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效果评价
2013-09-01李芳健刘宇珊张立威周志衡王家骥王心旺
李芳健,刘宇珊,罗 冰,张立威,周志衡,魏 莲,王家骥,王心旺
(1.广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2;2.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社区卫生服务教学是医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服务教学模式,我们开展了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的教学活动。自2007年起,在我院教务处的支持下,我们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增设了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课程。从新生入学至毕业生专题实习,由全科医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教研室教师共同组织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区和基层,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本文既是对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反馈的调查分析,也是对实践教学过程的回顾,以期为今后该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1 目的和要求
教学改革思想:以社区对高素质人才需求为导向,在理论教学与社区实践教学中将人文素质教育和社区卫生服务理念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一支社区发展急需的、具有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防治结合型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具体目标和要求:(1)以社区对高素质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开发社区卫生服务师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监控和社区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2)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2005级84人、2006级90人、2007级57人。各级自愿报名参加实践人数分别为40人(47.6%)、51人(56.7%)和39人(68.4%)。
2.2 方法
2007年9月至2011年9月,在学生自愿参与的前提下,以寒暑假社会实践和开展第二课堂等形式,先后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生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前、后两周内,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调查。调查内容为:(1)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情况;(2)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自我评价;(3)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项目的满意度;(4)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影响。共发放问卷130份,有效回收125份,有效回收率96.2%。结合问卷调查,对约10%的学生进行访谈。
2.3 统计方法
应用Excel 2010软件库录入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种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3 研究内容
3.1 以师生科研带动学生创新实践
多年来我院一直坚持教师科研项目既用于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改善教学效果,还积极吸纳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组织学生申报课外科研课题或参加教师承担的社区卫生相关横向合作或纵向科研课题。如我院与英国某大学联合开展的“抑郁症和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等科研项目,共吸纳2005级、2006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100余人参与其中。
3.2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活动
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参加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广州市番禺区社区诊断”社会实践活动;(2)“中山市社区诊断”实践活动;(3)“佛山市南海区社区诊断”实践活动;(4)“广州市越秀区卫生监督”实践活动;(5)健康教育、疾病筛查等各种社区卫生服务实践;(6)“学生创业设计”实践活动;(7)农村医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8)其他相关社区实践活动。
3.3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与实践教学基地紧密结合
自1996年起,我院配合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和深圳宝安区以及中山市等地的预防医学专业实习基地,陆续建立了30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实并完善了六大服务功能,提高了基地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1]。在各年级学生参与下,积极帮扶社区卫生机构完善内涵建设,如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参与社区居民家访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度调查等。安排四年级学生到社区实践基地进行至少1个月的社区卫生实践活动。
4 结果
4.1 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的总体看法
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显示,认为自己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中收获很大者占28.8%(36/125),收获较大者占51.2%(64/125),收获很小者仅占20.0%(25/125)。访谈结果显示,参加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后,大部分(80%以上)学生愿意将来向病人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社区科学研究和提供社区疾病防治服务。
4.2 学生实践前后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学生实践前后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比较(%)
表1显示,学生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社区诊断和卫生监督等9方面的知晓率,实践后均明显高于实践前(P<0.01)。但对高血压等慢性病病人健康管理的知晓率实践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4.3 学生实践前后科研创新能力自我评价结果比较(见表2)
表2显示,学生在熟悉科研选题、正确进行课题设计和基本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等7方面的自我评价结果实践后均高于实践前(P<0.01)。不过,学生实践后基本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仅占24.0%,其科研创新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4.4 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项目的满意度情况(见表3)
表2 学生实践前后科研创新能力自我评价结果比较(%)
表3 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项目的满意度(%)
表3显示,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各项内容的满意度(很满意+满意)均≥70%,其中满意度最高的是健康体检(占83.2%)。满意度最低的是农村医疗“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占72.0%),表明农村医疗“三下乡”社会实践教学有待进一步改进。
5 讨论
5.1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有利于学生转变服务观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区居民对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增加,卫生服务模式已从单纯的以疾病为中心的个体医疗护理服务模式转变为以人群健康为中心,集预防、保健、康复和医疗为一体的综合性整体化服务模式,从医院内封闭式服务模式转变为面向社区、家庭的开放式社会化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在公共卫生服务中所占权重及意义越来越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将成为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单位之一,这些毕业生将在地方政府部门、社区居民的配合下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同时社会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工作技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但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仍定位于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传统公共卫生机构,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实习安排等方面都欠缺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岗位技能培养的模块。国内已有广西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3,4]开设了各种形式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有了切身体会和感性认识,培养学生主动服务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
5.2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学生到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慢性病病人健康管理保健服务活动并进行调查研究,不但可以强化预防为主的观念,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特别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心。
学生科研与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相结合,注重个性发展,提高了学生科研素质。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科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和自行设计实验项目能力的训练,实践基地教师指导学生查阅科技文献,组织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或文献综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指导学生申报和实施各级课题项目。在综合运用全科医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等医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造性,让其得到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机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3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活动,在师资力量、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尚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国内尚无系统、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首先要培养与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这是培养高质量、高素质预防医学专门人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其次要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材和(或)指南的编写,这是直接关系到教学培养目标实现和教学整体改革成功的关键。当前应集中力量组织优秀教师与专家编写一套起点高、立意新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统编教材,这是高等医学院校开展预防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最后,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基地不同于预防医学教学实习基地,它是以社区基本诊疗、社区营养、康复技术、公共卫生和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实践场所。因此,应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符合现代医学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基地,这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物质保障。
[1]王晓燕,雷毅雄,王家骥.临床医学本科生开展特色预防医学实习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43-44.
[2]倪进东,熊咏珍,唐焕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现场实践技能培养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5-6.
[3]陈智平,张志勇,郑艳燕.预防医学生专业型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新探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66-68.
[4]王增珍,陈咏梅,陈立功,等.预防战略实习中社区预防保健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13(10):45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