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家、新道家、黄老道家之辨——兼论先秦道家的发展脉络

2013-08-15王海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杂家稷下杨朱

王海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陕西杨凌 712100)

杂家、新道家、黄老道家之辨
——兼论先秦道家的发展脉络

王海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政部,陕西杨凌 712100)

黄老道家是道家的一个派别,产生于战国早中期而盛行于汉初。对于道家的这一学派,目前学界有新道家、杂家等称呼,但这两个概念都存在问题。问题在于两个概念体现的是某些研究者对黄老道家和整个先秦道家发展脉络的理解的偏差。通过对先秦道家文献的考察,可以看到,先秦道家的发展脉络并不是先老庄道家而后黄老道家这样单线地发展,黄老道家的产生时间并不晚于老庄道家,先秦道家是一个多线发展的过程。

新道家;杂家;黄老道家;老庄道家

大概由于道家多隐士,所以早期道家的发展史一直混沌不清。汉人盛称“黄老”,以其为道家之代表,然而魏晋以后,“黄老”湮没无闻,世人只知有老庄而不知有“黄老”。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著录的道家著作大多失传,导致今人虽知“黄老”之名而在其学派归属问题上却始终聚讼纷纷。有学者主张“黄老”即杂家、也有学者称“黄老”为新道家。这些不同概念的“所指”基本是一致的,代表了他们对“黄老”学派归属和道家发展史的不同看法。本文试图通过对思想史上相关史实的考辨指出“黄老”不是杂家,“新道家”之名也不太合适,它是道家中的黄老一派,即与老庄道家相对的黄老道家。

一、杂家与黄老道家

杂家本是目录家进行图书分类时所创之名,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定图书时分诸子书为十家,杂家为其中之一。班固用“杂家”来指称思想史上的学派,这种不知“类”的做法是今人对“杂家”和“黄老道家”这两个概念辨析不清的根源。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知国体之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及荡者为之,则漫羡而无所归心。”这里所说的“杂家”显然是指学派意义上的“杂家”。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指》中论述道家的特点时说:“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司马谈对道家特点的概括与班固所言杂家的特征极为相似,因此,后人常将杂家与黄老道家混为一谈。蒙文通认为:“司马谈说的道家,显然是杂家,这就是黄老。它和庄周一流的道家是不同的。司马谈说的道家和刘、班九流所谓的道家,内容也是有区别的。”[1]192黄老道家和庄周一流的道家不同,这没有问题,但是否就可以认为司马谈说的道家就是杂家呢?

首先,刘向、刘歆父子将诸子分为十家,其根据与着眼点首在图书分类而非学术思想上之“考镜源流,辨章学术”,这一点前人所论甚多。吕思勉曰:“《七略》固书目,非论学术派别之作也。”[2]97图书分类固然要以图书表现的思想内容的学派归属为根据,但先秦古籍的形成又有其特殊性。先秦古籍虽多题为“某子”,归诸“某子”名下,但往往不是或不全是“某子”自著。这些作品有的是“某子”及其后学著作的汇编,如《庄子》一书显然杂有庄子后学的某些作品;有的则是某一学派的著作汇集起来而托名“某子”,如《鬻子》、《伊尹》等;更有甚者是由后来不相干者杂集许多单篇作品而成,如《管子》等。从刘向《管子序录》可以看出《管子》一书在刘向之前并无定本,刘向在谈到它们时是以篇为单位的,今本是刘向编次的结果。傅斯年甚至认为:“战国书除《吕览》外,都只是些篇,没有成部的书。战国书之成部,是汉朝人集合的。”[3]74余嘉锡亦云:“秦汉诸子,惟《吕氏春秋》、《淮南子》之类为有系统条理,乃一时所成,且并自定篇目,其他则多是散篇杂著,其初原无一定之本也。”[4]249由于先秦古籍的这一特点,有些图书的思想内容就会出现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的现象。以图书的思想内容为标准来给图书分类时,这些古籍就很难归为某一家之著作,只能以杂家目之。但我们在划分思想史上的学派时却不能如此,不同思想家的思想如果在基本立场、学术旨趣方面差别很大,那就只能将其归入不同学派,而不能机械地凑合在一起称之为“杂家”。

