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楚长城与豫南水系
2013-08-15衡云花
衡云花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0)
楚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之一。调查发现,河南楚长城主要分布在地质地貌较为复杂的豫南伏牛山区,与豫南天然水系互为天堑,共同构成了楚国边界军事防御体系网,在楚国的对外扩张和抵御外侵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河南楚长城概况
历史文献记载,楚长城从今天湖北的竹山县,跨汉水辗转至河南南阳市的邓县、内乡县,过湍河,经郦县(内乡)故城北,达翼望山,向东沿伏牛山脉,经平顶山市的鲁山县、叶县,往南经舞钢市跨过沙河直达驻马店市泌阳县,总长度约800公里。
通过2008—2010年楚长城资源调查和局部的考古发掘工作,我们基本查明楚长城在河南分为西、北、东三条线路,建筑时代不晚于战国时期[1](P334-348)。西线调查了大量的山寨、故城和烽燧等遗址、遗迹,但长城墙体分布线路还需进一步的调查和考古发掘资料的补充和核实。北线、东线的分布情况已经基本清楚。北、东两条线路总长约300余公里,并确定河南楚长城的修筑时代不晚于战国时期。
北线:自伏牛山主峰尧山循南阳盆地北沿的伏牛山支脉向东,大体沿今天的平顶山市鲁山县、叶县与南阳市南召县、方城县四县交界处,经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椅子圈村高楼山,叶县保安镇五里坡、花山头、茅茅山等,再向东过甘江河(潕水),经叶县辛店乡七棵树村土龙岗、龙头山、鹞山,延伸至叶县辛店乡刘文祥村小梁沟一带,穿过南阳市方城县杨楼乡,经摞摞石山、关坡一带进入平顶山舞钢市境内,蜿蜒盘踞在舞钢市牛头山、平岭村北的西山、银凤山、阳坡、荞麦山、转山、磨石山南坡至马鞍山垭口一线,再向东南经东、西火山、苏山至舞钢市石漫滩水库东端大坝处。
东线:由平顶山舞钢市石漫滩水库东端大坝处折转向南,分布于驻马店市泌阳县东部的五峰山、塔山、白云山、铜山一线。
河南楚长城的人工建筑墙体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有土用土,无土用石。多为土石混筑,也有纯土筑的,只在舞钢市五峰山东南侧发现一段纯石砌筑墙体。土石混筑的墙体大多紧贴山体或山间垭口北侧的崖边修建。建筑比较原始、单调、粗糙、古朴。在高山险阻和江河为堑难以通行的地段,利用山河之险,利用峭壁悬崖、深谷大堑等自然障碍构筑防线,或稍加人工修理,或不再修筑长城设施,省了许多工料,以能够达到防御的目的。河南楚长城是因山为壁,临水为堑,充分体现了其连山依水,据险守扼的建筑原则。
通过调查,河南楚长城是以人工修筑的墙体连接山险、关堡为主体工程,加以烽火台、兵营、城址等重要组成部分,与古道路、古河流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战略性军事防御体系。
这说明豫南楚地古河流也是楚国军事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楚国的天然屏障。
二、豫南楚地水系
春秋战国之际楚地豫南区域内古河流众多,以沔水、淮水为两条主要干流。沔、淮水又广接支流,构成了脉络相通的沔水、淮水水系。
(一)沔水水系
沔水,既今汉水,又称汉江,又名襄河,初名漾水,亦名漾川。《尚书·禹贡》篇:“番冢导漾,东流为汉。”《水经注·沔水》:“沔水出武都租县东狼谷中。”是长江最长的支流。流经甘、陕、川、渝、鄂、豫6省。沔水流域,是先秦楚国的发祥地。《地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是近楚都。”荆楚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堪与中原文化比肩的荆楚文化。郦道元《水经注》以两卷多的篇幅著录沔水,足以说明沔水流域在当时的重要性。沔水支流在河南楚地有唐河、淯水、湍水、丹江等主要支流,历史上这些河流均通航。
唐河,是河南南阳境内主要河流之一。上游东支流潘河,西面支流东赵河,均发源于方城,在社旗县汇合后进入唐河县境称“唐河”,最后在邓州境内汇合白河称“唐白河”。唐白河南流至襄樊东北流入汉水。唐河主要支流有沘水及三夹河。
