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放式教学”利弊分析——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2013-08-15尚发成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开放式

尚发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11)

作为一名普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任务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教研室及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以“开放式教学”为主,努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创新,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教学目的[1]。为了让“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做到教学、科研互相促进,笔者结合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我校“开放式教学”实施中的经验教训,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实施情况

按照教研室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我们从课堂教学环节、课外实践环节到考试环节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将“开放式教学”付诸实施。“开放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师在正确地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前提下,努力创造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把课堂开放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其二,把课外开放给学生,使学生的疑惑及时得到解答;其三,把考试开放给学生,使学生不再为分数而死记硬背[2]。

首先,课堂教学环节的开放。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教师转变“满堂灌”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他们自觉参与课堂教学,形成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据调查统计,参与教学改革的教师每节课随机提问题让学生分析讨论的几率达到100%;一节课结束后布置问题,下节课进行分组讨论的次数占全部课程的60-70%;辩论次数占全部课程的10%;而让学生以班为单位讲20—30分钟课的活动有些老师已经进行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有的还在准备阶段。

其次,课外及实践环节的开放。这一环节包括课外师生的交流和学生的实践活动两个方面。一方面,主要是任课教师把手机号码、E-MAIL、QQ号码以及微博在教室公布,让学生在课外能够通过电话、短信、邮件以及QQ和微博,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问题也能得到老师的及时解答。这一点教研室的全体任课教师都做到了。另一方面,主要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设计,如专业考察、重大历史节日来临前在校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或者开展相关的知识竞赛等。从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到郑州近现代历史古迹如二七纪念堂、二七纪念塔、碧沙岗、花园口等地方进行考察,考察回来后在教师指导下,撰写出考察报告。而在校内开展的重大历史节日宣传活动每学期达到2—3次,开展相关的知识竞赛每学期达到1—2次,大多数学生参与了上述活动。

再次,考试环节的开放。在教务处的大力指导配合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考试进行了重大改革,考试方式为平时考核加期末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平时作业和课程论文的分数,比重由原来的10%提高到30%。开卷考试时,学生可以带课本进入考场,针对试卷上的问题翻阅书本回答问题。

二、“开放式教学”的良好效果

(一)学生到课率增加,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试行“开放式教学”之后,任课教师改变了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次课后,都会有学生向任课教师主动请缨,要求下次上讲台发言。他们通过电话、短信、邮件以及QQ和微博与任课教师沟通交流,以使自己课下的准备更加充分。由于事先做足了功课,走上讲台发言的同学常常可以引经据典,把自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领悟和同学们交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就把那些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空洞枯燥不愿意来上课的学生逐渐吸引进教室。而且,由于平时成绩比重提高,课堂发言与课堂作业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构成部分,也进一步促使学生到教室听课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出勤率相对以前稳步增加。

(二)师生之间沟通增多,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在大多数高校,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上课能见面外,课余联系比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师生却因为实施“开放式教学”沟通不断。所有任课教师都向学生公布了电话、邮箱和QQ,学生可以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最近几年,微博又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以其“易用简便,主题丰富、分众传播”等特征,备受大学生的青睐,已成为许多学生获取资讯、抒发情感、记录生活、信息交流的工具。为了适应这一时代潮流,更快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大部分教师又开通了微博,经常是这边刚下课,那边学生就发微博进行评价或探讨课内未尽的历史话题,互动十分热烈。这样,就大大改善了以前师生联系较少的状况,和谐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促进教师深入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课教师围绕教材备课,然后在课堂上把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吃透教材是最基本的,此外,教师还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改变过去那种给学生“送水”的角色意识,培养学生自觉“找水”、“造水”的能力。要针对学生思想和知识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所学知识的实质内涵,指导学生关注国家和地方大事,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运用体现时代精神的新鲜事例和信息,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比如2012年中日之间因为钓鱼岛问题关系恶化,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上街游行抗议,甚至出现打砸日货的过激行动。课堂上,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全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章,让学生把历史上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今天的钓鱼岛问题结合起来,分析事件的根源所在,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判断,从而理性爱国。这都需要教师不断“再学习”,注重积累和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考风有明显改善,不及格率也明显下降

以往的闭卷考试往往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并不能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考试方式容易造成许多学生在考前把精力放在背书和背课堂笔记上,更有一部分不愿背书的学生寄希望于在考场上作弊来通过考试,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考场作弊现象十分严重。而开卷考试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主要是考察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答题时,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上,完全靠自己的脑子在答题,根本就没有作弊的时间和机会,因为人人都在争分夺秒写着自己的试卷,无暇他顾。这样一来,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常见的考场作弊现象不再出现,考风得到大大改善,再加上平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了较高的平时成绩,即使试卷上答得不是太好,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一卷定乾坤”,学生不及格人数明显下降,减轻了之后的学习压力。

三、“开放式教学”有待完善之处

(一)课堂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从学生来看,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大一新生刚刚从偏重于应试教育环境的中学过来,学习习惯还停留在教师“满堂灌”、学生听课记笔记的阶段,思维习惯一时跟不上“开放式教学”的转变,被动学习在他们中普遍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的讨论题学生主动上台发言的不多,大多是被老师点到名字或被班级推选而被动发言;团体协作意识不强,有发言任务的同学往往一个人查资料、记笔记、做总结,最后上台发言,其他没有发言任务的同学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这样就会导致对问题的理解分析不够深入,甚至出现学生执一家之言、断章取义、偏离主题的现象。从教师来看,有一些教师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还抱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放,注重传授知识本身,而忽视了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较少,普遍是大班授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比例不高,不能使大多数学生亲身体会到参与课堂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开放式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外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尽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逐渐实施了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社会实践活动,如专业考察、重大历史节日的宣传活动、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等,但是,从实施的情况来看,由于安全、经费、交通、时间等条件的局限,课外实践活动在组织上相对困难,以校内活动为主,校外活动则较少。也曾经计划让学生利用假期进行课外实践,主要是针对家乡历史进行考察,回校后撰写调查报告,但也因时间过长、不好操作而没能实施。总之,在“开放式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一软肋,处在亟待进一步提高但囿于种种现实情况又无法马上提高的窘境。

(三)考试环节存在的问题

开卷考试的实施固然有使考风明显改善、不及格率明显下降的优点,但也会有一些问题。如会给不爱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一个投机取巧的机会,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下降,不会像闭卷考试时那样强迫自己去学习,一心只想在考试的时候打开书照搬照抄,所以,平时看书少,考前复习少,以至于考试时做题时间比开卷考试长,有的学生甚至考试结束时没能做完试卷。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考试成绩很不公平,平时学习努力的同学拿了高分理所当然,而那些平常不努力、上课根本不听课甚至缺勤的同学因为开卷考试照样拿好成绩,这样,让很多努力付出的同学感觉委屈,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轻分数高低而重能力高低,轻考试而重平时,努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应地,教师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争取“授之以渔”而不再“授之以鱼”。其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外实践和学校相关部门如学生处、团委组织的活动结合起来,更好地把实践环节落实到实处。再次,考核方式进一步改革,提高平时成绩,降低考试成绩,或者调整成平时成绩不合格就不能参加考试的方式,这样就会使学生重视平时的课堂参与,重视培养自己的能力。

从总体上看,“开放式教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能针对“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进行纠正[3],从而有利于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根本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式也适应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提高教学水平、和谐师生关系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1]沙健孙.关于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6).

[2]朱晓鸿.开放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开放式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