其次,有些书中的作品虽出自一人之手,但由于战国中后期思想界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这些作品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思想倾向。今人在根据其作品中的思想表现来确定作者的学术派别时难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统一。例如,班固将《吕氏春秋》列为杂家,而今人则多以其为黄老道家的代表作;《淮南子》一书,班固归为杂家,后来的诸多史书却多著录在道家;《管子》一书,班固将其列于道家,《隋书·经籍志》却将其列于法家。

最后,任何一个学派要成其为一个学派则必须在理论上有所树立,有其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学派的理论体系。杂家“兼儒、墨,合名、法”,难免使人联想到它不过是不同思想的大杂烩。近代的许多学者也认为“杂家”不宜用来作学派之名,如蒋伯潜就批评道:“专门乃可名家。家而曰‘杂’,实为不词。”[5]18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可以偶尔会因某个人研究的领域多、知识面广而称其为“杂家”,但这个“杂家”实有戏谑的成分在内,学派意义上不可能有“杂家”出现。

二、“新道家”之名合适吗?

“道家”的概念出现于秦汉之际。吴光认为:“在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中提出‘道家’或‘道德家’的名称以前,无论是‘道家’还是‘黄老’,都是有其实而无其名。‘道家’一词,盖发端于司马谈;而‘黄老’连称,则开始于司马迁。”[6]1由于文献的不足征,在司马氏父子之前有无人使用“道家”和“黄老”二词已不可考,但《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陈平之言曰:“我多阴谋,此道家之所禁。”若这句话确为陈平的原话,那么最晚在秦汉之际,“道家”一词就已出现。至于“黄老”一词,不见于先秦诸子书,但司马迁于《史记》中盛称之,可见此词在司马迁的时代即西汉武帝时期已甚为流行。

但当前有不少学者认为先秦道家以老庄为代表,黄老道家形成较晚,直到秦汉之际才形成学派。熊铁基先生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他说:

黄老之学出现很早,几乎有《老子》书的流传,就有黄老之学的产生,但黄老道家这一派的形成并不很早,当在秦汉之际,或可以《吕氏春秋》作重要标志。这样,它就比老庄道家的形成要晚一些,所以又可称为新道家。老庄道家以庄子其人其书为标志,在秦以前,一般也就视之为先秦道家,是所谓“纯粹道家”或“正宗道家”。[7]15

熊先生认为,虽然《老子》出现之后就有“黄老之学”流行,但“黄老道家”的形成以《吕氏春秋》为标志,因此战国时期只有“黄老之学”而不存在“黄老道家”,战国时期的道家只能称之为“老庄道家”。熊先生这一结论的理由在于:

黄老道家的形成,与儒、墨的形成不同,与老庄道家的形成也不同,它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它没有一个事实上的师祖(如孔、墨),也始终没有很大影响的中心人物(如庄子)。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变化,不少人对这一派的理论学说作出了贡献,既有不少“发明”,又有积极的传播,但是有些人自身的发展又走向了别的学派,如慎到、宋钘乃至驺衍等人的发展变化,他们本来都可说是“发明”黄老道德之意的人,由于其某些内容有独到之处,如慎到言势,驺衍谈阴阳,因而被后人列入法家、阴阳家,宋钘甚至被列为小说家。据以上这些情况,战国时黄老道家似又不成为一个学术派别,故通常只谓“黄老之学”。稷下黄老尚未成为黄老道家学派,它不像“墨子”那样有严密组织的派别,也不像儒者那样有明显的师徒关系,而是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之中。派别的形成应在秦汉时期。[7]28