沘水即今泌阳河。沘水源出河南泌阳县东白云山,西南流经泌阳县南,又西南流经沘源县(即今唐河县)北,与北来之赵河相会,后称唐河。今在泌阳县境仍有把“沘水倒流”(自东向西流)称为泌阳三大怪之一的传说。《吕氏春秋》:“齐令章子与韩魏攻荆,荆使唐蔑将兵应之,夹沘而军。”这就是著名的“垂沙之战”。齐、魏、韩联军与楚国夹沘而军,相持六月。沘就是沘水。河南楚长城从鲁关(今河南鲁山西南鲁阳关)起,向东经今鲁山县东南,到瀙水,再折向东南,到达沘阳(今驻马店泌阳县),形成矩形,这是一道利用山脉高地连接瀙水和沘水的堤防筑成的。
三夹河发源于桐柏山麓,自东向西流经桐柏、唐河两县,在唐河县城西南注入唐河。
淯水,亦称“育水”,今白河。《水经注·淯水》:“淯水出弘农卢氏县支離山……南入于沔。”流经南召、方城、南阳、新野出省。河南境内主要支流为湍水。
湍水,即今湍河,为白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内乡县关山坡,流至襄樊注入汉水。《水经注·湍水》记载“湍水出弘农界翼望山,水甚清彻”。湍河的支流主要有七条,左岸有默河、赵河、严陵河和礓石河,右岸有丹水、黄水河和扒淤河。湍河地处南阳盆地西边缘,西依伏牛山脉,自北向南流经内乡、邓州,至新野县注入白河。湍水自古通航,流域内今有楚碣遗址。
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南县秦岭南麓,于荆紫关附近入河南淅川县,经淅川老县城向南至王坡南进湖北省汇入汉江。主要支流老灌河发源于栾川县伏牛山水庙岭,向南经西峡县至淅川老县城北入丹江。支流淇河发源于卢氏县童子沟,于淅川县荆紫关东南汇入丹江。楚国原居丹阳,在丹江上游。丹江流域富裕的物产,是楚族发展壮大的支柱。
沔水水系既是楚国自然天堑又是通途。“白河、唐河、湍河、刁河等在盆地中部呈扇状相交,汇成唐白河南流至襄樊东北入汉江。……使南阳盆地不太费力就与黄淮平原相通。”[2](P246)《太平襄宇记》引习凿齿《襄阳记》:“楚有二津,谓从襄阳渡沔,自南阳界出方城关是也。通周郑晋卫之道。”既指“南襄隘道”联系南北交通。
(二)淮水水系
淮水,今淮河。《水经注·淮水》:“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淮河干流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经豫、皖至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淮水流域的主要河流有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颍河、洪河和豫东平原河道。在豫南地区淮河的支流主要是洪河和颍河。颍河和洪河又接纳众多支流,在豫南广袤的大地上自成一个巨大的淮水水系。
颍河,是淮水最大的支流,流域范围北抵黄河南堤,西北邻黄河支流伊河、洛河,西南与汉水水系的唐白河流域分界,南与洪汝河、谷河、润河地区接壤,东北与涡河、西淝河水系相邻。沙河是颍河的主要洪水来源,因此颍河在现代又有沙颍河之称。沙河,发源于鲁山县石人山,流经宝丰、叶县、舞阳、漯河、周口汇入颍河,是河南楚长城沿线的河流。
洪河,又名洪汝河,淮水上游北岸较大支流。上游小洪河,发源于舞钢市伏牛山区,东南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至新蔡县班台与右岸支流汝河相会,班台以下称洪河或大洪河。下流至淮滨县麻里店附近洪河口汇入淮水。接纳支流主要有汝水等。
汝水,《水经注·汝水》:“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经襄城、郾县、西平、上蔡、汝南郡郡治、平舆、新蔡入淮。从上到下主要支流为滍水、澧水、潕水、瀙水、溱水、澺水。由《水经注》可知,古代汝水是淮河的一条比较大的支流。其中澧水、潕水、瀙水,皆在楚长城线上穿过。
澧水,今澧河。发源于方城县四里店乡北部的柳村沟,流经古叶县北(今旧县乡)、舞阳县南上澧河店在漯河市西与沙河交汇,一同流入淮河。沿途还有多条支流汇入澧河,其中有甘江河,马子河。当时的澧水就是现在的澧河。《说文解字》中说:“澧水出方城,东入汝河。”这说明澧水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已经有了。
