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价结果的影响
2013-09-10何丽琴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中山528451
何丽琴 (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医院,广东 中山 528451)
糖尿病作为一种身心疾病,其发生发展不仅与生物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1]。我院自2009年4开始对糖尿病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并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我院再次住院与初次住院的患者展开个性化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干预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按入院先后次序对初次或再次入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分组对照,初次住院46例为对照组,再次住院46例为治疗组。入选患者92例,年龄46~82岁;住院时间10~14 d;其中治疗组46例(再次住院患者),男20例,女26例;对照组46例(初次住院患者),男22例,女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SCL90根据症状严重程度,按1~5分,5级评分,包括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偏执以及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2]。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与患者进行个别交谈,告知患者测评要求、内容、方法,然后让其作出独立的、不受任何影响的自我评定;对文化水平低不能进行自我测评操作患者、由责任护士不带任何暗示或偏向方式逐项解释并代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对照组(初次住院)SCL-90症状各因子评分与治疗组(再次住院)比较,再次住院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恐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偏执以及精神病性各项因子与初次住院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见,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有帮助的,对提高护理质量、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详见表1。
表1 对照组SCL-90症状各因子评分与治疗组比较(±s,n=46)
表1 对照组SCL-90症状各因子评分与治疗组比较(±s,n=46)
?
3 讨论
3.1 个性化护理:针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人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情感特征、家庭社会关系、患病程度等多方面不同,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责任护士负责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及时发现患者心理变化,常见的有抑郁、恐怖、焦虑、人际关系和躯体化等[3],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健康信念,懂得糖尿病的治疗必须是长期、综合和全面的。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流增多,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也坚定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减少心理问题。
3.2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图:运用表格形式按一定模式制定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每天治疗和护理的内容,宣教内容包括:糖尿病基础知识、控制目标、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认识和处理低血糖,血糖、尿糖测定,胰岛素注射技术等;教会患者及家属均衡饮食以及食品换算方法,制定糖尿病饮食,并要求家属监督患者严格执行饮食治疗;鼓励患者每天锻炼,每次不少于20 min,每周称体重;口服用药的患者要知道药名、不良反应及服用方法,进餐时间与服药时间要配合好;需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由责任护士负责出院前教会患者自行注射,以及胰岛素用物的保存方法,操作反复示范,直到患者和家属完全掌握。
3.3 重视糖尿病教育方法:通过图片、宣传单、食物模型等多种形式吸引患者,小课形式与一对一示范教育相结合,患者及家属共同参加,每周二糖尿病患者集中讲课,患者之间相互交流,责任护士个别解答。
3.4 建立糖尿病患者档案:出院后由社区跟踪随访,电话联系监督患者定期复诊,监测血糖、尿糖,每月举行2次专题讲座,由专科医生针对共同问题讲解,社区护士提供个性化护理咨询。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心理健康状况均得到改善,可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陆俊芹,孙锋春,田大侠.2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2,5(10):1243.
[2]陈 瑛,赖建谊,刘 芳.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评估路径的设计与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861.
[3]肖丽华.症状自评量表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