熊先生对于道家形成的论述是有道理的,但并不能说明在战国时期“黄老道家”学派并未形成。首先,学派的形成不一定以是否存在师徒相承关系为标志。黄老道家的确存在传承不明的情况,但不仅黄老道家如此,老庄道家和道家中的其他各派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目前的文献中找不到任何老子和庄子之间有过直接接触的证据,庄子其师和庄子的弟子也不见于文献的记载。至于另一位一般被认为是早期道家代表人物的杨朱,虽然其言曾经“盈天下”,但其弟子的名字也不见于史籍,其著作也早就散佚,班固著《汉书》时就已经不见著录。《史记》根本就没有提到杨朱这么一位人物。道家人物中本来就有许多是“隐君子”类型,其不见于史籍的记载再正常不过。由于文献的散佚,先秦诸子百家中又有哪一家的传承是清楚的呢?儒家自孔子后到孟子之间这一百多年的传承不也是模糊得很吗?韩非曰:“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儒墨二家所分化出的这些派别的具体传承情况在今天几乎都已不可考。

其次,不管是“黄老之学”还是“黄老道家”,“黄老”并称,“黄”只是托名,“老”才是实质,这已经是学界的共识。余明光说:“黄老学的基本内容应当是‘老’而不是‘黄’,应当是‘道’及其对百家思想的提取,而不是老学与黄帝学的结合。”[8]22余先生的这一概括是非常准确的。熊先生认为有《老子》书的流传就有“黄老之学”的产生,其实质亦是对此观点的认同。《汉书·艺文志》著录的托名黄帝的作品共有12类26种之多,但我们却并不将其都视为“黄老道家”或“黄老之学”的代表作,其道理也就在此。因此,老子就是黄老道家事实上的“师祖”,这一点无可怀疑。《淮南子·修务训》曾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托古立言是战国时期流行的学术风气,甚至扩大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学术史上一直存在的一种风气。如果将诸子百家各自根据自己的学派观点来托名黄帝的那些著作都算在“黄老之学”名下,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就只能是一系列面目各异、全无关系甚至相互矛盾的托名黄帝的著作,不但“黄老道家”不能成立,“黄老之学”之名也不可能成立。

再次,以有组织无组织来判别学派之是否形成也失之笼统。究竟什么性质的组织才意味着一个学派的形成呢?难道一个学派一定要有像墨家那样的宗教性的严密组织?以此标准来衡量,则儒家、法家、名家等都难称为一个学派。如果以熊先生的标准来衡量,那么熊先生所认为的黄老道家作为一个学派形成于秦汉之际并以《吕氏春秋》为标志的观点也不能成立。《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撰而成,史书上对这些门客的师承、甚至姓名都没有任何交代,又如何认定他们一定是一个传承有绪的学派呢?司马迁在《史记·乐毅列传》中记载了一个相对可靠的齐地黄老道家的传承系统:“乐臣公学黄帝、老子,其本师号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毛翕公,毛翕公教乐瑕公,乐瑕公教乐臣公,乐臣公教盖公。盖公教于齐高密、胶西,为曹相国师。”这个系统的传承从河上丈人到盖公共历七代,而盖公为秦汉之际人,则这个系统的传承始自战国当无可疑①。而司马迁所提到的这一传承系统还只是齐一地的情况,其他地方有没有黄老道家的传承呢?司马迁的父亲曾经习道论于黄子,黄子有学者指出即《史记·儒林列传》中和辕固生争论汤伐桀、武王伐纣的性质的黄生。黄子既长于道论,当然也是汉初黄老道家的一员。

最后,最本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称秦汉之际流行的道家为“新道家”,那么它相对于什么而言是“新”呢?从熊先生包括其他一些持相似观点的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认为这个“新”只能是相对于老庄道家而言。那么先秦至秦汉道家的发展就只能是单线的,即老庄道家先产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化后又形成黄老道家。但我们通过对先秦道家发展脉络的简单考察就可以发现,先秦道家的发展是多线的而非单线的。

