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科学复习课的趣味教学方法
2013-08-22孙高良
孙高良
摘要: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有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而复习课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上好复习课,这是一个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大多数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主题.大多数学生往往觉得复习课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复习课的课堂吸收率.由此提出了复习课的趣味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游戏竞赛的形式巩固知识;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为研究对象巩固知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变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关键词:初中科学;复习课;学习兴趣;积极性;实践;生活
一、游戏激趣
初中生对于游戏有着极高的兴趣以及热情,因此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调动他们对复习课的兴趣.
课堂上可以采取游戏法,使学生在娱乐中复习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比如,物质分类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可以说还不如英语单词好记.在开始复习时我采用化学接龙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让学生反复书写的方式,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即给出游戏规则(1)任意写出一种符合规定类别的化学式;(2)要求所填化学式至少含有前一种物质中的某种元素.示例:
然后在投影片上写出很多组别,让学生任选一种开始游戏.当然游戏方法很多,例如刚开始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采取击鼓传纸片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随着时快、时慢的鼓声,学生手中的纸片依次相传,鼓声骤停,接到纸片的学生打开纸片迅速阅读,在两分钟之内把所写的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全对为胜;写错了,表演一个与科学有关的小节目.初中学生对比赛游戏很感兴趣,课下积极准备,学生间互相提问,通过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效果明显,达成率高.
二、互助实践
实验是科学学科的最大特点,然而因为种种原因,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比如实验室的使用,实验器材的使用,这些都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在复习课中我们就可以运用实践操作、验证的方式来巩固知识,让学生按一定的要求去实际操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复习了知识,一举两得.
比如,我们在复习化学这一节课的时候,遇到这个题目:
(1)A处反应的方程式为 .
(2)B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
(3)C处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
(4)D处黑色粉末a为(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E处黑色粉末b为(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F处的作用是,G处作用是.
学生以问题情景导入为主,先让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来讨论这些仪器的结构特点,如锥形瓶、试管、酒精灯的作用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等,在组内讨论好这些前置知识的前提下,来个小组互动,听听别人是怎么述说的,当然最好在别人的讲解中插入自己的观点.有时候甚至让他来做一下小教师,这样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他也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从最基本的实践操作活动入手,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活动,在复习中获取新知,这是杜威 “做中学”原则的典型体现.我们可以看出以上活动过程中的两大特点:一是学生易参与,整个实践活动操作要求低,每个学生都可以完成;二是学生乐参与,带有游戏活动的性质,又有一定的对抗性.整个活动始终把学生主体性放在了第一位,又能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动手能力,可操作性强,重点强调的是学生活动过程中每一步的实验体验,从中达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升华的目的.
三、联系实际
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更与生活中的食品密切相关.通过以食品中的科学为研究对象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不仅仅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重要的是能将科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比如,在复习有机物这一内容时,可以联系我们社会中的白色污染,再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从方便面等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在食用的一些食物的外包装,从中分析其成分,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食入的食品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再如,我们学习
“电”这块内容时,课后的巩固题完全可以是回家看一下你家的电费单,计算一下每天的用电量.这样不仅让学生复习了知识,还能让学生关注家庭的日常用电,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改掉了浪费水电的坏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每一堂复习课,都是学生表现和展示的舞台.学生的发言,实验活动,小组对抗,做小教师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达到学生易学、乐学、善学的目的.同时也能发挥复习课最大的效能,充分体现复习课的意义,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赵祥麟.杜威的教育名篇.王承绪编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焦继红.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
[4] 安奈特·布鲁肖,托德·威特克尔改善学生课堂表现的50个方法:小技巧获得大改变》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7.
[5] 苏霍姆林斯基,蔡汀.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怎样培养真正的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