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DR 系统对儿童胸部摄片图像质量分析

2013-08-15周运红陆宝旭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年1期
关键词:投照拍片摄片

周运红,周 飞,陆宝旭

据有关资料统计,小儿呼吸道感染占儿科病例的比例较大,由于大多数患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患儿的健康极其关注。胸透曝光时间长,患儿所受到X 线辐射量就比较大,且不能保存图像,已基本被淘汰。随着数字化X 线摄片技术不断完善和发展,儿童胸部摄片质量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应尽量克服摄片过程中因患儿自身特点所造成的摄片不利因素。选择最佳摄片参数,以确保患儿胸片摄影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高质量X 线胸片。对DR 在使用过程中人为因素与图像质量控制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 年4—12 月的患儿100 例,年龄1 ~3 岁。

1.2 仪器 采用万东医疗器械厂生产的500mA DRX 线机,使用富士DRY PIX4000 激光干式打印机。

1.3 投照体位的选择 (1) 卧位投照,患儿穿一件内衣仰卧于摄片床上,胸片架超出肩部4cm 与下颌平齐,患儿两上臂外展与躯干成直角,由1 个陪护人员站于患儿头侧轻按两上臂,另1 个陪护人员站于患儿足侧按住患儿腹部及双膝部,靶片距90cm。(2) 立位投照,患儿穿1 件内衣立于凳子上,面向胸片架,两上臂外展,让陪护人员站于患儿两侧,将患儿的两手臂加以固定后再拍。片架端超出肩部4cm,靶片距180cm。

2 结果

100 例胸片均为甲级片和乙级片,其中甲级片84 张,占84%。

3 讨论

胸片的拍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诊断准确性。目前放射科技师普遍存在不重视拍摄质量的提高,因拍摄患者多,有时候会因拍摄求量不求质而造成照片质量差。影响投照质量的因素较多,总的来说包括投照设备、放射科技师投照技术、投照体位、患者自身情况,如呼吸或有的患者不配合,投照后的图像处理方法等,具体如下。

3.1 设备因素 DR 机的电源质量、容量、电压、频率、KV和mA 的最大值、仪器运转的稳定程度、焦点的性能、束光器的性能等均可能影响到投照质量。尤其是DR 设置参数准确与否,对照片的质量影响极为重要,胶片生产厂家及质量也是影响照片质量的重要因素[1]。激光相机的好坏也可直接影响照片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胸片投照质量较好,甲级片可达80.0%。

3.2 投照技术 投照技术是影响投照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曝光条件过高,则会因穿透力过强而不能诊断软组织病变、气胸、尘肺、肋骨骨折等。反之,如曝光条件过低,则不能充分显示肺内病变,甚至造成误诊。有的工作人员对放射医学的知识熟悉,但对临床上其他专业的知识不了解,对各种情况下的投照条件没有很好的掌握。放射科每天拍摄X 线胸片的患者众多,有的技师为避免麻烦,在拍摄前没有做到应有的告知义务。

3.3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如驼背) 等个体差异因素,也决定了投照方法的使用和投照质量的好坏。如儿童的生理结构和成人有所差别,绝大多数儿童在拍片时容易到处乱动和哭闹,配合度较差,因此对儿童进行拍片,体位和拍片条件均应有别于成人。我们在投照过程中体会到,对儿童拍片应采用高电压、低电流、短时间的拍摄方法,一般来说儿童拍片时可取仰卧位、坐位,在家长的协助下拍片,年龄稍大者可取站立位[2]。电压应超过100kV,电流可选0.1A,时间控制在0.05s 以内,尽可能做到一次性成功,并根据儿童体质差别适当调整。比如某儿童4 岁,入院时一直哭闹,拍片前应轻声安慰儿童,消除其恐惧心理。拍摄时应注意儿童哭泣的频率,抓住其吸气末呼气初的时刻进行曝光,可取得较好的投照质量[3]。

3.4 图像后处理 这项工作很重要,如投照条件大与小,清晣度好与差,对比度高或低,灰雾度等都可通过图像后处理来提高照片的质量。DR 系统将胸部成像过程分为探测、成像显示、图像处理和存储4 个过程。主要优点是更好地显示影像的细微差别,减少远动伪影和散射线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成像时间仅7s,检查及就诊时间短,存储图像保证了医疗质量[4-5]。

3.5 提高投照技术人员的投照技术 操作人员拍摄时应要求患者去掉首饰等金属物品,避免因出现伪影而影响诊断准确性[6]。对于不小心咽下金属材质的异物而造成食管内堵塞的患者,应先采用透视定位,再拍摄X 线胸片,以提高异物定位和诊断的准确性。某些患者在入院时病情已较为紧急,如大出血或严重胸部外伤等,患者多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状态,但又必须通过拍片辅助诊断和治疗,因此在此类患者拍片时,最好有临床医师在场陪同,以免在拍片时出现意外情况。检查时应做到迅速准确,避免耽误抢救的宝贵时间。

总之,要拍摄质量较好的X 线胸片,需要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通过加强投照质量技术控制,加强人员管理,结果表明100 例胸片均为甲级片和乙级片,保证了较好的投照质量。我们体会到,作为一个放射科技师应首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并正确地运用拍片设备,结合自己的投照技术经验,加强X 线胸片的投照质量,做到明确疾病诊断。

1 吕庆波. 四肢X 线平片的投照与质量评价[J].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1997 (9) : 26.

2 沈迎春. 老人和儿童胸部摄片技术研讨及质量控制[J].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2 (4) : 334-338.

3 郑土康,彭晓欣. 儿童胸部X 线投照技术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 (20) : 52-53.

4 冯敢生. 医学影像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2-15.

5 郭长运. 平板式探测器和常规X 射线数字化成像未来[J]. 医疗设备信息,2002 (2) : 1-8.

6 李文乾. 急诊患者X 线检查与投照质量[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 (20) : 2167-2168.

猜你喜欢

投照拍片摄片
不吐不快:“翻”陈出 新有多难?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腰痛出现八种情况要拍片
MRI诊断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意义
浅析DR摄片应用于大批量胸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价值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
放射诊断中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的应用
上市公司“拍片”热
全消化道钡餐及钡滞留拍片在肠神经元异常性便秘的诊断价值
急诊肘关节照片投照体位对诊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