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性眩晕的几种手法复位疗效观察
2013-08-20赵建民
赵建民 李 慧
河南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 新乡 453000
据统计[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率约占全部末梢前庭疾病的30%,在老年人群中约9%病人罹患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该病的致病机制主要有管结石理论学说与嵴顶结石理论学说,有文献资料显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各种耳石复位疗法[2]。我院2008-11—2012-10应用手法复位疗法治疗13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取得令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11—2010-10应用手法复位疗法治疗13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男60例,女70例;年龄31~75岁,平均(48.4±12.1)岁。其中≤40岁11例(8.5%),>40岁以上119例(91.5%);患病时间4d~4a。全部病人均有头位变动而诱发的眩晕史,其中89例在病情发作时还有恶心、呕吐以及心悸等症状;49例听力下降以耳鸣病史,39例高血压及糖尿病史,2例头部外伤与手术史。
1.2 临床诊断 按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根据病人典型的头位变动引发短暂性眩晕的病史、仰卧侧头位试验以及变位试验-Dix-Hallpike的分析结果对全部病人进行综合诊断,最后完成分型与定侧工作[3]。
1.3 眩晕类型与眼震特点 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2例(63.08%),其中左侧41例,右侧39例,双侧2例。Dix-Hallpike试验引发眼震,潜伏期7~20s,持续时间<1 min 70例,>1min 12例,方向均朝向垂直成分向眼球上级、受试耳的旋转性眼震;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9例(22.31%),其中左侧、右侧分别为11例和18例,通过仰卧侧头位试验引发出双侧水平性眼震,潜伏期6~10s,持续时间<1min 28例,>1min者1例,方向主要为向地性以及背地性;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9例(6.92%),右侧与左侧分别为5例和4例。潜伏期11~22s,眼震持续时间均<1min,垂直成分指向眼球下级的旋转性眼震同时向受试耳;混合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例(8.33%),全部位于右耳,仰卧侧头位试验以及Dix-Hallpike试验引发出双侧的水平性眼震与患侧的旋转性眼震[4]。
1.4 治疗方法 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2例中73例为管结石,应用Epley管石复位法进行治疗;9例为嵴顶结石,应用Semont管石解脱法实施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9例均实施Barbecue翻滚复位技术进行治疗[5];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9例均应用Epley管石复位法实施治疗;混合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例实施Epley管石复位法联合Barbecue翻滚疗法进行治疗[6]。对少数病人配合应用扩张血管药物以及进行前庭锻炼。1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在实施Epley疗法复位过程中出现重症的眩晕、呕吐,及时卧床休息1h内好转。
1.5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在实施首次治疗结束后1周与4周评价全部病人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治疗指南[2]。位置性眼震与眩晕完全消退者为痊愈;不同程度减轻,但尚未完全消失者为有效;未见改变,甚至加剧或转变为其他类型的位置性眩晕者为无效。
2 结果
见表1。
表1 130例各种类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结果比较 [n(%)]
3 讨论
本组82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9例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29例为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0例为混合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一比例与宋海涛等[6]报道相似。在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例中,对于峭顶结石症一般应用Semont管石解脱疗法,对于管结石一般应用Epley管石复位疗法;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通常应用Barbecue翻滚复位疗法,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应用Epley管石复位疗法,混合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实施Epley管石复位联合Barbecue翻滚疗疗法进行治疗[7-9]。在治疗结束后1周时总有效率达90.0%;在治疗结束后4周总有效率达95.4%,提示第2次治疗后的有效率提高与第1次治疗时可能发生的手法偏差有一定关联,病人的头位能否使受累的半规管处于悬垂位,而且在复位时任何一种体位的持续时间长短都可能给临床疗效带来一定的影响;在病人被确诊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医生应向病人说明病情,消除病人的顾虑,使病人配合并接受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正确服用扩张血管类药物及进行前庭锻炼也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少数病人可能出现自愈现象。综上所述,正确的临床诊断及系统的复位疗法是有效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关键所在,选择合适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具有方法简单、安全、疗效理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迎梅 .青年 .中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49-51.
[2]周娜,吴子明,张素珍,等 .不同刺激模式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反应特性[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8):483-485.
[3]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42(3):163-164.
[4]区永康,梁象逢,郑亿庆,等 .不同变位试验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22):1 032-1 034.
[5]邢光前,陈智斌,卜行宽 .水平半规管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7(1):28-31.
[6]宋海涛,高波,彭好,等.165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管石复位治疗疗效观察[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6,4(4):283-286.
[7]吴子明,张素珍,赵承君,等 .耳石功能检查仪的设计与临床初步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39(8):566-568.
[8]张素珍,吴子明,赵承军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治疗[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3,1(2):42-44.
[9]姚晓善,田涛,杨期明,等 .耳石复位法治疗良性位置性眩晕4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