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3-08-20张书爱
张 娟 张书爱
郑州市康复医院 郑州 450006
依达拉奉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延迟神经细胞的死亡,减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从而达到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本文旨在系统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136例发病72h以内就诊,且发病6h后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性加重的脑梗死患者(在医生监测下),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脑梗死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各68例,对照组男38例,女30例;年龄45~80岁,平均65.0岁。治疗组男40例,女28例;年龄44~82岁,平均64.0岁。首次发病住院,经头颅CT证实除外脑出血、颅内占位病变、外伤及中毒引起者;治疗前未溶栓、抗凝及降纤治疗。2组发病时间、年龄、病情程度、伴发疾病、梗死部位、既往史、神经功能缺损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给药方法 2组均给予血栓通针0.5g静滴,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口服,1次/d。对照组加用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1次/d,共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30min内滴完,2次/d,共14d。2组酌情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药、对症等治疗,脑水肿者应用甘露醇治疗。
1.3 疗效判定 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照中华神经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为基本痊愈,减少46%~90%为显著进步,减少18%~45%为进步,减少17% 以下为无效或恶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100分表示生活完全可以自理,60分以上提示患者生活基本可以自理,>40~60分者生活需要帮助,20~40分者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0分以下者生活完全需要帮助。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如表1所示,治疗组愈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2组NIHSS评分比较 如表2所示,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
表2 2组NIHSS比较
2.3 2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如表3所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r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
表3 2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s)
表3 2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s)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8 29.52±4.06 88.98±7.12*△对照组 68 30.07±3.87 60.87±3.88*
2.4 不良反应 2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过敏反应及胃肠道反应,治疗后复查头颅CT未见出血,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继之坏死。在这种情况下,颅内或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而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致残的主要原因。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可引起脑实质细胞膜过氧化及血管内皮细胞膜过氧化,进而导致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当神经细胞发生缺血时,早期细胞膜会出现损伤,起初是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继而细胞膜广泛破坏,致使神经细胞不可逆损害。许多试验表明,在缺血脑组织内,自由基的含量不断增加,脂质过氧化反应也随之增强,同时参与了脑缺血的损伤过程。缺血后脑组织损害的实质是神经细胞膜及亚细胞器膜过氧化,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出现损害[2]。依达拉奉是一种脑保护剂,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通过清除自由基,减轻细胞损害循环的中心环节,抑制自由基连锁反应,从而起到保护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使其避免氧化损伤[3]。另外,依达拉奉还可阻止脑水肿和脑梗死的进展,对神经缺损症状有改善作用,可抑制迟发型神经元死亡。脑梗死的基本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扮演重要作用,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同时在炎性细胞作用下,血小板黏附在破裂处,血小板活化,在相关因子作用下,血小板释放血栓素A2(TXA2)、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等,使血小板聚集,同时凝血功能异常,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血小板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也参与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和缺血后脑组织迟发性损害各个环节。研究发现,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中含有血小板释放的TXA2,具有强力血管收缩及血小板聚集作用,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前列环素(PGI)是一种强力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两者是一对维持正常血液循环的重要调节因素。奥扎格雷钠是一种高选择性TXA合成酶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TXA合成的活性,增强PGI合成酶活性,从而抑制TXAb的合成,促进PGI的产生,改善TxA/PGI的比值,使血小板释放TXA增加,从而使血管扩张,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血黏度,抑制血栓形成,同时使已形成血栓自行溶解[4],且奥扎格雷可选择性扩张血管,改善脑循环,对病变部位血管扩张作用弱,避免脑盗血发生。奥扎格雷钠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单用于急性进展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Takabatake等[5]研究了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的疗效,与奥扎格雷钠单药治疗相比,联合治疗优于单药治疗,尤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有资料表明,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可有效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6],为奥扎格雷钠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结果显示,依达拉奉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具有协同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1]陈清棠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损评分标准(1995)力[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牛文民,李忠仁 .缺血性脑血管病自由基损伤病原学及抗氧化治疗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43.
[3]彭静玉,李光来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药物性脑保护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杂志,2005,3(2):722-724.
[4]赵明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8):634-635.
[5]Takabatake Y,Uno E,Wakamatsu K,et al.The clinical efect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edaravone and sodium ozagrel fo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No To Shinkei,2003,55(7):589-593.
[6]陈晨,孙石磊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