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的政府角色功能探析
2013-08-15王小块
王小块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民俗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由于诸种原因,直至目前,极具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已被严重破坏。针对此种情况,政府应在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的进程中承担起主要角色,发挥主导作用。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及其形成演变中的政府影响
民俗文化是民间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涉及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及环境学诸领域,大致包含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及巫术、婚丧嫁娶等内容。
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经济及社会条件不同,人们在心理结构、道德观念及交往方式上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地区会产生不同的风俗习惯,而这种风俗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文化传承力和凝聚族群的特殊作用[1]1。正因如此,中国古代统治者对散见于民间的风情习俗历来重视。《礼记·王制》中就有“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王者巡守可以“观风俗,知得失”[2]127,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
在民风民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古代中国的立春、元宵、冬至、春节等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由新中国成立后的节庆变化同样可以看到政府的强大影响力。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有了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劳动节1天、十一国庆节2天的基本公休假格局。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形成了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3个“黄金周”。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次修订,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取消“黄金周”,法定节假日中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这是一次历史的延续,又是一次具有文化意义的构建。
二、政府在民俗文化保护传承中应发挥的主导作用
1.法律规定对政府在民俗文化保护中的责任要求
根据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缔约国家及其政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承担者,作为在教科文组织内设立的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其职能涉及:宣传公约的目标,鼓励并监督其实施情况;就好的做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提出建议;根据委员会制定的、大会批准的客观遴选标准,审议缔约国提出的申请并就名录和提名、提供国际援助事项作出决定等。对出于“保护”而采取的措施,规定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作为缔约国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确认、保护。为了使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确认以便加以保护,各缔约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拟定一份或数份关于这类遗产的清单,定期加以更新并向委员会提交。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国家、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主导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
作为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会员国的中国于2011年审议通过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是一部行政法,从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代表性项目名录、传承与传播、法律责任等五个方面规范了政府和行政部门的行为;从法律性质上,明确定位了以行政保护为主;在保护措施上,确认国家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保存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方式,保护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将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经验上升为法律制度,将各级政府部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上升为法律责任,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长期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由此可见,无论是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还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明确规定了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主导地位与责任。
2.中国民俗文化现状对政府保护责任担当的要求
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一批历代相传、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如在旧历年节庆期间,民众可以修好世间的人事关系,创造家庭和谐,巩固亲族团结,凝聚群体力量,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在群体道德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人文教化、优秀品格提升的极好时机。节庆是民俗文化的荟萃,是民族灵魂的外现。但现实却是中国传统节庆在逐渐丢失。围绕中西方节日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结果显示:了解圣诞节者占95%,感恩节60%,万圣节45%,愚人节90%,情人节90%,复活节55%。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到,西方节日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而对于中国传统节日,60%的学生表示经常过,25%表示有时过,10%表示看情况而定,而有5%的学生表示从来不过。追究影响中国传统节日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的原因,33%的学生表示是媒体、商家的炒作,24%是随大流,5%表示无所谓。
中国传统节日渐趋淡化,西方节日大举“入侵”且日益流行,频频“威胁”到春节、中秋、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究其原因:一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中国人的观念越来越开放。如调查中有45%的学生认为中国节日过于注重吃,过后能留下作为纪念的东西甚少;35%的学生认为中国节日娱乐性不强;25%的学生认为中国节日过于严肃;38%的学生觉得对传统节日感到过腻了。二是商家的大力炒作,制造“噱头”,把过洋节奉为时尚,因而盛行起来。确实,洋节日的来临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很多现代人的生活需求。洋节日期间,往日的拘谨、畏惧、严肃被忽视,所被人重视的是放松、愉悦、欢畅,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在中国也像西方一样历经“现代化”之后,现代社会的理性和效率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是否会如一些学者所担心的那样放弃对传统善和美的理想的追求?如何在“现代”的架构中,传承涵纳传统的自由与快乐,做有着美好伦理道德与审美情感涵养和向往的中国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3.政府应承担起民俗文化保护的主导责任
2005年11月,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却让邻国捷足先登,此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国人的悲哀、中国文化的失败。
为保证体现中华民族凝聚和历史传承血脉的民俗文化的鲜活,为避免中国悠久文化基因的“空前绝后”,政府必须积极承担起保护民俗文化的重担。首要的就是通过保护、倡导民俗,挖掘民俗的内涵及独特的地方特色,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并赋予其鲜活的生命,让体现中华民族风貌的民俗内容变得丰富多彩。而目前的紧迫任务就是复原传统,光大传统,营造民俗特有的浓厚氛围,让老百姓感受自己的传统文化,使之从精神到心理得到满足,才能使民俗遗产传承下去,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根脉的最好保护。
[1]金沛霖.图说中华民俗[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
[2]阮元.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