瀙水,亦称沙河、南汝河,自北汝河堵塞改入沙颖河后,瀙水被视为汝水干流。源于泌阳县境黄山口、象河关交界之韭菜皮诸山,在古代统称为中阳山,郭璞曰箴山,宋《太平寰宇记》曰慈丘山,或曰上界山。瀙水在元、明代称汝水。瀙水自韭菜皮诸山发源,过象河关(楚长城之重要关隘)境流向东南,入板桥水库,出库后折向东北,经遂平、过汝南,至新蔡与洪河相汇入淮水。
潕水,《水经注·潕水》:“潕水出潕阴县西北扶予山,东过其县(故柏国,今西平一带)南。”“又东过西平县北。……又东过定颍县(汉安帝永初二年,分汝南郡之上蔡县,置定颍县。)北,东入于汝。”潕水是汝水的另一主要支流,源于泌阳县象河关西南大寨子山与杨大顶山,叫南冲寺河。位于象河关与舞钢市界碑之间的河叫界碑河,源于五峰山西簏上庄,流经郜家庄、刁庄至胡里岗西北出象河关界,至方城县小史店北与南冲寺河相汇称甘江河即洪河,然后向东北过楚长城至舞阳,因在潕水之北,故称舞阳。潕水源之南有舞阴,即今泌阳县羊册镇古城村。
《水经注·潕水》记载:“《山海经》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荥。……荥水又东北,于潕阴县北左会潕水,……潕水又东北,澧水注之。水出雉衡山,东南迳建城东,建当为卷,字读误耳。《郡国志》云:叶县有卷城。其水又东流入于潕。潕水东北迳于东山西,西流入潕。潕水之左,即黄城山也。有溪水出黄城山,东北迳方城。《地理志》曰:叶县有方城。郭仲产曰:苦菜、于东之间,有小城,名方城,东临溪水。寻此城致号之由,当因山以表名也。苦菜即黄城也,及于东,通为方志矣。世谓之方城山水,东流注潕水。故《圣贤冢墓记》曰:南阳叶邑方城西有黄城山,是长沮、桀溺耦耕之所,有东流水,则子路问津处。尸子曰:楚狂接舆耕于方城,盖于此也。盛弘之云:叶东界有故城,始犨县,东至瀙水,达比阳界,南北联联数百里,号为方城,一谓之长城。云郦县有故城一面,未详里数,号为长城,即此城之西隅,其间相去六百里,北面虽无基筑,皆连山相接,而汉水流其南,故屈完答齐桓公云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郡国志》曰:叶县有长城,曰方城,指此城也。潕水又东北,历舞阳县故城南。”叶为今平顶山叶县,犨县今平顶山鲁山县。比阳就是现在驻马店泌阳县。楚长城的北线、东线主要经过叶县、舞钢至泌阳县这一带。
北汝河,也是汝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西平县杨庄和遂平县嵖岈山,经上蔡、汝南汇入汝河。
淮水水系在豫南的分布,干流源远流长,支流源源不断,流域宽广辽阔,可谓是一个河网交错,密密如织的庞大水系。
沔、淮两大水系,遍布广袤的豫南大地,与楚长城共同构成楚国防御体系的鸿沟和天堑。
三、河南楚长城与豫南水系共同构成军事防御体系
豫南楚界以沔水、淮水为干流,汇接众多支流的庞大的豫南水系,在战事频仍的特殊历史时期,条条河流都成为楚国的天然屏障。《左传·定公四年》所载吴伐楚“五战及郢”,其中有四战与江河、山脉有关,说明楚国曾广泛利用自然屏障进行军事战争与军事防御[3](P96)。
通过2008年至2010年的考古调查,沔水、淮水的支流,或穿过楚长城主体工程线,或在楚长城主体工程沿线,或拱绕在其外围。豫南沔、淮水系与河南楚长城共同成为楚国西、北、东部边界完备、强大的军事战略性防御体系网的组成部分,共同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军事战略性历史使命。
史料对楚长城与豫南水系共同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在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多有记载。
《左传》记载,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伐楚之战,齐桓公向楚国的屈完展示联盟国家的军队,并以此威吓屈完。屈完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楚迁都至郢,郢北临汉水,汉水就成为楚国北部的天然屏障。屈完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吓退诸侯国联盟之师,可见楚方城与自然水系——汉水共同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的完备与强大震慑力。