三、先秦道家的发展脉络

首先,在老子之后,庄子之前,道家就已经是多头发展的。老子的弟子多已不可考,见于《庄子·则阳》的有柏矩,见于《庄子·庚桑楚》的有庚桑楚,见于《庄子·寓言》的有阳子居。这三个人中,前两者已不可考,阳子居一般被认为就是杨朱,在先秦古籍中又称阳生、阳子,是影响最大的也是可考见的事迹最多的一个。据其他古籍记载,老子弟子还有关尹、文子等人。但这些人物的思想都已无从考见,其与庄子的关系也无缘得知。至少从《庄子》一书来看,他们与庄子并无师承的关系。庄子在《天下》篇称赞关尹和老聃同为“古之博大真人”。然既以其为“古之人”,则年代必已相去甚远。杨朱其人,虽则《庄子》以其为老子弟子,然今人考证则多谓其为墨、孟之间的人,与老子年代并不相接。但不管怎样,杨朱处于老庄之间是没有疑问的。《庄子》各篇一致地批评杨朱,但又一致地以杨朱为老子的弟子。可见,庄子的批评杨朱并不是因为杨朱不是道家的人物,而是因为杨朱是道家中与庄子不同的另一派。杨朱之学在战国中期曾蔚为显学。孟子言:“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可见,战国中期道家的主流是杨朱一派,其与儒、墨之学在当时有鼎足而三之势;相反,庄子之学在当时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因此,某些学者认为早期道家即是老庄道家的观点,是与先秦道家发展史不符的。

其次,今人所言老庄道家,从思想实质上看,其形成以庄子哲学的产生为标志。庄子生当战国中期,约与孟子同时。传统观点认为黄老道家形成于战国后期,甚至以为当形成于秦汉之际,于是一些学者便认为黄老道家是从老庄道家发展而来。然而试比较一下庄子和黄老道家诸子的年代,便可以发现,黄老道家诸子虽有后于庄子者,然亦有与庄子同时甚至早于庄子者。近代诸学者所考证的庄子生卒年虽不一致,但庄子生前最早不超过公元前375年,则庄子要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体系,其年代当不早于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即公元前350年以后②。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具有强烈的黄老学色彩,被认为是失而复得的黄老道家早期代表作。据唐兰先生考证,这四篇古佚书的写作年代当在战国前期之末到中期之初,即公元前400年前后③。可见至迟在庄子生前20余年,就已经有黄老道家著作的流传。申不害虽一般认为非黄老道家中的人物,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可见,他早年学习过黄老之学。据《史记》记载,申不害为相在韩昭侯八年,即公元前355年。即使将其学术成型的时期断在其相韩昭侯之时,亦略早于庄子,因为此年庄子不过20来岁,而在此之前社会上就已经有黄老之学流行。

稷下为黄老道家的重要发源地,稷下诸先生虽不尽是黄老道家中的人物,但黄老道家中的人物在其中占有重要比例。稷下学宫之立,据东汉徐干《中论·亡国篇》所记在齐桓公时,而据今人孙开泰考证,则当在齐威王之初年。齐桓公即田午,其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75至前357年,齐威王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曰:“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据此,稷下学宫在齐宣王之前必已存在且经过一个盛而衰的变动,否则司马迁不当言稷下学宫在齐宣王时是“复盛”。齐稷下学宫之设即使在齐威王之初年,其时庄子也不过20余岁,而稷下学宫所招之学士,必有相当部分是在当时已成名了的,其年至少应与庄子相当,有些可能还要更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田单复齐在公元前279年,距前举今人考证所得庄子卒年最早的公元前295年亦不过迟16年,距最晚的公元前275年还要早4年,可见,田骈、慎到、接子、环渊这批稷下学者的活动时间与庄子也大致相当。田骈、彭蒙都是稷下黄老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天下》篇又载田骈学于彭蒙,且记彭蒙之师之言。若田骈与庄子约略同时,则彭蒙及彭蒙之师之年又当早于庄子。庄子和稷下诸子有无关系已不可考,但他没有参加过稷下学宫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但史籍所载稷下诸子中没有庄子之名,以庄子的学术性格也不可能参加稷下这一群体。因此,庄子在当时学术界的影响实在很有限,与他交流的只有惠施等少数几个人。值得注意的是,庄子死后,其后学也出现了分化。刘笑敢先生根据《庄子》外、杂篇的不同思想倾向,将庄子后学分为述庄派、无君派和黄老派④。刘先生的这一观点虽还可商榷,但今《庄子》一书中的《天地》、《天道》、《天运》诸篇表现出强烈的黄老学色彩却是无疑的。可见先秦老庄道家在庄子身后即迅速衰微,而与此同时黄老道家却正蓬勃发展,遂造成一种黄老道家继老庄道家而起的假象。

