是刘和平提出的。她提出口译员口译通过分析语言符号,能够从表面信息符号中发现潜在的概念(意义概念)。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已有大量学者对释意理论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释意理论三角模式和相关的口译过程模式,这对后来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例如,如何结合释意理论提出的三角模式,将口译教学划分为各个阶段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如何根据口译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口译教学教材和相关材料,怎样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很好的互动和配合,学生在学习口译前和学习口译阶段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准备。

3.释意理论对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启发

在本文中,作者将根据释意理论提出的翻译过程模式分析释意理论对口译教学的启发。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时,译员在把讲话人的话翻译成另外的一种听众能够听懂的语言的时候,其实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听清作为表达思想内容的语言符号(L1)。通过分析和理解,弄清这些语言符号所表达的语言现象。第二,立即自觉地忘记这些语言符号的表面意思,记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语言符号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意义。第三,用另一种语言的符号重组成新的意义结构(L2),并且保证这些意义结构符合以下要求:第一是要表达出原话语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易于听众理解信息。概括来说,释意理论不是把翻译看作一个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单向解码过程,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理解思想与重新表达思想的动态过程。如图:

翻译过程的三角模型图

基于以上翻译过程模式,本文将分为三个阶段对释意理论为本科阶段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带来的启发作分析。

(1)源语理解阶段

根据释意理论,口译时,源语理解必须要弄清楚语言符号所表达的语言现象。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其实很难。尤其是对于本科阶段的初学者,要排除语言符号的干扰获取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思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训练。因此,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笔者发现,在此阶段的训练重点是精力的分散以及关键信息的获取。尤其是源语是英语的时候,训练会更难,初学者遇到的问题会更多。在口译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多数本科生早已习惯听懂每个单词,所以在遇到生词时,会受到干扰,从而影响整个意义的获取。以下一段话为例:

Mr.Speaker,Sir.I beg to move a humble Address be presented to Her Majesty to offer the cordial congratulations of this House on the occasion of Her Majesty’s eightieth birthday,and to express our appreciation of Her Majesty’s unfailing devotion to the duties of State,the Nation and the Commonwealth,and our warmest good wishes for her long continuing health and happiness.

这这段话中,学生在听原文时会受到一些不熟悉的词或者生词造成的干扰。例如:Mr.Speaker,Her Majesty,this house,unfailing devotion。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初学时无法跳过这些语言符号得出语言符号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这段话的意思非常简单,就是对女王的生日表达祝福。所以,这对本科阶段口译教学提出了一些启发:第一,在初学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口译员的听:排除语言的干扰,理解意思;第二,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中英文对应的表达,尽量排除生词造成的干扰;第三,训练学生根据讲话人的身份和讲话的场合对讲话的内容作出预测,以帮助学生理解源语。所以在口译学习的初期,学生主要是练习语音听辨和在听力中把握主旨大意。而此阶段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是专业词汇较少、语言信息相对较为容易把握的理解性演讲,如领导人致辞、大会主席的主旨演讲等等。此外,在此阶段,教师应当多对学生鼓励,让学生大胆的推测和联想,进行理解。在课堂中,笔者认为教师主要是带领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填空训练,以帮助学生抓住大意、排除其他生词的干扰。

(2)脱离源语词语外壳阶段

根据多年的口译和口译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这一阶段对口译活动和口译教学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原因如下:第一,此阶段其实是隐形的,没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的实践,因此初学者容易忽视这个阶段;第二,此阶段是从听到译的一个准备阶段,之后的口译做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阶段的表现;第三,此阶段融合了口译技巧中的记忆和笔记训练以及两者的配合,这在口译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释意理论中得出如下启发:

在教材选择方面。根据释意理论,此阶段主要的任务是训练学生如何脱离源语词语外壳,在大脑中理解和记忆之前听到的内容,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为下一步的口译做好准备,因此,在此阶段教材和材料的选择要注重记忆方法的培养,笔者主要选取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材料:逻辑性和形象性的材料。例如:

第一,逻辑性材料

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布什总统的来华访问表示热烈欢迎。这是我们的第二次会晤。四个月前,我们在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进行了成功的会晤。在今天的会谈中,我与布什总统回顾了中美关系30年来的历程,深入讨论了双边关系和当前国际形势,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取得了多方面的积极成功。我希望并相信,这次会晤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该材料虽然很长,但是特别适合本科生在口译学习初期使用,因为该材料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把握材料的逻辑性。可以引导学生从时间顺序上对该材料进行分析。可大致划分为:表达目的——双方的联系——过去——现在——将来这样的顺序,引导学生脱离语言外壳,用自己的话进行源语复述。

除了时间顺序,还有其他的顺序,例如:空间顺序、总分顺序、因果关系以及话题顺序。

第二,形象性材料

Thousands of people dress as Santa Clause took part in the English city of Liverpool’s annual“Santa Dash”on December 3,setting a new record in the process.

To raise money for local charities,about 5,000 people,dressed up in red suits,white beards and black boots,ran for five kilometers along the streets.

该材料的难度在于学生对“Santa Dash”这样的背景不熟悉,并且英文的源语输入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困难。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想像本文中反映的圣诞老人形象,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他信息进行整体记忆。在做完该练习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例如请同学互相描述彼此的穿着打扮,并对语言外壳进行处理,结合大脑中的形象记忆并复述被描述者的装扮。最后,还可以从学生装扮进一步发展到教室布置、学校的结构以及城市的地图记忆等等。

在教学方法和重点方面。在这一阶段,需要训练学生的记忆和笔译技巧。通过这些技巧的训练帮助学生记住段子内容,丢掉语言外壳。主要运用的方法可以细分为:无笔记英文源语复述——无笔记中文源语复述——无笔记中英文交传——带笔记的源语复述——带笔记中英文交传。逐步训练学生适应口译的听力和信息选取方法,最终学会结合记忆和笔记消化所听到的内容,脱离语言外壳的干扰。

(3)表达阶段

根据释意理论,在这个阶段,需要训练学生的表达,使表达符合以下两点要求:一是要表达出原话语的全部内容,二是要易于读者理解。因此,这一阶段,主要训练的内容就是表达的完整和简洁。可以分为汉译英和英译汉两个方面进行训练。第一,汉译英:主要训练学生表达的结构感。能够利用基本的句子结构和一些常见的词汇进行翻译。例如,“感谢”这一意思就可以积累多种表达:thank sb.for sth;express or extend the gratitude for sb.“增长”这意思也有多种表达:grow、increase、go up、raise、skyrocket。诸如此类的常见表达可以让翻译更为简洁。第二,英译汉:在表达简洁的基础上,英译汉训练的要点是表达的完整性。很多学生由于英文输入的不完整,或者个别生词和词组无法处理,造成翻译时只能表达出听到的片段,所以,在口译训练的初期,就要培养学生表达完整的习惯。

综上所述,根据释意理论,口译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理解源语、脱离语言外壳以及译语表达。根据释意理论,结合本科口译教学的实践经验,笔者对本科阶段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提出对教材、教法和教学目的作出系统性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口译教学做出一定的改进,为后来者提供启发。此外,还可以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应变技巧和心里素质、表达能力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

4.结语

根据释意理论,我们在做听力理解训练时,应该尽量让学生启动认知知识,学会根据语境、交际环境和交际主题等听取信息,理解篇章意义,并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对信息进行呵护逻辑地整合和综合分析。听取的信息如何在大脑中贮存对口译过程的延续是相当重要的。此外,在信息记忆、信息重组和脱离语言外壳方面,在口译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及时向学生讲述理解意义、传递意义在口译中得重要性,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摆脱语言形式的束缚,要求学生尽量连贯、准确地表达所理解的内容,忠实于听众。

因此,在口译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释意理论的三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为每一个阶段选择合适的教材、设定教学目的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就是释意理论带给本科阶段口译教学的最大启示。

[1]李芳琴.功能翻译理论关照下的翻译专业本科口译教学模式探索[J].外国语文,2012(2):93-97.

[2]Selesckovitch,D.Interpreting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M].Washington:Pen and Booth,1978:13-15.

[3]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103-104.

[4]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思维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71.

[5]基础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3.

[6]英语口译实务三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1:10.

[7]商务英语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3.

猜你喜欢

源语口译阶段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口译认知构建中的概念整合——以总理记者招待会的古语诗词口译为例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