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党参、太子参在治疗脾胃病中的合理应用
2013-08-15钱晓翠指导赵聚山
钱晓翠 指导 赵聚山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省 210046)
中医中的“脾胃病”即现代医学中的消化系统疾病,根据2008年卫生部《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消化系统疾病在常见慢性病患病率中居第三位。在此严峻的形势下,传统医学亦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人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显见调理脾胃是对抗疾病的关键。吾师赵聚山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尤其治疗脾胃病方面颇有经验。吾从师学习,受益良多,在此总结人参、党参、太子参的在脾胃病中的区别应用,以飨同道。
1 “三参”的主治功效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有大补元气,补脾益神,生津,安神益智的作用。党参,味甘,性平,《本草正义》云:“补脾养胃,润肺生津,健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古方治疗轻症和慢性疾患者时,可用党参加大用量代替人参,而急症、重症仍以人参为宜。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能补益脾肺之气,兼能养阴生津,其性略偏寒凉,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适用于脾肺气阴两虚证。
2 临床病案举例
案1、袁某,男,32岁,2012年04月14号初诊。患者有慢性胃炎病史两年,近半年以来胃脘部隐隐作痛,经胃镜查: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伴急性活动,糜烂,灶性肠化,局部淋巴组织增生,淋巴滤泡形成。现殊面色无华,自觉神疲乏力,大便溏,胃纳一般,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辩证:脾胃气虚证。方拟:生晒参15g,炙黄芪15g,白术10g,山药30g,冬凌草30g,石见穿15g,莪术10g,白芍10,龙葵15g,八月札12g,蛇舌草20g,白芷10g,炙刺猬皮12g,生蒲黄(包)10g,大枣五枚、炙甘草3g。14剂,水煎服。服药后胃部颇适,精神好转,舌边齿痕渐浅。原方又服14剂,胃部疼痛消失,苔脉均有好转。
按 慢性胃炎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患者初诊时病程已久,“久病必虚”,故体质虚弱,同时“脾胃气血生化之源”,由于长期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机体气血生化不足[1],水谷精微不能上荣头面,则面色无华;脏腑经络无以为养,则神疲乏力,大便溏。人参甘温益气,补气生血,方中拟生晒参既能大补人身之元气,同时也是“补气生血,助精神之药也”。经过两个疗程的调养后,脾胃运化功能逐渐恢复。党参、太子参虽也都有补气作用,但对于久病体虚的人来说太过平和,所以此处不用。
案2、李某,女,47岁,2012年05月05日来诊。病人素来脾胃虚弱,由于前日睡觉不慎受凉,大便稀溏,日行一次,腹不痛,精神尚可,胃纳一般,苔薄白,脉细滑。辩证:脾胃虚寒证。方拟:苍术10g,白术10g,煨葛根12g,焦六曲10g,焦山楂10g,炙内金12g,炒党参20g,云苓15g,炒扁豆15g,蔻仁6g,川朴10g,山药30g,芡实15g,陈皮10g,法夏10g,薏苡仁15g,益智仁12g,仙鹤草30g。14剂,水煎服。药后诸症好转,大便正常。
按 患者素体脾虚,加上感受寒湿之邪,所以出现便溏的现象。但从病人的精神、饮食等方面可看出,其气虚情况无案1中严重,方中不用“生晒参”而用“党参”,因党参补益脾胃之功与人参相似而力较弱,此方中用以平补气血,同时用其柔缓易人参偏温之性,可防止全方温燥太过而损伤阴液[2]。当然,从现代药理学研究中也可以看出人参与党参的区别,人参药理作用比较广泛,而党参仅对神经系统、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自,以及降血压等起作用[3],这也就对应了中医理论中“人参的补气功力较强,党参的补气功力较弱”的说法。
案3、金某,女,42岁,2012年09月22日初诊。殊最近情绪波动较大,胃纳不香,口腔易出溃破,口干,嗳气作阻,大便不爽,舌偏红,苔薄,脉细弦。辩证:胃阴不足证。方拟:谷麦芽各12g,玉竹12g,山药15g,太子参12g,白术10g,旋复花12g,苏梗10g,绿萼梅10g,火麻仁15g,炙内金10g,山萸肉12g,莱菔子10g,黄精15g,当归10g,蒲公英30g。14剂,水煎服。服药后,诸症改善。
按 太子参有近似人参的益气生津、补益肺脾之功,但力量较弱,是补气药中一味清补之品。人参补力胜于太子参,强心救脱,或体虚而偏于寒者用人参较好,太子参性较柔润,用于阳虚血热则较适宜[4]。太子参微甘,虽补益之力较弱,但补气而不滞气,一般脾胃气虚者用党参,但如其虚不甚,或有较明显的气滞者,较适合用太子参[5]。患者为女性,情绪不稳,且有明显胃阴不足的症状,此处太子参更为适宜。
3 临床运用宜忌
对于小儿和青少年而言,应选用太子参,因性能较缓和,无促使早熟之弊;青壮年患者,根据其体质一般选用党参比较适宜;对中老年患者选用人参较适合[6]。前来就诊的病患往往都有其他兼证,此时对药物的准确选择更为重要,错误的选择不仅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可能使疾病更加严重。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对于伴有消渴症的患者,人参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降低血糖减少尿糖,改善全身症状;而党参则恰好相反,虽然也能解除或减轻热病耗津引起的口渴,但却使血糖升高,为糖尿病的禁忌药物。对于伴有咳喘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人参和太子参都有较好的疗效,而党参不宜使用。对于伴有慢性肾炎的患者,党参为抗肾上腺素的中药,对肾炎蛋白尿则有较好疗效[7]。
[1] 陈霖.试论慢性胃病以脾胃气虚为主[J].光明中医,2002,1(98):10-12.
[2] 蔡慎初.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118.
[3] 张蕊,陈乃宏.补益药党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人参及补益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1:39.
[4] 容小翔,太子参能代替人参吗[J].卫生与生活报,2009,014:1.
[5] 徐丹华,罗斐和.《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4.
[6] 刘芹,丁积仁.略谈“三参”在临床的辨证应用[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4,2(6):80.
[7] 郑德起.参类补药右今谈[J].医学文选,199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