最后,从理论上讲,所谓的“秦汉新道家”思想和先秦道家相比,并没有什么“新”的发展,只是得到了总结和应用。余明光先生指出:

黄老学的发展情况比较复杂。从时间向度上说,它经历了战国和秦至西汉初两大阶段。前一阶段是黄老学产生形成的时期,它主要是被当做一种学术而提出来的;后一阶段是黄老学与现实封建政治密切结合的时期,也可以说是黄老学的应用时期,它主要是被当做一种政术而加以运用的。[8]41

余先生对黄老学两个阶段发展的特点的把握非常准确。现存的几部被认为是秦汉道家的著作几乎都存在杂抄前人之作的情况:《吕氏春秋》是吕不韦集门客而作,杂抄性质极明显,且不全是黄老道家的作品;《淮南子》几乎是先秦道家著作的分类摘抄,《文子》的情况与《淮南子》相似。这些都是明显的总结性的作品,而非创新性的作品。因此,“老庄道家”并不能概括整个先秦道家的发展,其产生和形成也不早于黄老道家。先秦道家在早期经过了一个多线发展的历程,最终归结为老庄和黄老两大派别。而在战国至秦汉,则一直是黄老一派占据主流,以至于汉初人盛称之,将其视为道家的代表。

注 释:

①关于河上丈人的具体年代,近现代学者多有考辨,结论有早有晚。但安期生为秦始皇时人,则这一系统始于战国当无可疑。

②任继愈先生曾经归纳历代学者考证庄子生卒年的结果为五种说法:1.生于公元前369,死于前286年(马叙伦);2.生于公元前355,死于前275年(吕振羽);3.生于公元前328,死于前286年(范文澜);4.生于公元前365,死于前290年(杨荣国);5.生于公元前375,死于前295年(闻一多)。参见任继愈著《庄子探源》,载《哲学研究》1961年第2期。

③参见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载于《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④参见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1页。

[1]蒙文通.先秦诸子与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吕思勉.经子解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傅斯年.傅斯年“战国子家”与《史记》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4]余嘉锡.目录学发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蒋伯潜.诸子通考[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6]吴光.黄老之学通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7]熊铁基.秦汉新道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余明光.黄老学论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

New Taoism,Eclectics or Huang-Lao Taoism——On the Contex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aoism in the Period of Pre-Qin Dynasty

WANG Haicheng(Ideology Education Department,Agricultur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Northwest China,yangling,Shanxi 712100)

Huang-Lao Taoism is a school of Taoism.It appeared in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and was popular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Scholars have called this New Taoism,or Eclectics,but the two concepts are problematic.The real problem is that these two concepts embodied in some of the researcher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Huang-Lao Taoism and the whole context and development of Taoism.Huang-Lao Taoism was not later than Lao-Zhuang Taoism.

New Taoism;Eclectics;Huang-Lao Taoism;Lao-Zhuang Taoism

【责任编辑:高建立】

B223

A

1672-3600(2013)04-0010-05

2013-01-10

王海成(1982-),男,湖南祁东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杂家稷下杨朱
中国最早的“大学”稷下学宫遗址确认
杨朱及其思想再考
淄博职业学院图书馆稷下复合阅读空间构建实践
杨朱之弟曰布
“一毛不拔”未必吝啬
怎样才能成为令人信服的杂家?
稷下学宫的地位与贡献
杂家
乱世奇商
论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