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9-01李志军
胡 哲 ,李志军
(1.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2.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系统解剖学是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早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一门经典的医学形态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学生学习临床学科特别是外科学、影像学等的“基石”。
人体器官形态、结构与位置是解剖学教学的核心,但其内容单一、乏味,且名词繁多,偏重于记忆,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记忆困难,导致学习劲头不足,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总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是每位解剖学教师面临的难题。
1969 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先提出了PBL教学法,使用实际病例中产生的问题作为教师辅导、学生小组讨论和自学的中心[1]。也就是所谓的案例教学法,是叙述发生在一个真实教育情境中的、蕴涵一定的教育道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教育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可能也必须包含有一个或多个教育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且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案例教学,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它不仅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有相当大程度的转变[2,3]。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使用案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1)加强理论学习与临床表现的联系,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2)提高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3)有利于从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为以后临床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充分利用解剖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加深学生对解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遵循随机化原则,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我院2011级高职生随机分为A组(332人)和B组(321人)。A组采用案例教学法,即由教师作出教学定向,学生预习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分析的方式;B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由教师灌输式讲课,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
1.2 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
提前两周发放教学案例,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资料,联系相关知识,整理归纳,提出相关的学习问题。学生可利用多种资源(图书馆、资料室、网络、教科书、专业参考书等)收集资料,自学相关知识,独立思考,为课堂讨论做前期准备。教师可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归纳几个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主要问题。
上课时首先进行随机分组(5~10人一组)讨论,每组选出1名组长。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小组成员自行搜集资料并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应用所学新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达成一致。组长负责汇总该组讨论结果和疑难问题,每组选1~2名代表在组间讨论中作总结性发言,再由学生分别就所提问题进行回答、讨论、修改和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解决学生遗留的难题,并提出更深层次的教学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案例的使用必须有利于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解剖学基本理论知识,避免章节内容与案例脱节。一个典型的教学案例,至少应具备如下几个特征:必须具有真实可靠性、典型代表性、完整故事性、鲜明目的性和客观叙述性[5]。如在讲“腹膜”一节时可选择一个案例:患者,女,17岁,连续玩电子游戏16h,于2h前突发上腹部刀割样持续性剧痛伴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8.5℃,蜷曲位,面色苍白。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诊断: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合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由于患者年龄和学生相仿,患病诱因又较为常见,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根据课程标准要求设计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1)溃疡穿孔会合并腹膜炎,腹膜是什么?腹膜腔又是什么?男、女腹膜腔有无不同?(2)当站立时,穿孔的消化管内容物会积存到哪个部位?如果是男性患者呢?为什么?(3)如果穿孔的器官是胃,对胃行手术是否要经过腹膜腔?术后患者应采用何种卧位,为什么?通过此案例旨在实现教学目标:(1)腹膜的构成、分布和功能;(2)腹膜腔的概念和特点;(3)腹腔和腹膜腔的联系;(4)男、女腹膜腔的差异。虽然在案例中有的内容学生尚未学习过,但通过教师联系临床进行归纳性讲解,学生能够基本理解相关内容,关键是学生从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学习兴趣大增。
2 结果
利用χ2检验对A、B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达标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达标率比较[n(%)]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解剖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是主体,需要先了解病例,观察病变的大体特点和组织学特点,最后做出“问题诊断”,但教师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讨论中教师扮演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且需要提前构思问题,思考联系临床哪些知识及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要有丰富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准备好讨论问题及如何引导学生讨论。其次教师要正确组织、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与本次课有关的问题,尽量少涉及临床用药、治疗方法等暂不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突出每次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最后教师要对病例讨论进行总结性分析,使学生对讨论的疾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将解剖学、病理学等基础知识和临床应用有机结合。此外,在案例导入过程中除把握好时机外,更要控制好时间,以免出现时间分配不合理现象。由于现行教学大纲解剖学授课学时较以前有所减少,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案例教学法运用次数不宜过多,但应典型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要求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结合基础理论知识写出小结,使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案例教学法能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解剖学知识,提高了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增强了团队意识和职业能力。总之,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
[1]Jones R W.Problem-based learning:description,advantages,disadvantages,scenarios and facilitation[J].Ana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2006,34(4):485-488.
[2]王军,柏树令,王鲁建,等.人体解剖学PBL教学法的运用与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7(5):465-466.
[3]李玉彬,余寅,韦素丽.案例教学法在解剖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解剖学研究,2010,32(3):226-227.
[4]孔晋亮,闫萍,刘晓岚,等.问题教学法在呼吸内科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2836-2837.
[5]韦桂姬.PBL教学法在儿科教学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4):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