《史记·齐太公世家》亦记载屈完对齐桓公语:“楚国方城以为城,江、汉以为沟,君安能进乎?”在这里,楚长城与长江、汉水就是楚国赖以防御的天堑。
《荀子·议兵》:“(楚人)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其中“缘”意为“围绕,沿着”,显然“方城”为楚长城。汝河、颍河为淮河的主要支流,与汉水共为楚国之自然天险。汝河、颍河、长江、汉水围绕方城(楚长城),共同构成楚国军事防御体系。
《淮南子·兵略训》曰:“昔者楚人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邳。颍、汝以为洫,江、汉以为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山高寻云,溪肆无景。地利形便,卒民勇敢。”这里是说,汝河、颍河、汉水、长江围绕方城(楚长城)为楚国的重要的军事防御屏障。
《史记·楚世家》载:“(楚昭王)十年冬,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与唐、蔡俱伐楚,……楚使子常以兵迎之,夹汉水阵。”吴联唐、蔡伐楚,楚子常济汉水而排兵布阵,两军对峙。由此可知,汉水在吴、楚之战中的作用巨大。
《吕氏春秋·下贤》:“文侯可谓好礼士矣,欲节则令行矣,故南胜荆于连堤,东胜齐于长城。”有学者认为魏文侯“南胜荆于连堤”中的“连堤”为方城南端要塞“吴房城”,是楚长城之关隘[4](P12)。这种看法值得商榷,实际上“连堤”就是指楚长城,即是利用山脉高地连结瀙水和沘水筑成的堤防工程。这是河南楚长城与豫南水系共同构成楚国军事联防屏障的最好的描述。
《吕氏春秋》记载:“齐令章子将而与韩魏攻荆,荆令唐蔑将兵而拒之。军相当,六月而不战……与荆人夹沘而军。章子令人视水可绝者,荆人射之,水不可得近。”这就是公元前301年的垂沙之战,据考证,此战主战场就在今泌阳县象河关。经过调查和发掘,泌阳县今仍存有象河关遗址。象河关位于南阳盆地东缘、泌阳县东北部,象河乡乡政府所在地及其以北的地区,西与方城交界,北与舞钢相邻,南依瀙水,北有潕水,是楚长城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隘。
从垂沙之战的整个过程看,象河关和沘水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楚国正是依据楚长城重要关隘象河关和沘水为共同的防御体系,致使齐、魏、韩三国联军,相持六个月,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可见当时楚国长城与天然水系沘水构成的军事工程固若金汤。
河南楚长城北线穿过潕水的甘江河段,东线依瀙水而修筑。潕水、瀙水是楚国在豫南地区东出北进的天然门户,利用潕水、瀙水等自然天堑与楚长城共同防敌御寇。瀙水、潕水与楚长城,是楚国军事战略防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城百科全书》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从今河南鲁山西南鲁阳关起,向东再向东南,至泌阳县东北,利用陡峭的山岭、河流的堤防兼筑长墙列城连接成矩形防御体系,成为历史上最早的记载。”
河南楚长城与豫南水系互为鸿沟和天堑,共同构成豫南楚地的军事防御体系,成为楚国边界的铜墙铁壁,阻挠着诸侯国的觊觎和侵犯,护卫着楚国的安宁与和平,在楚国的战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李一丕,杨树刚,衡云花,郭亮.豫南地区楚长城资源调查、发掘与研究[A].楚文化论文集(第十集)[C].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美术出版社,2011.
[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国硕,郑露露.论东周楚国的军事防御体系[A].楚文化研究论集(第七集)[C].长沙:岳麓书社,2007.
[4]尚景熙.楚方城及其与楚国的军事关系[J].中原文物,1992,(2).